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說的就是木偶戲。木偶戲,古稱傀儡戲、傀儡子,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傳統戲曲形式。中國木偶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是傳統藝苑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木偶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中國木偶戲的歷史非常悠久。關於木偶戲的起源,通常認為早期的木偶並非是為了娛樂,而是主要在喪葬儀式上使用,它的前身是俑。商周時期,奴隸主死後常常要用奴隸殉葬,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的主體價值開始受到重視,用活人殉葬的習俗逐漸被廢止,於是就出現了用草、木製作的假人。早期製作的俑造型比較簡陋,只是粗略具備了人體形狀。隨著時間的推移,俑的製作工藝不斷精進,並從中發展出一種可以靈活活動的木俑。

木俑最初在喪葬儀式中使用,模擬方相氏驅祟逐鬼,被稱為「喪家之樂」,直到漢代末期才開始在一些喜慶娛樂場合使用。《魏書·杜夔傳》中記載,三國時期,扶風人馬鈞能利用水力激發,讓木人擊鼓吹簫,還能讓木人跳丸、擲劍、倒立等。可見當時木偶的製作技藝已經非常高超。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到了隋唐時期,木偶戲的發展日臻成熟。一方面木偶戲已經能演出比較複雜的故事。隋煬帝曾和眾大臣在曲水觀看水上木偶,演出的節目共「七十二勢」,有《周處斬蛟》《許由洗耳》《巨靈開山》《屈原遇漁父》《劉備過檀溪》等故事。另一方面,當時木偶戲在民間流行也很廣,成為一種深受百姓喜愛的藝術形式。《集異錄》中記載,唐玄宗十分喜好鬥雞,貴臣外戚也都趨之若鶩,一些貧寒的人雖也喜歡鬥雞,但是只能用木偶表演鬥雞。從這則記錄中可以推測當時木偶戲已經非常普及。

關於當時木偶戲的種類,唐代文人梁煌在《傀儡吟》中說:「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刻木牽絲」指的就是提線木偶。到了宋代,木偶戲已成為當時戲劇領域最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一個劇種。南宋時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木偶戲藝人。《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崇觀以來,在瓦肆技藝中,有杖頭傀儡任小三、懸絲傀儡張金線和葯發傀儡李外寧等。另外,周密在《武林舊事·諸色技藝人·傀儡條》中也記載:「傀儡有懸絲、杖頭、葯發、肉傀儡、水傀儡五種不同類型。」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唐代《朝野僉載》中也記載了一個有關木偶的故事:杭州楊務廉製作了一個十分精巧的木偶,這個木偶不僅能用手捧著一個木碗沿街乞討,還會發出聲音,每天都有幾千人給木偶施捨錢財。洛州殷文亮製作的小木人還可以有條不紊地給人斟酒、敬酒,兩旁的「木歌女」唱歌吹笙,如果酒沒喝完,「木歌女」就會用樂聲催促,如果一飲而盡,小木人就會上來斟酒。

唐宋以後,隨著雕塑、繪畫、文學的蓬勃發展,木偶的動作越來越靈活,木偶戲的劇情也日益複雜。當時老百姓最愛看名叫「鮑老」「郭郎」的木偶表演,它們穿著寬鬆衣裳,表演滑稽,還配有唱詞,常常讓觀眾笑得前仰後合。元、明曲中的《鮑老兒》《憨郭郎》等曲名就是這樣得來的。

木偶戲常用鼓和笛子兩種伴奏樂器,黃庭堅詩云:「萬般盡被鬼神戲,看取人間傀儡棚。煩惱自無安腳處,從他鼓笛弄浮生。」在明清時期的日常生活中,木偶戲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點從明清兩代的文學作品中可見一斑。無論古今,有了木偶戲,孩子們的生活就有了無窮的樂趣:

「廣場上,大戲台,小朋友,坐排排。鑼鼓敲,咚鏘鏘,木偶戲,演起來。小蝌蚪,找媽媽,小白兔,拔青菜。錦鯉魚,躍龍門,孫悟空,打妖怪。說唱蹦跳真精彩,笑聲陣陣飛天外。」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幕後真人牽線索 台前假偶振衣冠

在木偶戲表演中有一種提線木偶,又稱「懸絲傀儡」,藝人通過提拉絲線來控制木偶做出各種動作。提線木偶比較大,一般高兩至六尺(0.6米~2米)左右,由偶頭、籠腹、四肢、偶衣、提線和勾牌等部件組成。

木偶的偶頭不僅造型精緻,而且特別靈活,多用柳木、樟木等原料雕刻,中間是空的,內部安裝聯動機關,用來操控偶頭的各種動作。籠腹一般是用竹子製成,分量較輕,容易提舉。

木偶的手分揮扇走筆的「文」和舞槍弄棍的「武」兩種,腳分旦、赤、靴等,如果是女性,就穿繡花鞋;如果是身份地位比較低的男性,就光著腳不穿鞋;如果是文臣、武將等社會地位較高的男性,腳上就穿靴。勾牌是藝人通過提線操控木偶關節活動的終端。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提線木偶戲以流行於閩南地區的泉州木偶戲為重要代表。在泉州地區,每逢婚喪嫁娶、壽辰、嬰兒周歲、修蓋新房、迎神賽會等重要日子,都必須演提線木偶戲以示鄭重。因此,泉州地區自古以來就稱提線木偶戲為「嘉禮戲」。至今還保存著700餘出傳統劇目和獨特的「傀儡調」,並且形成了一套精巧成熟的操線功夫——「傳統基本線規」和精美絕倫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

一口能傳千古事 兩手舉起百萬兵

杖頭木偶,又名杖頭傀儡、舉偶,這種木偶高約二尺(0.6米)左右,頭部和四肢多為中空,裝有3根操縱桿,頭部的操縱桿是主桿,雙手及其他是側桿。藝人表演時一手持主桿,一手持側桿,將木偶舉過頭頂進行表演。如果將手桿放在木偶衣服裡面進行操作,叫作內操縱杖頭木偶;如果手桿放在木偶衣服外面進行操作,叫作外操縱杖頭木偶。

杖頭木偶種類繁多,按照地域劃分,主要有三大杖頭木偶戲:西北地區的「耍杆子戲」、西南地區的「木腦殼戲」和南部地區的「托戲」。在山西孝義地區,人們十分喜愛杖頭木偶戲。孝義木偶造型簡潔、神態靈動,機關設計巧妙。

舊時,木偶、皮影各成戲班,但因為晚間照明條件差,無法演出木偶戲,而皮影戲班恰好需要燈光照明,只好在晚上演出,白天只能空等,於是慢慢地,木偶戲班就和皮影戲班合併成為燈影班,當地俗話形容「白晝間木偶作怪,夜晚時牛皮成精」。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萬古人情囊布里 千秋事業彈指間

在木偶戲當中,有一種十分小巧的木偶——布袋木偶,也稱「手托傀儡」「指頭木偶」「掌中寶」。這種布袋木偶形體很小,約一尺(0.3米)大小,由頭、雙手和偶衣組成,藝人表演時直接把手伸入布袋,食指控制偶頭,中指、拇指控制木偶的雙手,手掌支撐偶衣代表下肢,多數時候藝人要同時用左右手控制木偶。

人們常常稱布袋木偶藝人或戲班為「掌上班」。「八寸戲偶,五指乾坤。」布袋木偶操縱靈活、行為簡潔,主要以表演神話傳說為主。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布袋木偶戲的種類包括扁擔戲、被窩戲、耍苟利子、布袋戲等。扁擔戲是用一根扁擔挑起木偶、樂器等物,表演時用扁擔支撐出一個戲台而得名。被窩戲是因為一副扁擔不僅挑著演出用具,還挑著生活用的被褥。耍苟利子是北京人對扁擔戲的俗稱。清代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記載了揚州演出的扁擔戲:「(鳳陽人)圍布作房,支以一木,以五指運三寸傀佩,金鼓喧閡,詞白則用叫順子,均一人為之,謂之肩擔戲。」所謂「叫順子」,就是模仿人的聲音來伴奏和說唱。

有口無口口對口 是人非人人舞人

鐵枝木偶戲是在廣東一帶流行的民間傀儡戲,也叫「鐵線木偶戲」「陽窗紙影戲」,又因為它發源於潮州一帶,被人稱為「潮州木偶戲」。

鐵枝木偶戲與皮影戲關係十分密切,是在紙影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清末時,潮州的皮影戲開始「木偶戲化」,藝人們將原來皮影戲中的皮影進行了替換,用稻草捆成身體,再用紙紮成手,用木頭做腳,用泥做頭,木偶的後邊和雙手還被安裝上一根硬鐵絲來操縱,完成各種表演動作,這也是鐵枝木偶戲最大的特點。

在潮州地區,木偶戲的唱腔融合了「崑曲」「梆子腔」「弋陽戲」等戲曲的特點,又採用了大量潮汕當地的素材,逐步形成了今天潮汕地區為人所熟知的鐵枝木偶戲。清代黃釗的《潮居中雜詩》中寫道:「落彤朝問鬼,影戲夜酬神。」

從皮影戲到鐵枝木偶戲的徹底轉變發生在20世紀初期,藝人們開始用帘布作幕布,直接在幕布後面操作,讓木偶直接在舞台上表演。潮汕人非常喜歡木偶戲,當地人把木偶戲當作真正的「老爺戲」。

按照傳統習俗,木偶戲要在人戲之前演出,真人演出的潮劇要排在木偶戲之後。當地木偶戲班表演的劇目主要是吉祥戲,開台時演《五福連》,也稱《八仙祝壽》。

鐵枝木偶戲班的傳統配置是9個人,3個藝人操縱木偶,3個藝人負責演唱,3個藝人配樂伴奏。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拔、抖等,小小的木偶會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等動作,操縱技藝十分獨特。演出時,在台上正中的人,通常是資歷較淺的小徒,叫中劇;位於台上左側的人,是操縱偶人的二號人物叫副劇;位於台上右側的人,是戲班資深台柱,叫正劇。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除了以上幾種木偶戲外,比較著名的還有葯發木偶戲。葯發木偶戲又稱「放花木偶」,這是將煙花和木偶結合在一起的表演形式。這種葯發木偶戲通常在廟會、年節、壽誕等大型活動上表演。演出時,藝人們將戲曲人物、神話人物等木偶造型混在煙花之中燃放,在煙花的帶動下,木偶凌空飛旋,色彩斑斕。

泰順葯發木偶的基本單位是「樹」,因為它的一切活動都要在一根長長的毛竹桿上完成,主要經過5個主要步驟,分別是制火藥、煙花及造型動作、花樹榦製作、花樹組裝、豎立和燃放。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泰順葯發木偶又稱「放花木偶」,是一種將煙花和木偶結合在一起的表演形式。

須臾舞罷寂無事 猶似人生一夢中

木偶戲要想演的好,受到觀眾的喜愛,首先要看木偶的造型是否精美、靈動。造型藝術是木偶戲表演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歷史的發展中,主要經歷了「三雕七畫」「雕繪結合」和「創造性發揮」三個階段。

在木偶戲發展初期,木偶造型講究「三雕七畫」,說的是「三分雕刻,七分繪畫」,這階段藝人們認為雕刻是木偶的基礎,而繪畫是點睛之筆,他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雕刻木偶上。

木偶最傳神的部分是偶頭,想要製作出一個完美的偶頭,藝人們要耗費許多心力,精心雕刻,不能錯過每一個細節。後來,為了創造出更加完美的人物造型,藝人們開始將雕刻和繪畫並重,繪畫色彩方面得到了凸顯,還出現了「南江北徐」兩位有名的匠師,即南派江加走和北派徐年松,他們在雕刻和繪畫方面造詣頗深,深刻影響了木偶造型藝術的發展。

刻木為偶,以偶作戲 ||中國木偶戲縱橫談

江加走木偶頭雕刻傳人江碧峰作品——龍王

第三階段「創造性發揮」階段,又稱「三分雕三分畫二分材二分藝術」階段,這時雕刻、繪畫仍佔主要地位,但是隨著新材料的出現,木偶的偶頭可以改用更加輕便的紙張、塑料等材料,服裝的材料也改用更加飄逸的絲綢、聚酯纖維等現代材料,整體藝術風格開始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追求個性化、多樣化和國際化。

木偶戲是一門古老的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簡單的舞台、惟妙惟肖的道具和引人入勝的情節,木偶戲深深地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也弘揚、傳承了中華民族忠、孝、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