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貝,一次次別離之後,我終於明白守望著你即可,別追!

寶貝,一次次別離之後,我終於明白守望著你即可,別追!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路

1

我們看著孩子成長,有時會感到震驚。

因為成長是如此的緩慢,卻又好像在一瞬間發生。

這應該是成長帶來的樂趣吧。

有時候看著床上酣睡的兒子,身子已經超過了半張床了。

而好像就在昨日一般,他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孩,獃獃地望著我,偶爾抿抿嘴唇。

後來成了一個幼兒,學會走路,學會表達自己的憤怒,學會怎麼去自己吃飯穿衣。

而如今,他已經要跟幼兒園說再見,準備去上小學了。

有了孩子後,我們的時間可以變得很短,有時又拉得很長。

有時我們看孩子慢慢的動作,彷彿時間靜止了一般,讓我們急不可耐,說不要拖拖拉拉。

而當孩子跟我們分離的時候,我們又多麼渴望,慢點,慢點呀!

寶貝,我怕你長大,又盼你長大。

因為長大後我們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別離。

2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把這樣的分離比作「走出圍牆」。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幼兒時期生活在圍牆之中,這圍牆是父親母親,是家庭,是房子和院子,熟悉的視野、噪音和氣味。

就好像我們如果閉上眼睛,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小時候房子的模樣,還有房子外面的樹。

甚至我們曾經常常走過的小路旁的一棵草,還在內心搖曳著。

這圍牆保護孩子度過不成熟的階段,是對父母絕對依靠的時期。

特別是嬰兒期,恰到好處的「圍牆」給孩子需要的安全感。

圍牆最初的雛形是母親的懷抱,當孩子被母親抱持時自然而然地產生。

但是,有一天,我們的孩子會想著擺脫這個圍牆。

比如,孩子要上學了。

學校是考驗孩子人格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它不會對某一個孩子特殊化對待,所以只有真正準備好了的孩子,才能順利地融入這個新的環境。

當我們在幼兒園看見一群孩子時。

會發現孩子們的個性差異如此之大。

同樣個頭的孩子,有的孩子會大膽地從台階上蹦下來。

而有的孩子卻害怕地瑟瑟發抖。

有的孩子第一次去學校,會哭泣,但沒有退縮。

而有的孩子表現地無法適應,撕心裂肺地哭喊著,或者故意搗亂。

當孩子退縮回來的時候,就是考驗父母的時候。

有的父母會想著,要讓孩子成長,就必須走出去,慢慢獨立,去學校,去見識這個世界。

這樣的父母有時看上去顯得冷酷無情。

而有的母親無法忍受這樣的分離。

她內心的母性被激發了,她無法放棄自己跟孩子之間建立起來的這種特殊關係。無法把孩子從自己的心中放出去。

她害怕孩子去了學校,自己無法忍受家裡的冷清。也害怕自己無所事事,變得空虛。

害怕自己的孩子離開自己的視野會不安全,會受傷害。

結果,孩子被這種濃厚的母愛包裹著。

母親舒適的懷抱可比外邊的世界要溫暖安全的多。

最後導致孩子無法獨立面對生活。

這不僅僅在幼兒園或者小學階段出現。

甚至會影響孩子成年後的生活。

有時是一生都無法掙脫。

3

還記得去年,我托朋友給一個親戚的孩子找了一份工作。

這次也是費了不少的功夫才勸動親戚,說讓她鼓勵女兒去獨立一點,在一個城市可以完全放心。

加之我給她分析了就業的前景和行業老員工的工資情況。

她猶豫了幾天答應去試試。

因為一直做服務員,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現在還年輕,可以多學學,闖一闖。

當初她的女兒中學畢業後想輟學,我就勸她去讀點書,讀一個中專也是好的。

然後給她們找好了學校。

孩子去了才三天,在電話里哭著喊著要回家。

結果第四天就去了學校辦了退費,把女兒接回家。

然後在家裡玩了一段時間,在租房附近的小酒店給女兒找了一個大廳服務員的活。

我當時很氣憤。

說第一次離開家去學校,誰不會經歷這樣的酸楚?

誰都要面臨這樣的分離焦慮啊。

你不放心,就一直把孩子拴在自己的身邊。

孩子一哭,你就心疼不已。

你比孩子還要先崩潰。

所以,當朋友跟我說那孩子做了兩天,就離職了。

我當時很生氣,非常不解。

但想起那一次的退學事件,又覺得這是必然的結果。

我打電話問起,她說女兒不習慣,又在一家小區的自助餐廳找了一個服務員的活。

真不知道她將來會如何想起這些事。

一個母親,如果不能在該堅強的時候堅強,再該放手的時候放手。

對孩子的影響將是毀滅性的。

這個孩子在心理上將不敢再邁出一步。

遇見困難就畏畏縮縮地逃進媽媽的懷抱。

可是,你知道嗎?

孩子的人生,是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為何不去自己領略一番呢?

4

我們總是需要勇氣來走過這段特別的路。

面臨與孩子的分離,父母除了在分離前幫孩子做好準備外,還給大家幾個建議:

平靜地分離

父母不要在分離的時候,表現出強烈的消極情緒。

比如抑鬱、焦急或者失控。

因為孩子那個時候非常敏感。

面對你的情緒,孩子會想自己的依賴的父母都崩潰了,我該怎麼辦?

一個堅定平和的父母,能給他們莫大的勇氣和鼓舞。

愛的許諾

在離別時,請記得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

在繪本《魔法親親》里,作者奧黛莉.潘恩四歲的女兒即將上幼兒園,經歷了特別嚴重的分離焦慮,女兒的情緒也使她倍感苦惱。

有一天,潘恩和女兒在附近的公園裡坐小火車時,突然看見灌木叢中有一對浣熊母子,浣熊媽媽先是舔舔小浣熊的手,然後拉起小浣熊的手摩挲自己的臉頰,好讓它仔細聞聞媽媽的氣味。

有了媽媽的氣味陪伴,孩子就不再害怕了。

其實這是愛的許諾。

我們不妨跟孩子好好的約定,當某個點的時候,爸爸或者媽媽一定會出現在門口等你呦。

或者也在孩子的手心親親,給他一個守護的魔法親親。

讓孩子知道,我們永遠愛他,永遠永遠,愛每時每刻都在。

熱情的迎接

第一次別離,孩子很害怕自己不在的時候,媽媽在做什麼?

會不會有什麼人會把媽媽搶走呢?

比如有的母親等孩子上學後馬上投入工作中,有時忙的沒有時間理會孩子。

孩子就會有這樣的失落感,媽媽更愛工作,不要我了。

當然我們會有自己新的空間和生活。

但是在分離的初始階段,請積熱情的迎接邁上獨立的孩子。

多問問他的想法和心情,不要馬上改變生活的規律。

讓孩子帶著安全意識前進

孩子的成長路,需要父母用心才能構建起一個最基本的安全網。

在險惡的世界,能給孩子最好保護的最後還是自己。

所以要幫助孩子培養安全意識。

而能讓孩子樹立安全意識的那個人,除了學校,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

如果孩子準備好了。

那麼圍牆外的世界會給他們別樣的體驗。

他也會從中獲得很多父母無法給予的營養和財富。

寶貝,在一次次別離中後,我終於明白:

你會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只能守望著你,有一天看著你的背影漸行漸遠。

告訴我,不必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孩子打架,照出一個家庭的教養!
5歲男孩被砸:別小瞧了高空墜物,一個雞蛋就可害人!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