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夏季養生先養心,記得「三不吃、六不宜」,還需做好四件事

夏季養生先養心,記得「三不吃、六不宜」,還需做好四件事

夏季養生先養心,記得「三不吃、六不宜」,還需做好四件事。

中醫養生,既有「春養肝,夏護心,秋養肺,冬補腎,四季養脾胃」的諺語,也有「春夏養陽」之說。其實兩者並不相悖。在五行學說里,「心」五行屬火,對應的季節正是夏季。因此,一定程度上,春夏養陽也就包括了夏養心。

作為我們身體的「君主之官」,夏養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或者說「心」有哪些不喜歡的事情呢?我認為,夏養心,首先要做的就是飲食方面。

不利於養心的三種飲食習慣,我們需要盡量避免:

1、飲食不節:我們一般都知道,飲食不節首先不利於脾胃,但不能忽視的是,「不節」地進食,會造成體內能量過剩,從而出現肥胖。因為我們「管不住嘴」而吃多的東西,一般都是比較美味的,多糖或者多脂肪的。於是,體內的糖分升高、脂肪沉澱,這些都會加重心的負擔。因此,合理適量的飲食習慣,不但養脾胃,還能養心。

2、多吃紅肉:紅肉含有更高的飽和脂肪酸,尤其煙熏腊味,更還多鹽。因此,控制紅肉的攝入量,控制高鹽飲食,都是養心所必須做的。

3、不吃果蔬:現在的物質水平發展了,有的朋友就不大喜歡吃蔬菜,只願意吃葷菜。這都是不好的飲食習慣。一般來說,在保證身體必須營養的前提下,吃更多的水果蔬菜,對心血管系統是很有益的。

以上是養心的「三不吃」,其實也就是飲食上的幾個小問題,我們日常需要多注意一下。此外,夏季養心,起居作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幾種行為,都是「不宜」的:

1、再口渴也不宜急飲:夏天氣溫高出汗多,運動大量出汗之後,會感到很口渴,這時候不宜一下子喝很多水,更不宜喝大量冷水。比較合適的是緩緩飲用溫開水、稍微加點點鹽,更能快速止渴,也利於養心。

2、不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不管是什麼飲料,裡面含有的東西總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我們的消化和食慾。再說了,飲料多數含糖較多,容易使人肥胖。因此,夏季不宜多喝飲料,白開水才是「首選飲料」。

3、冷食不宜多吃:夏季氣溫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為了平衡體溫,身體會以出汗來帶走更多熱量。如果吃多了冷食,一來肚子里的溫度本來較高,驟然遇冷就如同「以水淬鐵」;二來寒涼食物吃多了,傷到的是體內的陽氣,這對養心也是不利的。

4、午時宜靜不宜動:夏季晝長夜短,白天氣溫高,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更加旺盛,消耗也大,人容易疲勞。午時(11時到13時之間)正是陽氣最盛、由盛轉衰的節點,午時之後,陰氣漸生。因此,這個時候應該「靜養」小憩一會。能使身體充分休息,更能防止中暑。

5、空調不宜過低過久:有些人開空調,溫度調到很低,其實,最理想的室內溫度還是26度左右。溫度太低,室內外溫差大,當我們走出去之後,很難適用外界的高溫,更容易中暑。此外,空調開一段時間,最好能暫停一會,開窗透一下氣,清新的空氣對養心是很有益的。

6、降溫不宜過快:外界氣溫高,我們在外活動時經常滿身大汗。回到室內,很多人要不就是直接站到空調風口吹,要不幹脆來個冷水浴,這樣做是非常「傷心」的。高溫環境下大量汗出,外周血管舒張,突然降溫,外周血管收縮,血液驟然迴流,很容易誘發心的問題。因此,比較適宜的做法是,先將身上的汗擦乾,或待汗發散干之後,在空調風背處自然降溫,恢復之後再洗浴。

以上是夏季養心的「六不宜」。那麼,有哪些適合做的呢?以下4點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起居作息:夏季養心,應該早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午餐後15~30分鐘後適當午睡一會,午睡最好是平卧,別趴著睡,午睡時間也不要太長,30分鐘到90分鐘之間最好。

2、心理情志:夏天氣溫高,人們更容易煩躁、心神不寧、睡眠不好,也會有口燥唇乾、大便乾結、心胸煩悶等表現。因此,保持心情的輕鬆愉悅,避免大悲大喜,以免「因熱助熱,火上加油」。

3、飲食方面:胃酸分泌在夏季會相對減少,再加上飲水增多稀釋了胃酸,所以我們常常覺得沒有什麼「胃口」,可以適當做點「酸湯」,以開胃消食。同時,夏天的飲食切忌辛辣油膩,應該以清淡為主,時令果蔬當然是最好的了。

4、適當運動:因為夏季氣溫高,人們動輒出汗,於是很多人便不運動了。其實,夏季還是需要適量地運動的,但需注意避開陽光直射,及時補充水分,運動的烈度也比春秋兩季小一些為好。比如慢走散步、游泳都是非常不錯的。

總之,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做好「三不吃、六不宜」之外,上記四點,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定能對夏季養生有所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賈母最愛薛寶釵?老人家給邢岫煙主婚,說的話才是真性情
《紅樓夢》:黛玉一生最幸福的時光,定格在「箬笠蓑衣」之下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