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實現主題出版品質升級

實現主題出版品質升級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主題出版已成為各大出版社,特別是以出版黨政類圖書為主的出版社提升社會影響力、挺拔主業、實現選題創新的重要途徑。

向縱深挖掘和長遠布局轉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成果與出版管理處處長曲建君介紹,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出版的亮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圍繞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策划出版系列理論著作。其二,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策划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紀念書系」。該紀念書系分為國家發展建設史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發展史兩個系列,全面回顧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思想理論、經濟、法治、社會、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統梳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重要學科發展史。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參考》雜誌社編審李建紅表示,隨著主題出版作用的不斷凸顯,主題出版逐漸表現出兩種傾向。其一,主題與重大題材直接相關,指向極為明確。其二,「泛主題出版」,內容涵蓋更廣泛,給了更多專業出版社加入主題出版一個契合點,這也將成為下一階段主題出版迸發市場活力的重要板塊。

主題出版圖書鮮活與現實的市場性一面更加凸顯。《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主編范軍對記者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主題出版在選題方向、內容創作、出版主體、讀者範圍、內容風格、學術含量、銷售市場、出版形態等方面出現了新的轉變。其中最明顯的趨勢是,主題出版在選題策劃理念上逐漸由理論性、學術性向通俗化、大眾化轉變,正在向暢銷書和長銷書方向發展。

出版社在策劃主題出版物方面從短期之作向長遠布局轉變,逐漸告別臨時趕節點式的出版策略,開始向縱深挖掘、向深耕戰略轉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融媒體與主題出版研究院院長韓建民介紹,從2018年的出版實踐來看,主題出版物的選題類型在重視黨史、國史、軍史及重大節慶等傳統題材的同時,還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科技文化類、國家意志類、當代中國現實與治國理政類等選題,新型複合型選題開始出現。主題出版物的選題角度由以黨、政、軍重大主題為代表的宏觀層面,向以地域和行業為代表的中觀層面,以及以普通人的生活為代表的微觀層面拓展。

以更接地氣的姿態吸引讀者

做好主題出版物,在於將重大主題化「深」為「淺」,使之成為有料有趣、易讀易懂的內容,同時,將理論闡述變「虛」為「實」,讓這些內容可感可知、可親可信。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李永強表示,隨著國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我國文化消費需求和文化消費人口基數迅速增長,文化品位不斷提升,對閱讀內容品質的要求也不斷升級。出版社要利用自身優勢,尋找專業特色和大眾閱讀的結合點,不斷開發優質內容,滿足人們多層次的文化閱讀需求。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學林出版社社長周崢表示,從可讀性上講,既要有學術性強的權威專著,也要有側重追求可讀性的通俗讀物。從表現方式上看,既要有闡釋理論的著作,也要有長篇小說、紀實文學等,還可以通過畫冊、影音作品的方式生動地反映主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傾向於在單位時間內獲取更多有效信息和閱讀享受。今天的主題出版,應該致力於讓書變「薄」,即用通俗簡潔、明快風趣的形式,為讀者傳遞乾貨、節省時間,從而讓讀者願意讀,使市場變「厚」。在裝幀設計、版面設計、圖文配合等形式表達上,要向大眾讀物靠攏,以更有新意、更有個性、更接地氣的姿態吸引讀者。

范軍認為,主題出版需要將政治性與學術性有機結合,價值觀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有機結合,「有意義」與「有意思」有機結合,內容與形式有機結合。

主題出版還應主動與數字出版進行融合,結合地方特色資源,形成具有長期品牌價值的數字出版作品。將傳統出版中能夠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諸多優秀作品以數字出版的形式表達出來。李建紅表示,主題出版中包含了諸多具有重大意義的要素和資料,出版機構應設立單獨的主題出版資料庫,這有助於以「主題」為標籤,迅速聚集數據、查找數據、調取數據、組合新數據。

加快出版國際化步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新時代出版工作要在國際出版舞台上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鍛造出版「中國品牌」。

韓建民對記者說,主題出版「走出去」依然「步履蹣跚」,尚未找到理想的國際化道路以完成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升華。當前,主題出版「走出去」主要還是通過版權貿易譯介為外國文字,再藉助外方平台進行傳播。這一傳統方式不利於構建自身話語權和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有必要借鑒國際出版商的經驗,將主題出版與數字產品、期刊建設等結合起來。

周崢認為,主題出版「走出去」需要學術共通性的支撐。因為國情不同,其他國家會對不同制度的國家發出一些質疑的聲音,要化解這些不同的聲音,就要向世界傳遞中國發展的實際情況。學術研究的原理、原則、方式基本上存在一致性、共通性,在此基礎上的分析,易於他人理解接受,才能更好地發揮出版成果「走出去」的作用。

李永強建議,要加大出版國際化的步伐,構建多語種、跨文化、廣區域的傳播格局,探索中國圖書國際出版的多樣化形式;配合國家外交戰略從內容和輸出地兩方面調整輸出結構,推進本土化運作,搭建多元平台。加大出版合作和版權貿易力度,培育中國出版「走出去」的不同層次合作夥伴,開展更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創新傳播手段,綜合藉助圖書以外的各種傳播契機和傳播資源,提高文化影響力,讓「走出去」工作落地有聲。他表示,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上表達合作共贏的理念。要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到具體出版案例中,不斷增強世界各國人民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既要重視塑造文化品牌的獨特個性,又要重視塑造兼容性的品牌文化,通過共性喚起各國人民的情感共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蔣述卓 李石:新時代文藝批評的功能與價值取向
中國陶瓷技藝的歐洲傳播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