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的竊聽門,24小時全天候監聽,皇帝的千里眼,堪比美國中情局

明朝的竊聽門,24小時全天候監聽,皇帝的千里眼,堪比美國中情局

明朝官吏大多不敢隨便發牢騷,更不敢妄議朝政,即便是在自己的私密處。因為他們深知那無所不在的「竊聽門」,會隨時收錄你的隱私繼而告發之。據《明史·宋濂傳》記載:曾任《元史》總裁官的宋濂,某天與幾個朋友飲酒敘舊。第二天,朱元璋便問宋濂昨天飲酒沒飲酒,客人是誰,上得些什麼好菜?宋濂均據實回答。

朱元璋笑著說:「誠實啊,卿不欺騙朕。」已是年邁老臣的國子監祭酒(我國古代最高學府——國子監的主管官,為從四品。主要任務是掌大學之法與教學考試)宋納,一日獨坐生悶氣。次日朝見時,朱元璋問他昨天跟誰生氣呢?宋納大驚失色,謊稱是因為一監生不慎打壞了茶具。朱元璋便讓人把偷畫的宋納面呈怒容的獨坐肖像拿給他看,宋納一看,連忙認錯。從發生在這兩位宋姓朝官身上的事兒上,我們不難看出明朝的特務密探是如何無孔不入,而且是全天候地偵探「竊聽」著官吏的一舉一動。

如此「竊聽門」,著實令人不寒而慄,寢食難安。朱元璋奪取天下後,為隨時掌握在京大小衙門官吏的所作所為,特設一批特務人員,稱作檢校,主要由他的親信文官武將甚至和尚擔任。當時最著名的特務頭目有高見賢、夏煜、凌銳、楊憲等,和尚中的檢校有吳印、華克勤等。

竊聽無處不在

他們的影子幾乎無處不在,酒肆、青樓、私宅,遍布密探。街頭巷尾的奇聞趣事,官吏嫖妓玩牌、吟詩作畫、請客送禮,乃至夫妻間爭吵打鬥,許多京官晚上發生的事兒,第二天一大早皇帝便了如指掌。如此高效率,恐怕連蘇聯的克格勃,美國的中情局,也只能望其項背。據《水東日記摘抄》記載,當年錢宰受皇命編寫《孟子節文》一書,夜間在家中書齋內無意間吟詩:「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翌日上朝後,朱元璋就斥責他:「錢宰昨夜吟的好詩啊,不過朕並未『嫌』啊,改為『憂』字如何?」錢宰聽後嚇得冷汗涔涔,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在書齋里吟詩也有人「竊聽」,只好趕緊叩頭認罪。

更有趣的是,當年京城各部皂隸(舊時衙門裡的差役)都戴漆巾,惟禮部不戴;各個衙門都有門額(門楣上邊可以題字的部分),但兵部卻沒有。據傳這是那些特務探子暗中偵察時,發現禮部皂隸偷睡午覺,就伺機取走漆巾;兵部之夜人不在位,乾脆就抬走其門額。兩個部發覺後,都不敢吱聲。明朝開國元勛劉基自洪武四年告老還鄉後,便一直在老家浙江青田頤養天年。他深知檢校密探無處不在,而朱元璋猜忌之心頗重,為證明自己完全不問朝廷之事,他從不會見當地官員。

有一次,青田知縣以布衣身份去見他,和他相談甚歡,分手時才說明自己是青田知縣,因對先生仰慕已久才來拜會。劉基一聽馬上下跪,口稱小民,並從此不再見客。明朝早期的特務檢校只是密探性質,並無捕訊之權。朱元璋為使偵探、拘捕、刑訊一體,於洪武十五年(1382)在拱衛司的基礎上設立錦衣衛(明朝的軍事特務機構),賦予專門巡察緝捕審訊政治要犯之權。

隨著藍玉案(洪武二十六年,即 1393 年,明太祖朱元璋借口涼國公、明朝開國名將藍玉謀反,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當時稱之為「藍黨」。該案與明朝宰相胡惟庸案合稱為「胡藍之獄」。兩個案件發生後,明朝開國功勛已被屠戮殆盡)的告結,錦衣衛完成了鎮壓「異己」的使命,加之朝野上下對錦衣衛怨聲載道,朱元璋即下令內外治獄均交三法司(明、清兩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為三法司)審訊。

錦衣衛一度衰落。但好景不長,明成祖朱棣上台後,為鎮壓建文帝舊部,不僅恢復錦衣衛,又增設東廠,特命心腹太監提督。至成化年間,明憲宗為強化特務統治,又新設西廠,仍由太監提督。明武宗正德元年,武宗不僅恢復曾一度廢止的西廠,又建了一個內行廠。至此,大明一朝的特務機構形成「三廠一衛」的格局,其組織之龐大達到頂峰,「三廠一衛」的特務人員在全國各地遍設「竊聽門」,無論何處何人,只要有「不軌妖言」便可能立即遭殺身之禍。

據記載,一日有四人在密室飲酒,一人醉後大罵魏忠賢擅權「不忠不賢」,另三人嚇得不敢出聲,只得好言相勸之。未料,那人罵聲未止,廠衛密探即破門而入,將四人一併帶走。魏忠賢凌遲處死罵人者,其餘三個卻給了賞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名狂客 的精彩文章:

未來戰爭中可能出現的行星武器,直徑百米便可產生百萬噸級核爆

TAG:無名狂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