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不是女人,是「女人」,用引號符是意指-坎普

不是女人,是「女人」,用引號符是意指-坎普

在美國紐約大都市藝術博物館,每年都會舉辦一場時尚盛典-Met Gala,旨為服飾協會籌集資金,而且它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品牌時裝周的曝光度。今年的主題是「坎普:時尚筆記」,汲取自作家蘇珊·桑塔格的。她在文章中這樣寫「引號里看到的一切都是坎普,這不是一盞燈,而是一盞『燈』;不是一位女人,而是一位『女人』"。

這盛會崛起的背後推手是《Vogue》雜誌的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Wintour),她監管著Met Gala的同時,也在決定人們穿什麼。盛會上的「大秀」不僅是美國時尚界重要的夜晚,更是名人們獨秀的重大活動。參加Met Gala的名人在紅毯上「爆炸性」的秒拍秀,如能夠被框於這純粹的時尚慶典,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凡的機會。誰抓住了這個主題,誰就是坎普風的繆斯。

」坎普「作為一種跨文化、跨領域、跨性別、跨時代的美學,它是如何誕生出來?

坎普這個詞是由英文「Camp"音譯。在英語語言中,從」營地、陣營、野營「普遍性的字義上,很難理解它與時尚扯談在一起。它的詞源之說本身就很滑頭。英國作家詹姆斯·雷丁·瓦雷(James Redding Ware),女偵探最早的創造者之一,其中他有一本關於異端英語、俚語與短語的詞典著作《Passing English of The Victorian Era》,裡面對「Camp」這樣描述「它可能是從法語動詞『se camper』中分離出來的詞,法語『Se camper』表示擺出傲然的姿態-即裝腔作勢。這詞主要用於那些想例外(個性追求)的人。」在我們中文語言里,「坎普」可以說是現代一種梗文化的新辭彙,用「侃皮」可能更易於理解。「侃」有奪張、逗趣之義,「皮」指代外表。因此,「坎普」這種詞隱含一種錯覺的感知模式,這也就是為什麼常會用引號作為反調。

坎普學者法比奧·克萊托(Fabio Cleto)為此著了本《坎普Camp》,以「怪癖」為主線,討論此文化多層性的議題。在這歷史性的書中,」怪癖「首先理解為女性的形象被作為「戀物」受到男性的注視;又或是喜歡扮演嬌柔造作的「商品化」的女人味角色。第一次出現在1869年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兩位著名的變裝者--博爾頓與帕克(Boulton and Park),他倆的「怪癖」騷動了一場超越性別的曠世奇案。在那處處嚴謹且強制性道德束縛的時代,這兩位曾經被受為美麗、高貴的正派女子,在警探一次次地剝光下,流露出始料不及的真相--他們竟然都是男扮女裝,也就是如今的「變裝皇后」。

在語言世界中,似乎有這麼一種感覺,當詞性之間不斷被轉換運用時,即-副詞轉變形容詞用,形容詞又被另作名詞,那麼,詞的本義就會出現偏差,這點對於一詞多義的英語尤為明顯。英裔美國作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於1954年出版了一本名為《夜晚的世界The World in the Evening》,這是有關愛情,迷失和遺憾的准虛構小說。在這部小說上,」坎普「這個辭彙第一次被嚴肅地描寫。書中有個叫查爾斯的角色,被塑造成「高與低」的兩種「坎普」。作家將舊觀念的「怪癖」衍伸為 「高坎普」,這是藝術性地故作單純,或是在風格上不自然地虛張聲勢;將「低坎普」擬化成」一個夾帶娘腔味頭髮蓬亂的小男孩,頭戴一頂帽,圍著一條女式羽毛長圍巾。」

10年後,藝術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寫了一篇,這篇散文一出現,立刻引起學術界的圍觀與討論。於是,「坎普」以現代文化的密碼,解譯出以一種精緻的,最臭名昭著,非政治性的庸俗美感,還有那些俗氣的中產階級表裡不一。巧合地是,20世紀60年代也是波普(民俗)文化的風靡時期,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羅伊·利希滕斯坦、理查德·漢密爾頓等作品也都被描述成」坎普「美。

2019年Met Gala的主題-坎普:時尚筆記,涵蓋了從「裝飾藝術主義」到「垃圾美學」的一切事物。

雖然蘇珊·桑塔格用了58段札記來解釋坎普,但仍不足以完全地確定坎普的觀念。一位專門研究英國流行文化的歷史學家Andy Medhurst說「定義『坎普』就如同嘗試坐在圓形房間的某個角落。」策展人就是引用了此語將展覽布置成環形的房間,並分為兩部分教授坎普美學。

第一部分「坎普」的歷史淵源。

這部分充滿了17世紀歐洲最初「怪癖」的坎普文化。在一個粉紅色狹窄的畫廊中用雕塑、繪畫與信件裝飾著,處於這空間會感到幽閉恐懼,強調「坎普」是19世紀「男同性者間的密語」建立的文化角色。這角色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上面提到著名的變裝者--博爾頓與帕克,他們是早期同性戀關鍵的倡導者。他倆的文化與歷史,在設計師們深思熟慮的創意下,充滿了令人驚訝的時尚瞬間。儘管對有些人來說,有的看起「搞笑」,但最起碼讓人產生了喜悅。我們臉上露出笑容,心裡也跟著有了一絲暖意,這是審美的關鍵點,也是坎普的主要目的。

這兩個演員穿著都是來自美國同名男裝品牌設計師湯姆·布朗 (Thom Browne)顛覆性的作品,戲劇化演繹坎普文化。

設計師Bertrand Guyon為名牌夏帕瑞麗2018年秋冬高定設計的「Ensemble合奏」系列中,兩隻雌雄難辨的火烈鳥面對面的「頭盔」。

亞歷山大-麥昆2017年秋冬男裝系列,有一男士斗篷上綉了兩隻金孔雀,這是汲取自19世紀末唯美主義運動先驅藝術家奧伯利·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的孔雀裙插畫。這幅孔雀裙受啟於同時代奧斯卡·王爾德的《莎樂美》戲劇,歷史上,王爾德被指控為「同性戀者」,據傳後來他也被迫自認為有「同性傾向」。

舉以上這幾個例子,並不是說」坎普「為同性戀文化,而是這種文化的出現激發了「坎普」美學。作家桑塔格在札記中第51段這樣論述「我不認同坎普的趣味即是同性戀趣味,但這兩者之間有密切聯繫且共通性,這是無庸置疑的。就好比並非所有自由主義者都是猶太人,只是說猶太人的確普遍傾向於自由主義和社會改革。把猶太人與同性戀者相提並論,主要在於他們確實是當代城市文化中的創造性的傑出團體,他們最深刻的影響力都是來自於一種」感性「的創造力。因而,同性戀群體的唯美和超然只是坎普文化的先鋒、趣味藝術的知音。」

第二部分是「坎普」對時尚的影響。

在「俏皮的幽默」與「靈活的風趣」之間,時尚找到了坎普。它的大膽、美化,持有一系列的獨特美學,由表及裡的形式,正是時尚所需。這次Met Gala以法國喜劇家莫里哀的腳本,先從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與路易十五的華裝艷服,展示時尚的過度行為及至腐敗來體現坎普的基調,接著一路追尋到現代設計。

莫里哀是法國喜劇作家,17世紀古典主義知識分子之一。他從各個側面勾勒出剝削階級的醜惡形象,用高妙的手段將那些被嘲諷的僕人、農民、工匠塑造成正面人物,用觀眾的笑聲使剝削者受到批判。其中,他的偉作之一《可愛的女才子》是以外來者的小姐妹求愛於貴族男子遭拒的諷刺性戲劇,抨擊了貴族們所謂「典雅」生活不過是一種腐朽、敗壞風氣的裝腔作勢。

法國的凡爾賽宮是西方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之一,它的過分宏大奢華是在路易十四指令下,將原本普通住宅圍繞法式與英式改造成風格化的花園,築造出龐大且過分奢靡的宮殿。宮殿的每一處細節都是在美化國王,突顯出國王凌駕於自然。記得還有一部同名電視劇《凡爾賽》,就是講述路易十四建立這最豪華的凡爾賽宮的傳記。

在路易十四統治期間,他意識到藝術和建築會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便把這兩者作為工具,對國民灌輸中央集權的思想觀念。這觀念也促成了他追求奢華古典的品位,衍生出巴洛克的藝術風格。此風格的特色主要是富麗堂皇的裝飾與雕刻、強烈的色彩、穿插著曲面和橢圓形空間感。它「唯美」的亮點,比如精緻的紋樣、華麗的刺繡、古典的收腰式、寬大的泡泡袖等等,在時尚的輪迴中總會運用併流行著。

時裝設計師作為推陳出新的創造者,能夠看到並想像那些非傳統的事物,他們的風格觀涵蓋了坎普的怪誕、諷刺與眼光。

英國時尚設計師安東尼·普賴斯(Antony Price),受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啟發,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把嫵媚與華麗的搖滾風帶到了近乎「拜物教」水平。1984年為名模Jerry Hall設計了一款男式白色海軍風的封面形象,感覺有一種」芬蘭的湯姆「,他是同性戀的藝術角色。設計師對此解釋道」我的衣服是以男性的眼光看待女性應該穿什麼,我是一個幻想家,幻想著男人與女人有一樣的想法。「

法國設計師蒂埃里·穆勒(Thierry mugler),他以怪氣、粗俗的藝術性設計出眾。

還有近年來,設計師傑瑞米斯科特(Jeremy Scott,莫斯奇諾的創意總監)、Demna Gvasalia(巴黎世家的設計總監)、Alessandro Michele(Gucci的創意總監)都傾向於用幽默與諷刺的概念,顛覆過度奢華的時尚。

傑瑞米一直把時裝T台秀當作是戲劇性的舞台,把模特視為生活中真人紙娃娃、或是玩偶,又或是幻想中的偽裝者,把人們認為是「壞」的東西轉變為「好」的觀念,這是一種極端主義的時尚聲明。

Gucci的創意總監Michele在2018年秋冬系列的時裝秀上,有幾個模特抱著自己頭顱的複製品昂首闊步走在T台上。

以上所談的」坎普「僅是其中少量的感悟,到底坎普具體是什麼樣呢?答案其實是多樣性,雖有矯作、輕浮、過度,但又包含了靈活、深思熟慮、尖銳。它存在於不同的理想,有時是惡作劇,有時又有重大意義。總之,它無法被完全確定為某種概念。就如同時尚,總是有一種千變萬化的可能性.

在現代互聯網的作用下,各種不同的社群距離更加被靠近,意味著就會出現多元文化,並接納不同文化美學中撲朔迷離的詼諧、矯作、嗜好。當這些文化間產生兩極分化或是不穩定時,坎普就會脫穎而出,調和這兩者矛盾,助於我們了解我們生活的時代。所以在多元化的發展中它越發成為主流,有政治風氣、男同性戀世界、流行元素、高低水平的融合等等。

本文由「忘了跡」原創編輯,原創不易,請經許可轉載並標明出處!

寧是時尚知曉者,也不做時尚迷糊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忘了跡 的精彩文章:

時尚如何與文化」相識「」相知「」相戀「?
時尚達人必備的經典品-條紋衫,雖簡單但不凡!

TAG:忘了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