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寶寶學走路時,媽媽再心急也不能用這種方法,否則花錢不落好

寶寶學走路時,媽媽再心急也不能用這種方法,否則花錢不落好

文|文兒

寶寶出生之後,媽媽們最關注的就是寶寶的健康成長,每天掐著日子觀察寶寶的發育情況,什麼時候會開口說話,什麼時候會站立,什麼時候會爬,什麼時候會走之類的問題,但書本只是書本,上面記載的只是大部分寶寶會在什麼年齡表現出怎樣的發育狀況,並不能代表所有寶寶都會嚴格按照書本的記錄生長發育。

我發現媽媽們聚在一起交流關於寶寶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時,一旦有哪一個寶寶不符合通常情況,媽媽就會立馬警惕起來,表現的無比擔心,特別是當別的寶寶會在大人腿上站立,甚至會在媽媽幫助下走路的時候,就更加憂心忡忡,認為自己的寶寶發育不良或遲緩,繼而買一些嬰幼兒產品輔助寶寶走路,最普遍的就是「學步車」。卻不知,這種習慣不僅不會幫助寶寶,而且會影響寶寶發育。寶寶學走路時,媽媽再心急也不能用這種方法,否則花錢不落好。

延緩寶寶身體發育

寶寶在七個月左右會進入到一個行走的敏感期,也就是有意識的嘗試自己走路,但是不代表有意識之後就可以快速學會走路,除了寶寶意識的探索,還需要身體發育尤其是腿部力量發育成熟之後的配合。爸爸媽媽可以在陪伴寶寶玩耍的時候幫助寶寶鍛煉腿部肌肉的發育,促進成長。

但是學步車的存在,使得寶寶身體各方面肌肉的力量都無法得到應有的鍛煉,寶寶倚靠在學步車上用的是上肢和臀部的力量,周圍輪子隨著身體的擺動而滑動,根本鍛煉不到雙腿肌肉,寶寶的整個運動都是被動的,無法得到訓練的肌肉自然不能正常發育。

強行走路致羅圈腿

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要用到腿部肌肉的力量來找到重心,掌握平衡感。但是學步車的設計在沒有鍛煉到寶寶腿部力量的同時,是身體前傾,倚靠在車子上的姿勢,連重心都找不到,就更不要說掌握平衡感了,拖慢了寶寶的學走路過程,也干擾了肢體力量的正確運用。這種錯誤的行走姿勢往往會讓寶寶踮起腳,用前腳掌蹬的動作,進行移動,影響了寶寶的走路姿勢,更容易造成寶寶羅圈腿。

安全係數低易跌倒

學步車除了有上面對寶寶生長發育的危害,在安全問題上也有很大隱患,因為嬰幼兒發育不完全,平衡感比較差,所以在使用學步車的過程中非常容易摔倒,並且通常都是頭部先著地,非常危險。我國衛生部在《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就明確提出,就兒童跌倒來說,學步車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危險的導致因素。

雖然學步車在家庭中非常流行,但是這種安全隱患不能忽視,很多大人把寶寶放進學步車,就去忙別的事,讓寶寶自己玩了,無人看護情況下寶寶很容易磕磕碰碰,這些明明可以提前避免的危險,完全可以杜絕掉學步車的使用。

爸爸媽媽們,還在給孩子用學步車嗎?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寶寶的關係更融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屁孩兒 的精彩文章:

老師終於承認了:這樣的孩子最招他們喜歡,只是不好明說
生一次病,就知道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差別,現實太扎心

TAG:小屁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