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羅斯為何寧可放棄14個盟國,也不願意放棄西伯利亞呢?

俄羅斯為何寧可放棄14個盟國,也不願意放棄西伯利亞呢?

俄羅斯被稱為世界戰鬥民族,作戰能力堪稱世界最強悍之一,所以近代用武力打下了最廣闊的土地。尤其是到蘇聯時期,領土達到最大,超過了2200萬平方公里,接近當年大英帝國的面積。但是,這麼廣闊的土地,俄羅斯僅僅保持了70年時間,在1991年,俄羅斯主動帶頭解體蘇聯,將國家一分為十五,放棄了十四個加盟共和國。對於當時的俄羅斯來說,卻依舊保持了廣闊的西伯利亞。因此,很多人不明白了,14個加盟共和國那比西伯利亞有錢得多,為何俄羅斯卻寧願放棄14個加盟共和國,也不願意放棄西伯利亞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蘇聯解體,與其說是蘇聯被西方拖垮,還不如說是俄羅斯主動甩鍋,要放棄這些包袱,自己輕裝上陣,自己發展。因為在當時的俄羅斯來說,經濟發展困難,而且舉步維艱,沒辦法去繼續養活14個加盟共和國了,所以主動甩掉這些累贅,以求的自己發展。

因此俄羅斯一口氣放棄了500多萬土地,很多人不理解的是,這5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十四個加盟共和國,很多都是非常發達,非常肥沃的。例如烏克蘭,白俄羅斯都有錢,波羅的海三國都很發達,高加索三國資源豐富,中亞五國也是土地肥沃……這些領土可比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要富裕太多了。

所以很多人不明白,為何當時俄羅斯不甩掉西伯利亞,以代替其他加盟共和國,這應該是最好的辦法。而當時俄羅斯還是甩掉了500萬的肥沃土地,卻保留了荒蕪的西伯利亞。所以我們不禁要問了,為何俄羅斯寧願放棄14個兄弟國家,也不願放棄西伯利亞呢?原因非常簡單,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成本不一樣。

對於當時的俄羅斯,經濟發展緩慢,受不了太大的負擔。自己的14個兄弟,雖然價值比西伯利亞更大,但是花費的補貼和成本也越多。從蘇聯建立開始,俄羅斯就一直在補貼兄弟,到90年代,實在是補貼不動了。因此,14個兄弟的成本太大了,幾億人等著吃飯呢!而西伯利亞人口非常少,基本上都能自給自足,所以俄羅斯花費的成本很低,根本不需要甩鍋,這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性質不一樣。

對於14個加盟共和國來說,雖然是一家人,但是民族語言都不一樣,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即使再怎麼融合,這14個兄弟也不可能成為俄羅斯,也不可能認同自己是俄羅斯土地,永遠沒辦法徹底融合。能在一起,只不過抱團取暖罷了,一旦不需要了,立刻就會翻臉。

但是西伯利亞就不一樣了,西伯利亞勢力很小,而且俄羅斯統治融合,移民了幾百年。西伯利亞牢牢的併入俄羅斯,當地的人口也融入俄羅斯,屬於是統一天性了,因此兩者的性質完全不一樣。14個加盟共和國是喂不熟的外人,而西伯利亞那是自己的孩子,能捨棄么。

第三,收益不一樣。

蘇聯和70年的發展,在14個加盟共和國的投入,跟收益相比,被證明絕對是不划算的。加盟共和國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投入產出比完全就不是一個划算的買賣,投入越多,投入時間越長,那麼損失越大。

但是西伯利亞就不一樣了,這裡資源豐富,人口稀少,不需要工業投入,只要賣資源就能賺錢,屬於無本萬利的地方。絲毫不用成本,不用投入,而且卻能產生最大的收益,要是你你也不可能的。所以蘇聯解體俄羅斯放棄14個加盟共和國,眼都不眨一下,但是誰要敢動西伯利亞,它會跟對方玩命。

歡迎關注【農夫史觀】,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俄羅斯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夫史觀 的精彩文章:

美國軍隊武裝到了牙齒,為何打伊拉克阿富汗還是傷亡了10萬人?
在位30年的總統,為何突然辭職不幹了?原因主要是三點

TAG:農夫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