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自己都認可「兄終弟及」,為何他不傳位給更合適的朱棣

朱元璋自己都認可「兄終弟及」,為何他不傳位給更合適的朱棣

朱標無疑是朱元璋皇位繼承的第一人選。然而朱標卻不幸英年早逝。

朱標去世後,朱元璋把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而這一舉措,也直接引發了後來的「靖難之役」,給大明帝國帶來深重的災難。

既然如此,當初朱元璋為什麼不直接傳位給朱棣,而要隔代傳位朱允炆呢?

有人可能會說,朱元璋這樣做,是因為他奉行「嫡長子制」。

但是,朱允炆其實並不是「嫡長子」,而只是「嫡長孫」,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啊。

再說了,朱元璋後來在《皇明祖訓》中還特彆強調:「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既然朱元璋自己就認可「兄終弟及」,朱標去世後,他為何不立朱棣為太子呢?

可能又有人會說,朱元璋不是後面還有一句「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嗎?朱標是「庶母所生」。

關於朱棣是不是馬皇后所生,這成為後世一直猜測不斷的話題。在明朝的官方史料中,明確記載朱棣是馬皇后所生。我認為,朱棣究竟是誰生的,在朱棣當皇帝之前,肯定就已經非常明確了,朱棣造假的可能性是極小的。民間的一些傳說,顯然不足為信。

也就是說,朱棣其實是嫡子,是滿足「兄終弟及」的條件的。

還可能有人會說,朱允炆聰明,朱元璋更喜歡他。

朱元璋作為一個爺爺,喜歡孫子,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朱允炆聰明,討朱元璋喜愛,這也不是問題。但是,在選擇皇位上,朱元璋肯定不會特別考慮情感因素。至於聰明,其實並不是朱元璋的首選,他並不是一個喜歡「聰明人」的人。至少在考慮儲君問題上,他不會把「聰明」作為第一選擇。

朱元璋把什麼作為第一選擇呢?

其實他在教育朱標的時候,就給出了答案。

朱標是一份非常仁厚的人,這一點,讓朱元璋非常不滿,《名山藏》記載,為此,朱元璋還多次追打朱標。有一次,甚至用「拔刺」的舉動,來向朱標表明,當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殺伐果斷。

而作為「殺伐果斷」這種性格,朱棣顯然是最佳選擇,因為朱棣就是一個冷血嗜殺之人,和朱元璋的性格是極為相像的。

既然朱棣的性格與朱元璋極為相像,為何朱元璋不選擇朱棣,反而選擇並不具備這種品質的朱允炆呢?

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考慮朱元璋心裡思考的問題。

在朱元璋的心中,他一直認為「外姓人」才是朱家的威脅,從來沒有想過,「自家人」會也是皇權的一種威脅。

因為是這樣考慮的,所以朱元璋非常冷酷無情地殘殺功臣,把他認為可能對他「自家人」造成威脅的那些大臣,都一一除掉。

而對於「自家人」,對於他的子孫,他卻非常優待。

藩王制度,從漢朝初年就已經顯示出存在隱患。後世因此逐漸削奪藩王,把藩王變成「富貴閑王」,讓他們只是領俸祿不干事,避免他們對中央政權造成威脅。

但是,朱元璋當皇帝後,竟然重新撿起這種早已廢除不用的「藩王制度」,對他的子侄大肆分封。由此可見,他內心深處,根本就沒有把藩王制度的危害,很當一回事。雖然他也對藩王做了各種禁令,但是,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讓其存在,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危害了。

這種「內外有別」的處事方式,集中體現在他對待他的第十個兒子朱檀身上。

朱檀沉湎酒色,朱元璋很生氣,對他處以剃毛的處罰,但是,卻竟然處死了朱檀的妻子。其實,這關朱檀妻子什麼事呢?朱檀沉湎酒色,她本身就不高興,她本身就是受害者,竟然還受到更大的傷害而被殺掉。

由此可見,朱元璋做事,有多麼的「內外有別」。

正是由於朱元璋並不覺得他的兒孫們會為了皇位爭鬥,因此,在他看來,最好的辦法,是讓他的兒孫們「人盡其才」。朱允炆從小長於皇宮,再加上他的著力培養,朱允炆對朝廷的事情很熟悉,就適合當皇帝。而朱棣打仗很有一套,殺伐果斷,這樣的人,就適合給他兵權,讓他鎮守邊關。在朱元璋心中,這是各盡其能,他做的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但沒想到,他一死,子孫們迅速就爭鬥起來,互相殘殺,終於產生可悲了結果。

(參考資料:《明史》《皇明祖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當年尼泊爾王室一家被射殺,兇手是誰?為何民眾對調查結果不滿
何晏幫助司馬懿清洗曹爽同黨,為何最後卻被司馬懿賜死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