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抗拒學走路,可能不是因為懶,而是這些原因在影響他

寶寶抗拒學走路,可能不是因為懶,而是這些原因在影響他

我家寶寶已經十個月了,本來是應該學習走路的階段,可是孩子卻興趣不大,經常沒走兩步就坐下了,看著別人家的寶寶都滿地跑了,老公顯得非常著急。有次老公拉著寶寶的胳膊,強制讓他學習走路,我看著孩子一臉不情願的表情,趕緊上前制止了。老公還說現在不讓孩子走,發育就晚了一大步,聽完老公的話,我趕緊告訴他,孩子學習走路時要注意哪些事,今天也跟各位新手爸媽分享一下,避免家長盲目的舉動傷害孩子。

孩子一歲左右是學習走路的最好階段,但是因為體質不同,所以寶寶學步的時間也會有些差距。各位家長要先了解孩子抗拒走路的原因,如果孩子的骨骼發育沒有問題,有可能就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

1.衣服太緊不舒服

寶寶到了一歲的時候,身體已經長了很多了,但是有的家長沒有及時給孩子更換大號的衣服。孩子穿著過緊的衣服,會束縛肢體的運動,而且還會勒的難受,所以在孩子比較抗拒學步時,家長要觀察一下寶寶的衣服是否舒適,尤其是胯部和腿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間,這樣才有利於寶寶學步。

2.內心害怕摔倒

除了外在的影響因素,寶寶不喜歡走路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對摔倒產生了恐懼。有的孩子本身對走路充滿了極大的興趣,但是一旦摔倒,孩子感到疼痛了,之後再讓他去學步,就會比較抗拒。在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家長可以在地上鋪一層墊子,起到一個保護作用,而且家長跟寶寶不要離太遠,孩子會比較有安全感。

那麼孩子學習走路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以下這幾條,父母們可以嘗試一下,對孩子學步很有幫助。

要想學會走,先要學會爬。爬行的過程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力量,有利於學步,所以可以讓寶寶經常在硬的墊子上練習爬行。

寶寶開始學步時,會因為害怕不願意放手獨自站立,爸媽可以給寶寶大一點的玩具,比如皮球和人偶等,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獨自站立。

寶寶學會站立以後,讓他們扶著牆面或者學步車慢慢移步,家長扶住孩子的胳膊,帶動他向前邁步走,最後再過渡到讓寶寶自己行走,注意不能牽拉或提起寶寶的前臂,這樣容易造成寶寶胳膊脫臼。

寶寶喜歡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在孩子學步時,家長可以經常在孩子面前走來走去,給他們做一個學習的榜樣,讓孩子明白該如何調動自己的肢體,學習正確的走路姿勢。

孩子的運動量變大時,骨骼發育需要更多的鈣質,所以家長要給寶寶選擇更加高鈣的奶粉。

寶寶學步過程中,肯定會經常磕磕絆絆,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孩子摔倒時,家長表現的過於慌亂,反而會嚇到孩子,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對孩子多安慰和鼓勵,增長孩子的自信心。

為了寶寶學步期間更安全,家長可以在家裡給他們騰出一個學步的區域,移開會對孩子產生威脅的東西,讓寶寶學習走路更加安全。

如果你的寶寶也處於學步的階段,做好以上這幾點,可以幫助孩子更有效的學習走路,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駝阿福 的精彩文章:

待產時應該準備啥?寶媽不要亂買了,這幾樣東西才是必備
父母別說這幾句話,孩子會產生自卑感,你是不是也說過?

TAG:羊駝阿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