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伊朗之殤!歐洲大國突然對伊採取行動,美方喜不自禁:開了個好頭

伊朗之殤!歐洲大國突然對伊採取行動,美方喜不自禁:開了個好頭

7月初的時候,德、法、英三國高層官員曾在挪威的一場會議上正式表態,之前同伊朗協商的希望擺脫美元結算的獨立結算機制INSTEX,目前已經初步落地執行,並在農產品、藥物等領域進行過嘗試交易。消息發布,算是稍微給日趨緊張的波斯灣局勢降了降溫。畢竟,在美持續施加壓力之後,這些來自美國盟友的力挺,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伊朗吃下定心丸。殊不知,僅僅過了數日,形勢就再次發生了逆轉。多家媒體披露,過去一度力挺伊朗,答應仍然保障伊朗權益的英國近日突然變卦,並遵從美的號召,對伊朗採取了一場「劫持」行動。

英國《衛報》7月4日消息稱,當天晚上的時候,應直布羅陀政府的要求,英國30多名特種兵突然在直布羅陀海峽對一艘企圖向敘利亞運輸石油的伊朗超級油輪「格雷斯1號」採取了行動,事後油輪上的多名船員被羈押,油輪也被暫時扣留。名義上,據英國大使的解釋,這次的行動是直布羅陀政府的決定,而並非英國的態度,但隨後被多方駁斥。畢竟這艘油輪當時所懸掛的是巴拿馬的國旗,而且也沒有進行其他的非法活動。正如西班牙媒體的評論,英國的「劫持」行為顯然不是來自直布羅陀的請求,而是「應美國的要求」,目標非常直接,就是伊朗。

據報道稱,這艘油輪當時的輸送對象,是位於敘利亞的巴尼亞斯煉油廠,因為蘇伊士運河的吃水允許值,迫使油輪只能大規模繞道。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之後,歐盟曾對敘利亞發布制裁令,不允許外界同阿薩德當局有任何的經濟往來,而該煉油廠恰是牽扯其中的一個實體。但耐人尋味的一個細節是,在伊核協議生效期間,包括去年白宮撕毀伊核協議之後,伊朗也曾數次向該煉油廠進行過石油的輸送,卻從未遭到攔截,唯獨這一次,在短時間內被英國扣押,顯然有其他理由。外媒分析,結合數日之前的時候,伊朗外長扎里夫曾經宣布,伊朗準備突破伊核協議所約束的濃縮鈾風度上限,重拾核武器的發展,正是這則言論,觸動了英國人的敏感神經。

對於英國特種兵的這次行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隨後在自己的推特上毫不掩飾喜悅,喜不自禁的宣布是一個好消息,並稱英國的行動「開了一個好頭」。但正如俄羅斯媒體的評論,對伊朗而言,卻足以稱得上是一場「石油之殤」,要知道,受美國制裁的影響,過去伊朗的石油出口已經出現斷崖式地下跌,唯一的交易對象,僅僅也就剩下了敘利亞以及不畏懼制裁的東方大國等寥寥客戶,但如今,如果這個繞道非洲好望角的通道也被切斷,未來局勢將更加的失控。對於此,目前德、法、西班牙等國已經呼籲歐盟,釋放被扣押的油輪,不要繼續激發衝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落落視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美俄都不擔心印度會變得強大?
特朗普:美國可以讓伊朗再次偉大

TAG:落落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