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全球僅此一顆,科學家花費1千萬打造「圓球」,關乎人類命運

全球僅此一顆,科學家花費1千萬打造「圓球」,關乎人類命運

雖然現代科技已經相當發達了,但如果人們想要製造出一顆完美的球體卻絕非易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近乎完美的球體,在放大之後就會看到許多坑坑窪窪的小坑。

但在最近,科學家通過多次深入的研究,終於找到一種製造出近乎完美的球體的方法,人們可能很難想像,科學家為了製造出這個完美球體,用了五年時間耗費了1500萬元,但面對媒體的採訪,科學家的回答卻是「太值了」。

你可能會因此嗤之以鼻,不過就是一顆普通的鐵球而已,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值得科學家日夜付出去完成呢?更何況,僅僅是一顆圓球就花費了1500萬的巨資。

而關於製造這個圓球的初衷,其實還要從國際定義的質量單位「千克」說起。現有的世界上最準確的國際千克原器被存放於法國的首都巴黎。

該千克原器由鉑銥合金製成,距今已有120年的歷史,但由於長期的使用和時間的磨損,這個曾被譽為世界上最準確的千克衡量器比起原來要輕了50微克。

或許對於一般人而言,50微克根本不算什麼,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體重秤還是市場的天平秤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

但對於科研而言,50微克的誤差卻決定著一個科研項目的成敗與否。一些精密的儀器製造,就比如航天設備、軍事等科技運用上,較小的誤差都是致命的。

因此,人們急需製造出一個新的,無比準確的千克衡量器替代品。而最新的1千克的質量測量器則是一個無限接近圓的球體。

該球體由硅28組成,它一共包含了2.15*10的25次方個硅原子,而在製造過程中,為了提純到最高純度的硅,科學家找到了前蘇聯使用的製造核武器的離心機,在五年的努力下,圓球經過不斷的打磨和測量,足足花費了近1500萬才完成。

而即使將這個圓球放大到地球大小,圓球上的波紋也不會大於12毫米,而它的圓周率誤差也只有3米而已,毫無疑問,在這個圓球製成後,國際千克含義將會被重新定義,它的作用對於所有科研人員而言都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可以說,它已經是一個無價之寶了。

筆者-小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科學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太平洋發現「第八大陸」,正朝著中國逼近,其面積堪比4個日本
研究人員在地球內部發現另一顆「地球」,或與恐龍毀滅有直接關聯

TAG:宇宙科學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