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上汽換帥,駛向何方?

上汽換帥,駛向何方?

根據上海市市管幹部任職前公示,王曉秋將接任退休的陳志鑫,出任上汽集團總裁。

文/何奇編輯/郝秋慧億歐專欄作者

上汽集團將迎來新帥。

7月4日晚間消息,根據上海市市管幹部任職前公示,王曉秋將接任退休的陳志鑫,出任上汽集團總裁。公告顯示:王曉秋,男,1964年8月出生,漢族,籍貫江蘇崑山,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高級工程師,1988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王曉秋現任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擬任市管企業正職。

雖然上汽集團還未官宣,六十歲的陳志鑫,退休已經進入倒計時。

5年前,時任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乘用車分公司總經理的陳志鑫,在2013年底上汽集團啟動新一輪領導班子調整後,在2014年5月順利被任命為上汽集團總裁,成為上汽集團「第二把手」。

在陳志鑫管理下,上汽集團經歷了從傳統向新動能的轉型。陳志鑫為上汽集團描繪出了一幅「新四化」發展藍圖,他認為,上汽要轉型成為全方位移動出行產品和服務綜合供應商,就是要通過「新四化」實現產品和服務的融合發展,讓服務豐富產品的屬性,讓產品提升服務的黏性,構建起一個產品跟服務緊密融合的新生態。

貫穿「新四化」的發展理念,上汽集團近幾年的汽車總銷量不斷增長,尤其是在2018年,中國車市出現28年以來首次負增張,上汽集團頂住了壓力,銷量突破了700萬輛,實現了1.8%的增長。對陳志鑫而言,這僅是數字。他聽夠了讚揚,看慣了別人的羨慕,他面臨的是更大的挑戰,在全球車市動蕩之下,如何帶領上汽集團翻越下一個陡坡。

重任將交給下一位繼承者。

2014年7月3日,原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曉秋升任上汽集團副總裁,同時擔任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這也是王曉秋離開上汽自主品牌業務4年半後,再次回歸自主品牌。此時的他已經55歲,在上汽體系長達30餘年。

自主品牌一直受到上汽集團重金扶持,無論誰掌舵都面臨巨大的壓力。在陳志鑫管理期間,上汽乘用車從成立到榮威和名爵形成雙品牌架構,基本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自王曉秋接手上汽乘用車之時,上汽自主品牌發展駛入了瓶頸期,銷量從2013年的23萬輛下降2014年的18萬輛,出現了21.7%的負增長。

此時的上汽乘用車,正處在跋涉的「低谷期」,如何拉動銷量以及提升品牌競爭力成為壓在王曉秋身上的兩座大山。

上汽集團為自主品牌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銷售量達到100萬輛,2014年的銷量離100萬銷量還差一大截。2015年,王曉秋正式啟動「雙芯」戰略,將「藍芯和綠芯」作為未來支撐上汽產品的動力總成。藍芯指的是傳統動力,綠芯則代表新能源動力,王曉秋上任後甩出的「王炸」卻沒能提升2015年的銷量,反而又降低了5.6%。

當新產品推向市場之後,2016年上汽自主品牌銷量大漲,整體銷量達到32.2萬輛,王曉秋終於可以緩一口氣。接下來的兩年,上汽自主銷量不斷取得突破,旗下名爵品牌正式打開海外市場,成功「走出去」,王曉秋帶領上汽自主品牌步入春天。

「上汽自主品牌的崛起,是上汽整個研發、設計、製造體系的勝利。」王曉秋曾這樣總結上汽自主的進步。

歷史何其相似。從工作經歷,到車市背景,陳志鑫和王曉秋都是臨危受命,不同的是,眼下的車市已經與5年前有著天壤之別,環境更為複雜,形勢更加嚴峻。

上汽集團已經進入新一輪人事變動時期。早在今年5月,上汽大通就已經迎來人事變動,原上汽大通副總經理王瑞接任徐秋華任總經理一職,徐秋華將出任上柴動力的總經理一職。

在億歐汽車看來,車市環境的巨變,讓上汽集團不得不做出相應的變革,其「新四化」雖為「創舉」,但成果一般。安居一隅的上汽必須要轉型,此次接任者王曉秋任重道遠。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曾經評價王曉秋是位「多面手」,希望這位「多面手」能夠讓上汽從思想觀念,以及行動上做出實際性的轉變。

RECOMM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方盛製藥與大宋製藥達成藥品生產技術轉讓協議
國家市監局就《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集意見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