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黃海候鳥棲息地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填補我國濱海濕地類型自然遺產空白

中國黃海候鳥棲息地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填補我國濱海濕地類型自然遺產空白

中國日報7月5日電 7月5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我國第54項世界遺產、第14項世界自然遺產,也是我國第一塊、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濕地世界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濕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空白。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項目範圍涉及我國黃(渤)海多個候鳥棲息地。本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第一期範圍包括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區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境、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濕地公園、江蘇東台市條子泥濕地保護小區和江蘇東台市高泥淤泥質海灘濕地保護小區。該遺產地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水鳥遷飛路線(EAAF)的中心位置,每年有鶴類、雁鴨類和鴴鷸類等大批量多種類的候鳥選擇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其中,全球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90%以上種群在此棲息,最多時有全球80%的丹頂鶴來此越冬,瀕危鳥類黑嘴鷗等在此繁殖,數量眾多的小青腳鷸、大杓鷸、黑臉琵鷺、大濱鷸等長距離跨國遷徙鳥類在此停歇補充能量,在遷徙候鳥保護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一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面提升我國自然保護地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響應世界自然保護大會決議精神,履行瀕危鳥類及其棲息地保護國際義務,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生動實踐。我國將對該遺產地制定專門保護規劃,採取更加嚴格的保護措施,更好地為候鳥提供生態良好、資源充沛、棲息安全的遷徙驛站,使其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水鳥遷飛路線乃至全球候鳥棲息地保護的典範。

世界遺產大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例會,每年召開一次。大會的主要職責是審議、批准新申報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並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截至2018年底,世界遺產地總數達1092處,分布在全球167個國家。

(編輯:嚴玉潔 黃河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安倍帶特朗普口信給伊朗最高領袖遭打臉:他這種人不配交換意見
快訊!聯合國公布調查報告:沙特應該對卡舒吉之死負責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