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周鴻禕揮別手機圈

周鴻禕揮別手機圈

進入到 2019 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變成了華為、OPPO、小米、vivo 等銷量大廠們的專屬遊樂場,即使是各家推出的多品牌策略,也不能改變這個行業缺乏看點的事實;偶爾引人關注的, 也只是恍惚間閃現的其他玩家們抽身離去的身影;樂視、金立、鎚子……都曾經位列其中。

這一次,是 360 手機和它背後的周鴻禕。

360 手機業務:放緩還是放棄?

7 月 4 日,鳳凰科技引用多名 360 人士的說法稱,目前 360 手機業務已經暫停,而此前負責 360 手機的李開新在深圳秘密研發 360 老人智能手機手錶。具體的說法是:「手機目前的狀態是等待機會,團隊骨血還是保留的,一部分支持 IoT 發展,一部分拓展的自己的硬體業務」。

對此,360 官方也進行了回應:

手機業務並非完全暫停,只是放緩。團隊仍然在努力尋找 5G 機會。IoT 業務是 360 集團大安全戰略中面向家庭的安全解決方案。相信在 5G 時代,手機及物聯網都會再次面臨騰飛機會。

顯然,360 官方並不想承認手機業務的失敗,並把 5G 作為翻盤機會。但正與 360 一樣,包括華為 OV 小米在內的所有智能手機廠商都在等待 5G 機會,而且從現有的動態上來看,似乎並不能看出 360 在 5G 方面有何種超乎同儕的優勢。

因此,拋開官方的面子話,我們可以認為,360 其實已經承認手機業務的大勢已去;畢竟,在智能手機這樣的極限競爭行業,放緩幾乎等同於放棄。

360 手機業務上次吸引行業的關注,是在 2018 年 11 月。當時財新發布了一個簡短的報道(詳見雷鋒網此前報道)稱,360 手機已經解散了其在西安的手機研發團隊,大批西安員工離職。當時 360 給出回應稱是業務調整,大部分西安同事併入到 360 集團工作,並表示:

公司手機業務不變,未來將會兼顧 IoT,以進一步適應行業發展並增進競爭力。

然而,就產品而言,360 的最後一款手機是 2018 年 8 月發布的 360 手機 N7 Pro;至今也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周鴻禕的手機執念

提起 360 手機,就不得不提起周鴻禕。

曾經何時,手機就像是周鴻禕的一個心結,或者說是心頭好,一個揮之不去的執念。但由於 360 本身只是一個安全公司,在手機上並沒有什麼基礎,因此周鴻禕就決定通過 「 360 特供機」 進入這個市場。

2012 年 5 月,360 宣布與華為合作推出首款 360 特供機——華為閃耀。

當時,360 公司表示 360 首款特供機選擇華為合作,主要是因為華為在智能手機方面歷史悠久、年出貨量大以及服務網點遍布全國,360 特供機追求的正是國際品質與高性價比的完美結合。而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余承東也表示,與 360 合作推出的智能手機的性價比將超過小米手機。

由此可見,雙方合作的是一款走性價路線的智能手機;然而到了 2012 年 9 月 5 月臨近發布之時,周鴻禕卻表示 360 與華為的特供機合作出現問題,主要是價格原因。

當然,在當時的條件下,周鴻禕的選擇有很多。雷鋒網了解到,與華為合作告吹後,360 又相繼與阿爾卡特、海爾、夏新推出了多款 360 特供機,甚至與諾基亞合作推出了搭載 Symbian OS 系統的 360 用戶特供機諾基亞 2050。

不過,從這些合作來看,360 扮演的都是品牌輔助曝光的角色,而並沒有在產品意義上與手機廠商們達成更為深入的合作關係,因此也並沒有掀起特別大的波瀾。

後來在針對此事,周鴻禕曾經表示,自己是圈子裡第一個看懂雷軍小米模式的人,並表示:「但是我只是看清楚沒想透……如果真的想做這件事,就應該要軟硬深度結合放在一起做,而且要有比較強的操控力」。

當然,周鴻禕的熱情不減。據報道,2012 年下半年後的兩年多,周鴻禕多次去往深圳,魅族黃章、華為余承東、酷派郭德英、格力董明珠……這些手機圈的大佬們,他幾乎都一一去拜訪過。

從奇酷手機到 360 手機

2014 年底,隨著酷派在手機上的逐漸失勢並尋求外部進入,周鴻禕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

很快 360宣布對酷派進行戰略投資,注資 25 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正式進軍智能手機領域;360 擁有 45% 的股權,酷派持股 55%。其中,酷派方面提供硬體支撐,而 360 方面主打軟體。當時,周鴻禕堅持要分出來獨立的團隊做 360OS,他認為 360OS 是手機軟體中最重要的核心,甚至未來 360 所有的智能硬體都會是 360OS。

對於這一步,周鴻禕的解釋是 360 想要在移動互聯網上把安全做到極致,就必須自己做手機,這樣才能深度介入操作系統底層,構築真正的手機安全,實現用戶需求的安全感。

2015 年 5 月 6 日,周鴻禕正式發布 「奇酷」 手機品牌,當時酷派董事長郭德英還為之站台。一個月後,奇酷完成對酷派旗下的大神業務的收購。

然而在周鴻禕開開心心做手機的關口,樂視也橫插了一腳,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當然,周鴻禕還是如期在 2015 年 8 月 26 日發布了三款搭載 360OS 系統的奇酷手機(後續周鴻禕成功解決了與酷派的股權爭端問題,最後獲得了 75% 的奇酷股權)。

當時在發布會上,周鴻禕表示給手機圈添堵了,並放出狠話稱「誰也攔不住我做手機的決心」。不僅如此,面臨外界關於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已經一片紅海的評論和由此對奇酷手機的質疑,周鴻禕表示:

中國互聯網有過藍海嗎?哪個不是在紅海裡面打出來的?我從來不信邪,我只相信互聯網就是衝浪,誰都不可能永居潮頭。現在做手機就是打一場規模戰,只要你像硬體廠商一樣有成熟的產品設計和供應鏈,有可控的成本和穩定的品質,加上互聯網企業在用戶體驗上的不斷創新,為什麼不成功?

幾個月的整合之後,360 在 2016 年 3 月正式宣布將旗下所有手機以 「 360手機」 作為統一品牌,當時的 360 奇酷總裁祝芳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我們分了多個品牌之後,奇酷、大神和 360 用戶會產生很多困擾,這是第一個;從我們自身角度來說,也難以清楚地說明它們之間的關係。我們在想既然都是用了 360OS 操作系統,為什麼不統一品牌,再用不同系列區隔。

隨後,360 將旗下的手機分為 「F」 「N」 「Q」 三個系列——周鴻禕的 360 手機夢算是初步實現了。

轟轟烈烈終究是一場空

周鴻禕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他本人也是以此自詡的;這也讓他在手機上特別有熱情——2015 年 8 月奇酷手機發布的時候,周鴻禕穿著標誌性的紅色 POLO 衫為自己的產品全程站台宣講,頗有模仿喬布斯的意味。

但周鴻禕畢竟不是喬布斯,在實現了擁有一個 360 手機的夢想之後,他就把 360 的手機業務交給了下屬。在奇酷還未化身 360 的時候,掌舵人實際上是一位酷派老人李旺,但是到了 2015 年 12 月,李旺不再擔任奇酷總裁,調入 360 任集團副總裁,其職位由原奇酷科技 CTO 祝芳浩接任。

然而,2016 年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是機會不多了。

祝芳浩是技術出身,很多 360 手機內部人士對他的評價是懂產品不懂市場,於是在 2016 年,360 手機的整體市場布局路線是:學習小米樂視,頻繁召開發布會,應用互聯網思維,推崇硬體免費軟體掙錢的思路,在硬體上大規模補貼——但最終這個路線卻給 360 手機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有道報道稱,2016 年全年 360 手機的虧損高達 8 億元;祝芳浩也在 2016 年 11 月離開 360。他的繼任者李開新曾經對雷鋒網表示:每個月這樣虧損,作為職業經理人,我看著都很嚇人,完全不能接受。

周鴻禕也反思說,2016 年的虧損全部來自硬體免費的思路,並且將 2016 年評價為最糟糕的一年。

2017 年,360 手機在李開新的帶領下繼續前進,似乎頗有起色。2017 年第一季度,N5 上市迎來開門紅,第二、三季度發布的 N5S、Vizza 等幾款新品,也全部實現了正向利潤,銷量和利潤指標都達到既定目標——2017 年雙十一,360 手機位列京東國內手機品牌銷量榜第四名、國內手機累計銷量榜第五名。

2018 年 1 月 16 日,在 2017 年終媒體溝通會上,360手機總裁李開新宣布2017 年銷量達 500 萬台,初步實現了盈虧平衡。當時,李開新還談到了 360 手機在 2018 年的發展路線,並表示:

手機廠商沒有餓死的,只有撐死的。360 手機未來將繼續穩紮穩打,不急躁、保增長、求利潤,一步一個腳印向上走。

然而,放眼 2018 年的中國智能手機行業,馬太效應愈演愈烈,除了幾個有實力的大廠,幾乎所有的小眾手機廠商都在整體市場下滑的洪流中隨之飄蕩,360 手機自然也未能倖免。

2018 年 3 月,有消息稱 360 和鎚子正在合併談判,周鴻禕在朋友圈怒斥道:「這是什麼傻帽網站在胡噴呢?也不怕被打臉。」

後來到了 2018 年 8 月,在召開 360 手機發布會的前夕,李開新接受專訪時表示,也對合併傳聞進行了澄清——幾天後,360 N7 Pro 發布,成為 360 手機的最後一款作品。

在接下來的近一年裡,周鴻禕的言論和動態似乎與手機的關係也不太大,而是徹底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安全。發展到現在,360 會員商城中也早已不見手機的蹤影,替而代之的是兒童手錶、攝像機、行車記錄儀、路由器等智能硬體,這似乎也契合了 360 進軍 IoT 的新策略。

眼下,只有在周鴻禕的微博上,我們才能依稀看到他與 360 手機的些許關聯——直到現在,他依然在使用一台 360 手機 N7 Pro 發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極米618再奪魁 穩居中國投影第一品牌
德邦快遞的自動駕駛突圍之路:從末端配送到貨運的矩陣運輸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