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的慢生活:焚香有禪意,風雨不驚心

古人的慢生活:焚香有禪意,風雨不驚心

中國古代香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文人雅士的重要推動,歷代文人詩詞、畫作和香學著作都記錄了大量文人與香的密切關聯。文人雅士不僅品香,很多還親自編撰香譜、製作香料、設計香具、制定香席儀規等,並將其內化為一種生活美學和哲思。

凈手焚香

紅塵悟道

用香文化在中華大地上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象徵,它與茶文化、插花文化並稱為中國的三大文化現象。華夏文明自上古起,就有熏燎祭祀的傳統,宋代丁謂《天香傳》中記載:「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最晚至魏晉,熏香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唐宋以來,隨著外來香料的大量輸入,逐漸形成了以文人為主導的用香文化,各種香具、香料、香譜、香儀都日趨完善,並留下了諸多關於香事的詩詞歌賦。

時至元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文人香事更是得到極大支持,出現了眾多影響後世香文化研究的重要典籍。至清中期以後,外敵入侵,國力衰弱,焚香雅事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香文化由此開始沒落,以致近百年來幾近失傳。

中國古代香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文人雅士的重要推動,歷代文人詩詞、畫作和香學著作都記錄了大量文人與香的密切關聯。可以說,用香是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風雅之事。

一、著書立說

天然香料種類繁多,不同種類、不同配比、不同輔料、不同工藝均可能使最終合成的香料千差萬別。古時文人親自製香來表達自身的精神追求,然焚香作為一種藝術活動不同於書畫可長久留世,香飄煙散之後便無可被後人追憶。故古時文人雅士借著書立作的方式將香方香譜加以整理記錄,也有對品香用香之心得的記載,這些文字留存至今的以宋代以後為多,成為還原古時用香文化場景的重要依據。

宋朝香事發展至鼎盛,眾多文人編撰整理香方香譜,但有些已佚失,僅存書名。洪芻的《香譜》是北宋較早的記錄香譜的著作,也是現今保存較為完整的香譜類著作之一。它廣泛收羅歷代合香配方、用香方法和用香史料,並通過用香事項對上下兩卷進行了四大分類:香之品、香之異、香之事和香之法,此分類也被後來各家香譜的撰寫所沿用。

此外宋代還有陳敬之《陳氏香譜》、顏持約之《香史》、范成大之《桂海香志》、葉廷珪之 《名香譜》等著作問世。宋代香譜主要記載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充滿創造性的合香技法,並以此重現當時文人階層精神生活的風雅精緻。明清時期,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在農業、手工業、商業中均有體現,尤其東南沿海地區,依託宋元以來建立的社會經濟基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富庶的地區之一。

在此背景下,江南地區的文人香事得到很大支持,可查證的香事著作有周嘉胄的《香乘》、屠隆的《考盤餘事》、高濂的《遵生八箋·燕閑清賞》、文震亨的《長物志·香茗》、沈立之的《香譜》等。其中周嘉胄的《香乘》為歷代香學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國人名大辭典》中記載,此書竭盡二十餘年之力著寫,旁徵博引,所有研究香學者必以此書為首。全書共二十八卷,書中涉及香事香料的史、譜、記、卷、錄的文獻總結,輯明代以前香事香料,十分詳盡,該書被收錄於《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

二、吟詩頌香

「獨坐閑無事,燒香賦小詩」(陸遊《移花遇小雨喜甚為賦二十字》),吟詩詠香是文人雅士品香後的風雅見證。文人的焚香活動從嗅覺、視覺、觸覺、聽覺全方面地體察香與周圍環境所共同形成的意境,並通過自身敏感細膩的感受力將其主觀地升華靜坐為一種情感體驗。對於風雅的文人而言,香不僅僅散發氣味,不同的香所含有的微妙氣息更是有語言、有靈魂的。

文人對香的描述經常用到通感的修辭,如黃庭堅曾形容「韓魏公濃梅香方」的香氣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將香的氣質表述為一個真切的三維立體場景體驗,淋漓鮮活。唐代詩人李賀的《神弦》:「女巫澆酒雲滿空,玉爐炭火香冬冬。」「冬冬」為象聲詞,形容鼓聲,此處將聽覺通感於嗅覺,形容爐中香火似帶有咚咚之聲。詠香詩詞中也見比喻的修辭,如陸遊《焚香賦》形容香氣「綿綿如皋端之息」、「藹藹如山穴之雲」,迷濛清幽的情景躍然眼前。

又如宋代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裊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事有過現,熏性無變遷。應是水中 月,波定還自圓。」爐中一柱香煙如雲,裊裊升起,呈現碧色,又慢慢散開,一縷一縷變化成細霧上千,凌空而去,隨風飄渺,在悠然的香氣中安靜閱讀、參悟道法、消解塵緣。

三、品香悟道

文人雅士的用香文化是經過用香功夫的學習和涵養修持之 後升華而成的一種生活詩意和美感,是一種內化後的精神提煉。《陳氏香譜》中記載了黃庭堅收錄的一款名為「意可」的香方,其中的跋文說,此香由山谷道人從東溪老處獲得,而東溪老從歷陽公處獲得。眾生的行為力量不可度量,將此香在鼻端環繞二十五次,要想增上一定要此香才可。況且用酒泡玄參,用茶熬煮紫檀,鼻中已充滿這種香氣,可持續地證悟不生不滅的諸法之相。

有心之人以鼻參此香,對佛法之理定會處處參透。以香參禪道最早見於《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 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其中香嚴圓通篇中提到,香嚴童子聞沉水香發明無漏,通過鼻根入圓通,證得羅漢果位,獲得解脫和圓通之頓悟法門。

品香悟道並不是貪戀香氣,使自身失去本心,而應做到嗅香時休止:「隨所聞香,即知如焰不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著心;違情之臭,不起瞠心;非違非順之香,不生亂念,是名修止。」(《小止觀》)即當聞香之時,若利用鼻子對香氣過度用力捕捉,其實是虛無沒有根據的,而如若能做到內心不被香氣所牽制,不因順情的香氣著迷,不因違情的香氣驚恐,才能證得周圍法界,到達圓通無礙的精神法門。

四、雅集斗香

燕居焚香是古代文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文人雅士常在花園庭院或幽室之中設香席以「試香」,士人借香這種媒介相聚,尋求共同的精神追求。周嘉胄《香乘》卷十一有載,「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曰香會」,說的是雅會斗香。

品香斗香時需要有一系列規則指引,除了對香氣的風格、香霧的形態、留香的時間等香料本身的品質的考評以外,對焚香的環境要求也極為考究苛刻。從香具的形制、材質到香幾、香桌的配搭、再到周圍光、聲、色環境的配合,力求與香品的氣質相輔相成,不得產生違和之感。因此文人雅士對香席儀規也自有一些審美規範,不同的焚香情景和狀態應配以不同的香具。

明文震亨《長物志》中有說,在花園中焚香,最適合在天然形成的山石之上放置木鼎式的香爐,便更見山林野趣,有返璞歸真之感。在香室中,則常布置一些用於觀賞的名貴沉香,形如山巒起伏的沉香木,配以托盤托架,謂之沉香山子。如蘇軾《沉香山子賦》中描述海南沉香:「宛彼小山,巉然可欣。如太華之倚天,象小孤之插雲。」此外,香室中通常還掛畫、插花,掛畫宜高,且室內只能掛一幅,若兩壁或左右相對懸掛,則俗。

花以素凈潔白、含苞未放者為好,否則艷麗盛放之花繁華喧鬧,無法勾 畫出香室枯淡和令人期待的意境。《長物志》中還有提到如何布置香室:在日常使用的坐幾之上放置一個日式小几,上面放置一個香爐,一個盛放生香和熟香的大香盒,兩個盛放沉香和香餅一類的小香盒,一個盛放香匙香筷的香瓶。室內不可同時出現兩個香爐,不可將香爐放置在靠近掛畫的桌子上,也不可將瓶子和盒子對列擺放,這些都是俗套的做法。此外在香爐的選用上也有講究,夏天適合用陶瓷香爐,冬季適合使用銅質香爐。

五、怡情悅興

文人雅士愛香用香,不但焚之,也常要風雅蘊藉、暗香浮動。將陰乾香草製成的香囊繫於衣袖中的肘臂上,香氣自袖筒中隱隱散出,可謂袖底生香。唐馮贄《雲仙雜記·大雅之文》中有記:「柳宗元得韓愈所寄詩,先以薔薇露灌手,熏玉蕤香後發讀,曰:『大雅之文,正當如是。』」可見,用香已被文人內化為日常的修行,更有尊敬與禮節的意味在。士人亦以香熏書,不僅可以防蟲,閱讀時更有縷縷暗香襲來。

早在三國《典略》中有載:「芸台香辟紙魚蠹,故藏書台稱芸台。」明屠龍在《考盤餘事·書箋》中提到,在梅雨季節來臨之前收納圖書,將書曬至乾燥,放入櫃中,將芸香、麝香、樟腦一併放入,並以紙糊門,可以防止蠹(蛀書蟲)蛀。

古代文人也在墨中添加香料,書畫時墨汁清香,提神醒腦,同時亦可為書畫 防蟲。「松煙二兩,丁香、麝香、乾漆各少許,以膠水溲作挺,火煙上熏之,一月可使。入紫草末色紫,入秦皮末色碧,其色俱可愛。」是為南朝梁代冀公制墨的配方。另宋人張遇的「油煙制墨」:「以油煙、麝香、樟腦、金箔制墨,狀如錢子,因以聞名。」又有「吳叔大以桐油、膠、碎金、麝香為料,搗一萬杵,而使墨光似漆,堅緻如玉,因以揚名」。

香事更是士人描寫閨閣精緻生活和無盡閨怨不可或缺的意向,是文人風雅情趣的見證。冒襄在《影梅庵憶語》卷三中大篇幅描寫他與其妾秦淮名姝董小宛靜坐香閣、細品名香的畫面。「歷半夜,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鬱勃氤氳,純是糖結。熱香間有梅英半舒,荷鵝梨蜜脾之氣,靜參鼻觀。」試想爐中香煙氤氳,紅袖在側,斜倚熏籃,與其一起細想閨怨,此情此景浪漫不已。

中國熏香文化數千年歷史,宋元明清以來更因文人的廣泛參與而絢爛多彩。著書立作、吟詩頌香、品香參禪、雅集斗香、怡情悅性都是文人雅士參與用香的方式,對香文化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文人兼具香文化傳播的主體和客體雙重身份:一方面他們是香料香具的使用和欣賞者;另一方面他們也是香料香具的研製和設計者。在追逐功利效率的當今世界,快捷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古代精緻風雅的慢生活,如若能像古代士人般焚香默坐,卸掉繁忙壓力,定能收穫一番閑定自如的東方智慧——「欲知白日飛升法,盡在焚香聽雨中」。

本文轉載自「月雅書畫」,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性格決定命運?關於性格與成敗
心靜自然涼,在古文中尋覓避暑良方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