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葩說造富記

奇葩說造富記

作者:Zimi 來源:子彈財經(ID:wwwhygc)

在《奇葩說》出現之前,國內幾乎不存在靠打辯論就身家百萬的。

直到現在,仇曉(化名)仍覺得不可思議,「奇葩說第五季冠軍陳銘,一條60秒廣告視頻加肖像使用權就要70多萬。」

仇曉是某汽車自主品牌公關負責人,詢問過其他辯手的報價後, 他們把目標鎖定在話題度、性價比更高的肖驍上,「也不便宜,50萬」。

這樣的出場價放在過去,即使故事主角來看,也是不可思議的。改變從2014年開始。

那一年,一檔以辯論為形式、由視頻網站自製的脫口秀《奇葩說》橫空出世,網路綜藝的大門從此被打開。在此之前,《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等電視綜藝佔據了收視率半壁江山。

由《奇葩說》築起的洶湧流量金池中,被市場選中的人都被裹上了一層黃金,各自的命運走向也從這裡開始改變。

01

「老奇葩」辯手抱團開公司

2014年的夏天,正在處理離婚事宜的馬薇薇在三里屯附近和《奇葩說》製片人牟頔喝了十分鐘咖啡——這成為她人生的分水嶺。

在這個現象級網綜中,馬薇薇奪得第一季「奇葩之王」,順利成為背後製片公司——馬東掌舵的北京米未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未傳媒」或」米未「)的簽約藝人。在此之前,結束中山大學法學院7年求學路的馬薇薇,是廣州的一名新東方英語培訓師。

此後三年,《奇葩說》從第一季播到了第五季,馳騁辯場的新老奇葩換了一波又一波,而以馬薇薇為代表的「開朝元老」始終堅挺。

堅挺的背後,是和米未傳媒的深度綁定。

2016年3月,第三季《奇葩說》播出期間,米未傳媒孵化出子公司北京米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果文化」),馬東任董事長,歷任冠軍馬薇薇、邱晨分別擔任副董事長、首席運營官,「奇葩元老」黃執中和周玄毅為內容負責人,幕後導師、第三季才亮相的胡漸彪出任CEO。

儘管上述「老奇葩」都在米果文化擔任要職,但從股權結構上看,馬薇薇和馬東才是該公司的第一、第二大股東,分別占股33.81%、33.48%。兩年後,同一班人馬再次成立天津米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對米未來說,在這個時間節點孵化米果文化,是其朝內容變現打出的一記拳頭。

成立3個月後,米果文化就在喜馬拉雅FM上線了音頻付費產品《好好說話》,當日銷售額達500萬,一年內銷售額突破4000萬,付費用戶達20萬。

從銷售數據來看,該產品在上線當日即達到了流量頂峰,後續增速稍顯乏力。

作為內容變現的嘗試,米果文化未能如馬東所願,打出一記引發行業震動的拳頭,反而給自己帶來一絲痛感。

2017年,《奇葩說》第四季開播之際,米果文化借力打力再次上線音頻《小學問》,目前播放量2000多萬,表現並不突出。推出的由馬薇薇主持的首檔脫口秀節目《黑白星球》,更是遭遇停播危機。

目前來看,由老奇葩們坐鎮的米果文化,未能延續《奇葩說》的亮眼成績,甚至面臨變現乏力的風險。

這是以米果文化創始人們為代表的學院派辯手共同面臨的天花板。

相比自帶網紅基因的姜思達、肖驍,學院派辯手在話題和流量上並不佔優勢——連續幾季的亮相併未帶來持續穩固的曝光,而隨著節目的結束,其話題流量也走到終點。

這就意味著,這類辯手的流量變現時間窗口更短。而退居幕後、指揮作戰或許是更合適的選擇。

在抱團取暖的老奇葩中,轉移幕後最明顯的是馬薇薇。

天眼查顯示,目前馬薇薇在米果文化、天津米果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擁有實際控制權,其中5家為文化傳媒公司,2家為餐飲公司,大部分成立於參加節目後的2016——2017年。

而在馬薇薇的微博認證中,排名第一的是「米果文化副董事長」,緊接著才是「奇葩說辯手」。

02

網紅辯手轉型綜藝咖身價翻倍

2017年6月17日,《奇葩說》第四季「奇葩之王」誕生,登上熱搜的名字卻是止步於半決賽的「姜思達」。

兩年前,以中國傳媒大學辯論隊隊長身份參加《奇葩說》的姜思達,除了展現出辯手的清晰邏輯,出位的打扮和海選上的出櫃宣言,讓這個當時還是大二的男生,成為奇葩辯手裡少有的IP屬性極強的選手。

奇葩說之後,姜思達也一直在尋找辯手之外的新身份。

2017年3月份,米未和姜思達共同出資成立了天津逆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逆溯文化」),姜思達持股40%,並擔任CEO,逆溯文化也作為馬東布局短視頻賽道的子品牌,在米未傳媒中孵化。

3個月後,由姜思達擔任製片人的短視頻採訪類節目《透明人》上線,該節目邀請事件風暴中心的主角回應爭議性話題,每期6~12分鐘,播出第一期就獲得全網1300萬的播放量,22期節目目前累計播放超5.7億。

除了話題量帶來的傳播度,在口碑上姜思達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豆瓣評分中,《透明人》超乎預期地拿到8.6的高分,這樣的分數即使放在《奇葩說》五季評分中,也能排到第二。

優質內容加持下,變現問題也迎刃而解。《透明人》拉到了雪碧千萬元的廣告贊助,這幾乎是米未傳媒繼奇葩說之後創造的又一標杆。

姜思達的內容創作能力和商業價值被進一步證實。而他的野心卻不止於米未。

在《透明人》得到市場認可後,他選擇離開。2018年5月,姜思達和米未解約,《透明人》停播,與此同時,「姜思達工作室」正式成立,並在第二個月就推出了個人TV《陷入姜局》。

自立門戶後的姜思達為自己和團隊開闢了新天地——既主持了由話題女王楊超越、星女郎張雨綺、朱亞文作嘉賓的綜藝《心動的信號》,還到《吐槽大會》、《明日之子》客串了一把,時尚雜誌封面、美妝大牌代言更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想要撕掉辯手標籤的還有范湉湉。

當奇葩說里的咆哮女王出現在《我就是演員》舞台上,動情說出「在北京,像我們這種人不配有愛情」時,昔日的潑辣辯手已不見蹤影。

「我想當影后。」范湉湉說出了離開奇葩說的原因。

參加奇葩說之前,范湉湉作為演員,已在娛樂圈闖蕩十二載,在周星馳《功夫》、《愛情公寓》中均有出演,不過都是幾秒鐘的龍套角色。借著《奇葩說》的跳板,范湉湉不僅重回演藝圈,還接了王寶強的《唐人街探案》等不少熱播片,身價也暴漲。

對於自己的財富水平,范湉湉並不避諱。在真人秀《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中,除了開著價值80萬的私人座駕保時捷718 ,范湉湉也向鏡頭展示了自己的衣帽間——儲存著上百個奢侈品牌包包,光是單價上萬的香奈兒包就有三十多個,保守估計總值上百萬。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范湉湉還擁有一套位於市中心的房產,從陽台往外望,就能看見當地地標性建築東方明珠。根據相關房產網站附近區域房價顯示,該區域房價每平在6萬5以上。

03

4年15億冠名費稱霸網綜市場

一款現象級綜藝帶來的商業價值,能改變不同人的命運,也能扭轉行業格局。

2014年以前,「老前輩」台綜仍然佔據綜藝市場大片江山,由於製作粗糙,內容質量備受詬病的網綜長期處於「賠本賺吆喝」的狀態。《奇葩說》的出現,除了拉高了整個行業的內容品質,還帶來了一飛衝天的冠名費。

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3000萬以上冠名費的網綜已是難尋蹤影,《奇葩說》第一季5000萬的贊助費讓行業看到了曙光 ,五季下來,更是以15億人民幣穩坐綜藝冠名費C位。

在互聯網領域贏得開門紅後,馬東在第二年就卸下了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頭銜,成立米未傳媒,自建商業帝國,並在兩三年內,註冊成立了大批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馬東在包括核心公司米未傳媒在內的19家文化傳媒公司中擁有實際控制權。米未傳媒也對外投資了包括大腦天宮(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9家傳媒公司。2016年,在完成A輪融資後,成立1年的米未估值已達20億。

與此同時,誕生於《奇葩說》的IP三人組「馬曉康」(馬東、高曉松、蔡康永),也在不斷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

據「子彈財經」觀察,米未在喜馬拉雅FM出品的相關專輯裡,播放量最高的為「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達近1億,在教育培訓付費榜中排在首位,「馬東攜奇葩天團親授好好說話」播放量8000多萬,位列第二,由「奇葩元老」帶來的「好好說話:精進技巧」播放量停留在1800多萬。

可以看出,課程價格相同的情況下,馬東、蔡康永這類的老牌IP的「帶貨能力」遠超奇葩辯手。

IP的變現價值甚至延伸至電商領域。在《奇葩說》第三季決賽現場,馬東「吃點瓜子冷靜一下」的廣告口播,在兩天內為單價69元的粑粑瓜子帶來了2萬罐的銷售量。

賣瓜子都能突破百萬,馬東和米未當然不能放過這片沃土。

第三方企業信息查詢平台啟信寶顯示,目前米未傳媒註冊的商標多達478個商標,除了「米未」、「奇葩說」、「樂隊的夏天」等與上線的節目相關度高的商標外,還申請了「THE BIG BAND」、「請與這樣的我戀愛吧」、「宇宙喜劇中心」,「米未小賣部」等,一定程度也反應出未來米未在戀愛、樂隊主題的綜藝及電商上的布局。

2019年夏天,馬東聯合愛奇藝打造了《樂隊的夏天》 ,闊別已久的合作並未激蕩起行業水花,相反 ,該綜藝口碑還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

儘管再難創造第二個《奇葩說》,但對於米未來說,在可預見的未來,IP仍是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而「奇葩說造富記」的故事,也將持續上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浩鯨科技加入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華映資本季薇:不確定性下的定力、邊界與自由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