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百變烏特·蘭帕演繹《七宗罪》,七張圖證明她的演技,還有視頻哦!

百變烏特·蘭帕演繹《七宗罪》,七張圖證明她的演技,還有視頻哦!

56歲的烏特·蘭帕一登場,追光一打,觀眾的目光便無法從她身上移開。一個眼神,一個轉身,長裙一撩,萬種風情。

《七宗罪》是庫特·魏爾寫於上世紀30年代的作品,劇本來自德國著名劇作家布萊希特。在庫爾特·魏爾初露鋒芒時遇見布萊希特。這位戲劇大師個性乖張,恃才傲物,作品風格辛辣諷刺,對社會進行犀利的批判。

魏爾與布萊希特的合作是戲劇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兩人政治立場並不相仿,在短短4年間合作了舞步舞台劇作品後便分道揚鑣。除了魏爾最著名的代表作《三分錢歌劇》之外,1933年的《七宗罪》也是他們最後一次合作的經典作品。

故事講述了一位叫做安娜的少女,在上世紀20年代輾轉於美國大城市淘金,面對種種誘惑的故事,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拜金主義。

《七宗罪》雖不是魏爾最重要的作品,但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充滿探索性的舞台嘗試,推動了現代音樂的發展。歌劇由引子、尾聲以及中間的7個段落構成,7個段落分別代表了人類在故事裡「犯下」的七宗罪。

在「引子」部分,觀眾就發現,烏特·蘭帕在劇中扮演了兩個安娜,一個是真實的安娜,一個是潛意識裡的安娜。蘭帕依靠聲音和表情的變化,讓兩個安娜在台上對話。從小有著舞蹈基礎,出演過多部電影、音樂劇的烏特·蘭帕,聲音和表演都充滿了戲劇張力。

第一段為「懶惰」。安娜的家人要求她離開路易斯安那,去大都市淘金。扮演安娜家人的,是赫德森·沙德人聲組合的四位歌唱家,他們對安娜的懶惰嗤之以鼻。即使在烏特·蘭帕不唱歌的時候,她的肢體和情緒也全部沉浸於音樂之中,回應著他人的談論。

第二段為「驕傲」。在孟菲斯,安娜開始賺到了錢,擁有了慾望,但內心空洞迷惘。烏特·蘭帕高昂起頭,裙擺飛揚。

第三段為「動怒」。在洛杉磯,安娜沒有給家人寄錢,被家人詬病。烏特·蘭帕單手叉腰,儼然一副不好惹的樣子。她的歌聲如一杯烈酒,讓人上頭。

第四段為「暴食」。安娜不斷滿足家人不斷擴大的胃口。有趣的事,當提到食物時,赫德森·沙德人聲組合用中文唱起了「包子」「饅頭」「米飯」「餃子」等字眼,讓觀眾忍不住笑起來,充滿了帶入感。

第五段為「情慾」。在波士頓,安娜在兩個男人之間周旋。雖然獲得了金錢,但並沒有得到她渴求的愛。這一個段落,烏特·蘭帕的演唱讓人動容。

第六段為「貪婪」。在巴爾的摩,安娜進入上流社會,而她的家人,逐漸顯露出更加貪婪的一面。管弦樂隊將大都市的光怪陸離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七段為「嫉妒」。安娜開始嫉妒周圍人的生活,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質疑和不滿。最後,她憂傷地回到了故鄉。

烏特·蘭帕是世界公認的庫爾特·魏爾作品的最佳詮釋者。烏特·蘭帕第一次唱《七宗罪》的時候,是1985年,那時候她才20出頭。如今,34年過去了,她唱了許多遍《七宗罪》,對這部作品的熱愛和迷戀,從來沒有絲毫削減。

謝幕時分,連迪圖瓦也忍不住向觀眾示意:讓掌聲來得更猛烈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藏在老弄堂里的「學霸媽媽」,為何觸動了居民的心弦?
「2.5天小長假」越來越近了?你期待嗎?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