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殺了龐統的那名蜀將,後被劉備封為奉車中郎將,這手段不服都不行

殺了龐統的那名蜀將,後被劉備封為奉車中郎將,這手段不服都不行

劉備早年漂泊,直到得到諸葛亮後,才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基業,但諸葛亮本來就是以理政見長,就連陳壽都在《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說其「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就在劉備身邊缺乏奇謀之士時,得龐統來投,龐統當時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以識人和奇謀著稱;劉備在與龐統一番交流過後,對龐統大為器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親密程度亞於諸葛亮,後龐統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雖然同為軍師中郎將,但兩人的職責還是有所劃分,諸葛亮主政,龐統主謀;後法正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藉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對劉備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而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可成就大業。」

劉備仍然擔心:「如今與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為得益州,失信於天下,能行嗎?」龐統說:「如今正當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要隨機權變才好。況且吞併弱小,攻擊暗昧,逆取順守,報之以義,正是古人所重視的。只要事定之後,封還他一塊土地,還有誰能說您有負信義呢?不趁現在攻取益州,到時就會被別人佔了先機。」

正是在龐統的勸說下,劉備才下定決心取蜀地,不為別的,就因為龐統給了劉備一個取蜀的理由和借口;後劉備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率領數萬兵士進入益州。在入蜀後,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劉備認為中計有道理,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劉備見一切順利,便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其實就劉備麾下的人才來說,諸葛亮就像是曼施坦因,法正就是古德里安,而法正就是戰術家;如果能將合這三人之謀,加上麾下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及魏延等大將,據蜀地、荊州和漢中之力,北伐曹魏,東討吳國,未嘗不能成功。

可惜,龐統才剛剛綻放光彩,就中道而逝,實在是可惜;那究竟是誰殺死的龐統呢?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是蜀地大將張任在落鳳坡設下埋伏,為亂箭射死;這當然是小說中的說法,因為張任在公元213年就被劉備所殺,雖然張任也守過雒城,但卻在金雁橋被擒,劉備勸降不成,就讓人將張任給殺了;張任死後,雒城的守將就是劉璋的長子劉循了。

劉循絲毫不像其父劉璋那般軟弱,為人果敢勇武好戰,在張任被殺後,劉循率軍繼續抵抗劉備大軍,堅守了近一年;就是在這期間,雒城守軍在一次偶然在劉備軍進攻的時候,射殺了龐統。但孤城難守,其父劉璋也一直沒有派出援軍,故而雒城最終還被被劉備軍攻破了,城破後被俘;幸好這劉循有一個「好岳父」,因為劉循娶了當時巴西太守龐羲的女兒,這龐羲也是最早一批歸降劉備的蜀臣,官至左將軍府司馬,在龐羲的求情下,劉備就沒殺劉循,反而是封其為封他為奉車中郎將。

這真是劉備大度嗎?顯然不是,劉備手下謀士本來就短缺,更何況是龐統這樣的大才;而且劉備對龐統的態度,斷然不是小說中表達的,有想除掉龐統的心思(借的盧馬),劉備的目標是雄霸天下,恢復漢室天下,於情於理來說,劉備都不會除掉龐統的。那劉備留著劉循是為什麼呢?除了龐羲的求情外,劉備還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因為劉循乃是劉璋的長子,如果自己能好好對待劉璋及其後人,那對收復蜀地民心有很大的幫助;其二就是為了侮辱劉循。

而至於劉璋和其幼子劉闡則被遷往了荊州,後來由於荊州丟失,劉璋和劉闡都降了吳,其中劉璋被孫權封為益州牧,劉闡官至御史中丞,這是後事就不表了;單單就劉循而言,殺掉他比不殺掉他的好處實在是多太多了,而且劉循曾殺了龐統,那劉循的日子會好過嗎?每每受到劉備麾下文武的漠視,還逃都逃不掉;而且諸葛亮和龐統的關係也是很要好的,諸葛亮獨掌大權後,劉循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比起其父和其弟來,劉循每日就像是生活在牢籠中,當真是憋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曹操和劉備都有人崇拜,卻不見有人崇拜孫權?關羽:虎父犬子
孫悟空的不壞金身強大無比,連斬妖台都能抵抗,卻被2個妖怪破了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