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260個物種,119個存在殺嬰行為,動物為何要給幼崽過不去?

260個物種,119個存在殺嬰行為,動物為何要給幼崽過不去?

在動物界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動物爸爸和動物媽媽愛護幼崽的情景,比如蜜獾為了保護幼崽勇敢地和獅群搏鬥,獵豹為了保護小獵豹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把鬣狗引開,母雞為了保護小雞將它們緊緊護在自己的懷裡……但是,動物界中的「殺嬰」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圖:海獺媽媽抱著睡覺的小海獺漂浮在海面上,畫面十分有愛。

所謂的「殺嬰」,是指成年的動物殺死同一個物種未成年個體的行為。「動物「殺嬰」行為在類、鳥類、嚙齒類、食肉類、靈長類等中是廣泛存在的,尤其是在哺乳動物中更為常見。

劍橋大學的動物學家迪特爾·盧卡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行為生態學家伊莉絲·赫查德等研究人員曾對260個哺乳動物物種進行了觀察性研究,結果發現其中119個物種中存在「殺嬰」行為,另外141個物種沒有出現「殺嬰」行為。

圖:一隻雄虎殺死並吃掉另一隻雄虎的幼崽。

動物的「殺嬰」行為主要分為三種:其一,雄性動物殺死其他雄性的後代;其二,雌性動物殺死其他同類的後代;其三,雌性動物殺死自己的後代。

一、雄性動物殺死其他雄性的後代

雄性動物殺死其他雄性的後代是最常見的,在貓科動物中經常會發生。比如:當流浪雄獅成功入侵一個新的獅群後,會將獅群中的小獅子殺死,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母獅發情,然後與其交配生下自己的後代,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雄虎遇到其他雄虎幼崽的時候,也會將其殺死,甚至吃掉。

圖:一隻雄獅殺死其他雄獅的後代。

雄性寬吻海豚也會做類似的事情,如果一隻雄性寬吻海豚遇到了一隻未曾謀面的雌性寬吻海豚攜帶著一隻幼崽,它就會想辦法將母子分離,然後將小海豚殺死。在群居性動物長尾葉猴中,年輕的雄葉猴成為首領後,就會殺死幾乎所有未斷奶的小葉猴。

圖:一隻雄性花豹殺死其他雄性花豹的幼崽。

生物學家認為,雄性殺嬰行為的根本原因是該物種的社會結構和生殖策略。在哺乳動物中,當少數的雄性必須通過競爭來爭取繁殖機會時,殺嬰現象更常見。

二、雌性動物殺死其他雌性的後代

相比於雄性動物殺死同類的後代,雌性動物殺死同類後代的現象較為少見。比如在一個斑鬣狗群中,雌性斑鬣狗會殺死親姐妹的幼崽,這樣做有時是為了復仇(可能這隻鬣狗和自己的姐妹有什麼過節,或者有權力之爭),有時是為了消除競爭對手;生活在築巢聯合結構(很多鳥兒的巢穴聯合在一起)中的雌鳥會殺死其他雌鳥的卵,以減少自己的後代對有限資源的競爭;一些雌魚也會來到雄魚的巢穴內,將其中的魚卵吃掉(一些魚類是雌魚產卵、雄魚看卵),來增加自己和這個雄魚交配的機會,從而產下自己的後代。

圖:在斑鬣狗的世界中,小斑鬣狗有時會淪為雌性鬣狗之間爭權奪勢的犧牲品。

無論是雄性動物殺死其他雄性的後代,還是雌性動物殺死其他雌性的後代,在我們看來似乎都是容易理解的,它們無非就是想更好地傳播自己的基因,讓自己的後代健康地生存下去。但是,對於雌性動物殺死自己後代的行為,我們往往就難以理解了:一些動物媽媽會殺死自己的部分或全部幼崽,甚至會吃掉它們。這聽起來讓人震驚,但卻是事實,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呢?

三、雌性動物殺死自己的後代

動物學家已經在野外多次觀察到這種現象,一些寵物主人也會發現自己養的寵物竟然將自己的親生孩子給殺死或吃掉了。雌性動物殺死自己後代的行為的原因十分複雜,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滿足動物媽媽對能量和營養需求

在我們看來,動物媽媽產下後代並護理和照顧後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這有個前提,那就是動物媽媽只有在身體健康、不缺乏營養的條件下才能照顧好後代。如果它們身體虛弱,自己的生命都沒有安全保證,那麼它們就可能吃掉一部分幼崽。

圖:家貓和幼崽。

這種現象在熊科動物、犬科動物或貓科動物中多次發生。如果一隻家貓產下了3隻幼崽,其中有一隻幼崽生病、畸形或者太虛弱,那麼貓媽媽很可能會將這隻幼崽吃掉。貓媽媽這樣做,一來可以給自己補充能量,二來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撫養剩餘兩隻幼崽身上,從而提高這兩隻幼崽的生存機會。

在2008年,德國紐倫堡動物園的一隻北極熊媽媽就做出了驚人的舉動:北極熊媽媽維爾馬竟然將自己的兩隻幼崽吃掉了。人們推測這隻北極熊媽媽是太飢餓了才導致這樣的舉動。

2013年底,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一隻名叫卡莉的雌性懶熊產下了3隻幼崽。正當通過閉路電視觀察了懶熊生產過程的飼養員們歡呼雀躍的時候,懶熊卡莉竟然吃掉了它的1隻幼崽。接下來的一周的時間裡,懶熊卡莉像其他懶熊媽媽一樣細心地照顧著剩餘的幼崽。但是沒過多久,卡莉又吃掉了一個幼崽……

圖:懶熊卡莉的最後一隻幼崽,飼養員將其和媽媽隔離後進行人工餵養。

最後飼養員不得不介入,把剩餘的那隻小懶熊隔離開來。獸醫給這隻小懶熊檢查了身體發現,它患上了流感。不久後該動物園中所有的懶熊都患上了流感,因此杜克大學的進化人類學家萊斯利·迪格比推測,前兩隻被懶熊媽媽吃掉的幼崽,也可能患了病,懶熊媽媽將其作為食物吃掉有利於自己的生存,至少有機會在未來更有利的條件下繁殖。

圖:在飼養員的照顧下,小懶熊慢慢長大。

其實,為了滿足營養需求,雌性動物不僅會吃掉幼崽,還會吃掉雄性。從黑寡婦蜘蛛到巨大的狼蛛,雌性和雄性交配後雌性往往就會吃掉體型較小的雄性。

2.將更優良的基因傳遞下去

將健康的基因傳遞給後代是每個動物所希望的。為了確保這一點,一些動物媽媽會殺死那些生長發育遲緩的後代。比如,如果狗媽媽生下了畸形的小狗,那麼狗媽媽可能就會故意殺死畸形小狗,或者排斥它們吃奶。這樣一來,狗媽媽就可以專註於撫養健康的狗崽。

另外,養過雞的朋友會發現,如果母雞沒有攝入足夠的鈣,導致產下的蛋殼很薄,那麼母雞就會把雞蛋啄破甚至吃掉。在它們看來,這樣「虛弱」的蛋孵出小雞並健康長大的概率是很小的,還不如自己將其吃掉呢……這些現象看起來很殘酷,但卻是動物進化過程中的重要一部分。

3.為了不吸引捕食者的注意

在野外,當幼崽因為各種原因死去或者快要死去時,一些動物媽媽會儘快將其吃掉,這樣做除了可以為自己補充營養和能量外,也是為了不吸引捕食者的注意。畢竟如果幼崽的屍體在洞穴里腐爛,那麼捕食者就會被吸引過來,給洞穴里的所有動物帶來威脅。在圈養環境中,有些動物媽媽也會因擔心捕食者的存在而吃掉幼崽,儘管周圍並沒有捕食者。

4.精神緊張

如果動物媽媽覺得周圍的環境十分嘈雜,覺得沒有一個安靜而又安全的地方撫養幼崽,那麼環境壓力就可能會讓它們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是在全世界各地的動物園裡,就曾發生過多起老虎媽媽吃掉新出生的虎崽的事件。在這些事件中,老虎媽媽感到緊張是一個主要原因,比如動物園中的遊客比較多,都想看新生虎崽;籠舍周圍有建築工地在施工,噪音比較大等等。這樣的環境都會給老虎媽媽帶來心理壓力。因此,很多動物園都會等到虎崽長到三四個月大的時候才會允許它們和遊客見面。

圖:韓國一家動物園的雌性東北虎將東北虎幼崽吃掉(此時小東北虎在它肚子里)。

5.雌性動物第一次當媽媽

很多動物媽媽食子的現象都發生在新手媽媽身上。當它們突然產下幼崽後,並沒有「這些小傢伙是我的孩子,我要好好保護它們、餵養它們」的概念。反而有可能會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不明動物」甚至食物……

比如在今年2月份,位於巴西某動物保護機構的全球首隻人工授精的美洲豹幼崽在出生兩天後竟然被美洲豹媽媽吃掉,第一次當媽媽或許是這隻美洲豹食子的主要原因。

圖:全球首隻人工授精的美洲豹幼崽在出生兩天後被美洲豹媽媽吃掉。

6. 動物媽媽患病

當動物媽媽患上了乳腺炎等疾病時,會使得動物媽媽在餵養幼崽時十分痛苦,導致它們會做出異常的舉動。

7. 動物媽媽非自然分娩

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一些幼崽是通過剖腹產手術降生的。比如,當給狗媽媽實施剖腹產手術後,狗媽媽可能不會認可幼崽是它的孩子,因為它的身體並沒有真正釋放自然分娩時釋放的激素。這樣一來,小狗的叫聲和騷動都會讓狗媽媽覺得煩惱,甚至狗媽媽會拒絕哺乳它們。更有甚者,小狗的行為有可能會激發狗媽媽捕食者的本能,最終將小狗殺死或吃掉。

圖:狗媽媽和小狗崽。

有時候,動物媽媽吃掉幼崽是一種因素的影響,有時是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科學家研究了數百種哺乳動物,包括嚙齒動物、靈長類動物、貓科動物等,結果發現「殺嬰」行為在那些雌性動物可以在一年中任何時間都可繁殖的物種中最為常見。

另外,雖然本文中舉了一些狗狗「殺嬰」的例子,但並不是每個狗媽媽都會這樣做。如果你家裡剛出生不久的小狗死了,那麼它可能是因為生病或其他原因死去的,而不一定是被狗媽媽咬死的,不要輕易下結論冤枉了狗媽媽哦!(歡迎關注大貓來了,原創作品,未經授權,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來了 的精彩文章:

用5年跟蹤了19隻雪豹,科學家給牧民提了3個保護牲畜的小建議
在非洲和印度,流浪狗是如何威脅獅子的生命安全的?

TAG:大貓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