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工作、生活、情感上壓力山大時,怎麼辦?

工作、生活、情感上壓力山大時,怎麼辦?

壓力來了,

怎麼辦?

據媒體報道,一家調查機構對全球80個國家上萬人進行調查,發現2018年中國內地上班族壓力,已經位列全球第一。

其實,不僅是工作上的壓力,學業、就業、婚姻、家庭中的各種麻煩也接踵而來,覆蓋了青年、中年、老年,甚至孩子們的童年也不例外。

佛法的智慧,能幫助我們有效調整身心,積極面對人生的壓力和逆境。

PART ONE

把壓力觀空

某一天,你起床晚了導致上班遲到,而在上班途中又遇到了大堵車。此時的你開始擔心由於遲到老闆不會給你好臉色,甚至還會把你炒魷魚。

師父開示

壓力其實是一種心態,源於我們的主觀感受。當感受到壓力時,不要逃避壓力,而要觀它的緣起性空,就好像把它刷新一樣。因為你所有的感覺是主觀的,當你悟到這個不是真實的,你以智慧來面對的時候,那就超越過去了。

如果懂得了這個道理,你對眼前的得失就會看得比較開,不會給自己增加無謂的壓力。怎樣訓練自己在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和逆境之下,還能超越其上,能完全地駕馭它,這就要靠智慧,因為這隻能在智慧的生命里才能完成。

PART TWO

培養滿足感

從生活本身來講,我們並不需要太多。可人們總是貪心不足,房子一定要高檔豪華,車子一定要進口,結果給自己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我們雖然有了所謂的暇滿人身,但往往還是煩惱和痛苦不斷,各方面壓力都很大,被各種苦逼迫著。佛陀涅槃的時候告訴我們:知足者雖卧在地上也是快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也會痛苦。所以知足常樂,我們不要自己逼自己,不要自己苦自己。

很多壓力其實都源自不滿足。真正認識自身,安住於當下,就能清凈自然地享受人本有的富貴自性。我們不知身處寶山中,卻到外面隨處馳逐,看似在積累物質財富,實際上卻減損了自己的福報,甚至使福報的這張銀行存摺出現負數。

——師父開示

PART THERE

在利他中減壓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的痛苦能明顯減輕。所以,如果你感覺壓力比較大,就趕快幫助他人吧。

師父開示

利他是一切快樂的源泉。一個生命能夠奉獻自己給他人,這就是富貴命。任何事情都能想到他人,把他人放在自己的頭上,這是快樂的源泉。把自己喜歡的給別人,這就叫修善。心變得光明了,你人就光明了,家庭和社會也就光明了。

當我們超越自我狹隘,心胸變得光明的時候,就會找到自己生命的責任感。這時候,生活中的挫折和壓力都不算什麼了,因為你的心靈空間打開了,忍受力增加了,你擁有了更高的智慧和更開闊的眼界。

PART FOUR

定力PK壓力

記者曾採訪過10000米奧運冠軍邢慧娜,問她是怎樣堅持跑完一萬米的。她說:「我什麼都沒想,我就想著跑一步,再跑一步,就這樣一步一步,不知不覺就跑完了。」

在各種物質和名利的圍繞下,能超越其上,並且能完全地駕馭它,這就要靠智慧。提升自己的靈性和智慧,才能超越有無。你能時常這樣修行,在面對成敗得失時,就不會被這些東西困擾。

我們平常就要訓練自己,養成一種如如不動的定力,這樣在面臨壓力時,心就不會被它轉。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運用壓力激發我們的潛能,在焦慮不安中專註自己眼前的事情,我們最終就能一步一個腳印地解決壓力。

——師父開示

小龍蝦是這樣長大的

小龍蝦住在堅硬的外殼裡,當它越長越大時,就會感受到硬殼越來越緊的壓力,於是它會躲到石頭裡,脫去舊殼,產生新殼。感受到壓力,是小龍蝦成長的徵兆。

出於成長的考慮,我們需要給自己適當施加壓力。心理學家發現,在人的能力當中,75%是被「擠壓」出來的。如果換個視角,壓力甚至會給我們帶來利益。當我們對待壓力的想法開始改變,生活也會向積極的方面轉變。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聲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fojiaohuiri6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1700多年的潭柘寺為虎建塔 供奉一隻聽經吃素食的老虎
盛夏的禮物——甜品DIY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