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隆中對3句良策 劉備理解對1句 關羽理解錯1句 一句成空談

隆中對3句良策 劉備理解對1句 關羽理解錯1句 一句成空談

(說歷史的女人——第842期)三國大謀士或大謀臣很多,也出了很多大謀劃,比較有名的,比如荀彧為曹操規劃的統一北方藍圖,再比如周瑜為孫權謀劃的二分天下之策,以及魯肅的榻上策。但除了荀彧的謀劃實現之外,周瑜和魯肅的謀劃都沒實現。相比之下,若論影響力和知名度,要以諸葛亮的《隆中對》最為知名,可謂三國第一大規劃。

那麼《隆中對》到底牛在什麼地方呢?從劉備方面當時的情況來看,諸葛亮的《隆中對》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也有其巨大的價值所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對天下大勢的認識非常清晰,並且十分可觀,比如對曹操的認識,指出了曹操相比袁紹的弱點是名氣不如袁紹,但是曹操能勝袁紹,乃「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說明諸葛亮對曹操的才幹也是非常認可的,並且認識到曹操強大,不可與之「爭鋒」。再有對孫權的認識也極其準確,孫權佔據江東,勢力穩固,不能與之為敵,而「可以為援」,所謂「為援」,其實不過是可以利用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第二方面是,既然天下大勢如此,那麼劉備如此勢窮,怎麼實現突破和發展呢?諸葛亮給出了一個破解辦法或方案,那就是荊州之主劉表和益州之主劉焉都不是雄主,我們可以先把荊州搞到手,然後再拿下益州,就有和曹操、孫權共分天下的資本和實力了。

總的來看諸葛亮的《隆中對》,第一方面的分析,算是三國時期的常識性東西,大多數謀士都能看到這個基本情況。因此,他的主要價值在第二方面,那就是有了和曹孫相杭衡的勢力之後,接下來如何做,或者說如何在三家中勝出。這才是隆中對的核心,當然更是劉備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最吸引劉備的地方。

為此,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給出了3句良策,如若全部實現,那麼天下是志在必得了,可惜的是劉備僅僅理解對了1句,而關羽還理解錯了1句,最要命的是還有一句最關鍵的卻成了空談,壓根就沒有實現,就是諸葛亮本人都沒有去實現。

我們可以分別看一下這3句良策。

其一劉備理解對的1句良策是:「外結好孫權。」

在和孫吳的外交方面,劉備整體上來說,還是嚴格按照諸葛亮的規劃在進行。最開始,因為劉琮投降、曹操追殺,劉備遣諸葛亮到東吳談合作,恰東吳也有此意,孫劉兩家也是從那時開始,結為盟友,共抗曹操。

這次聯盟合作在三國紛爭中意義重大,首先因為雙方的通力合作,擊敗了原本有可能吞併東吳一統天下的曹操。其次孫劉合作的達成,促成了三國諸侯的快速洗牌。

雖然在聯盟期間,也出現過各種變化,甚至是變故。比如當初為了合作,孫吳方面口頭把荊州的部分地區借給劉備。然待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孫吳方面擔心劉備發展過快,乃遣使去要回當初借給劉備的部分荊州地區。但此時已經翅膀長硬的劉備,有了自我保護的資本,想耍賴,說等取得涼州再還荊州。

可孫吳不傻,豈能等劉備從狼長成老虎?於是果斷出兵,想以武力奪取。劉備方面,原本也想以武力對抗,但此時曹操忽然發兵漢中,劉備害怕後方出現問題,乃以大局為重,忙遣使跟東吳修好,對荊州地區重新劃分,兩家罷兵言和,重新為盟友。

雖然在最後,劉備還是沒有兜住自己的狂躁,向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但是至少在前期很長一段時間裡,劉備是嚴格遵照諸葛亮的謀劃,和孫吳修好的。可以說,劉備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還是深切體會和理解諸葛亮這句良策的重要性的。

其二關羽理解錯的1句良策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諸葛亮此策其實是《隆中對》的一個關鍵,但是能夠理解到幾分,全看個人的見識了。以關羽為例,雖然愛看《春秋》,但關羽卻瞧不起讀書人,由此可見,關羽的文化水平還是有很大進步空間的。所以,關羽對於諸葛亮所謂的「天下有變」理解是比較表面的。

這個表面主要表現在,從公元217年劉備方面和曹操方面已經在漢中發生了軍事摩擦,一直到公元219年初,以劉備方面擊殺夏侯淵奪取漢中告終。

這個過程,雖然關羽遠在荊州,但是對於這個形式,他是非常清楚的。在關羽看來,己方在漢中取勝,士氣高漲,而曹操在漢中失利,算是一個進攻曹操的好機會。可是曹操在漢中失利,豈能算是諸葛亮所謂的「天下有變」?顯然不是。曹操雖失漢中,但整個北方廣大地區仍然在曹操的勢力範圍。

可以說,蜀漢方面的發展,對於理解諸葛亮《隆中對》的程度深淺關係重大。比如劉備前期基本是遵照《隆中對》的規划進行,故諸事還算是比較順利。可到了中後期,劉備開始膨脹後,《隆中對》基本被棄之腦後,尤其是關羽貿然發動樊城之戰。

在不是「天下有變」之時發動對曹之戰,關羽的失敗除了具體的細節之外,比如外交失當等,更重要的是,這次戰事的時機不對。當然也有人說,關羽就要勝利了,是孫吳後面捅刀子。可是別忘了,曹操派遣救援樊城的援軍並沒有全部趕到,比如鎮守合肥的張遼統御一支精兵趕到半路,關羽已經兵敗了。

所以說,關羽攻樊城,是違背諸葛亮《隆中對》之規劃的,失敗是必然。那麼諸葛亮所謂的「天下有變」到底是何意思,根據三國的情勢來看,這個「天下有變」主要指兩層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曹操去世;第二個意思魏國發生內亂。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發動戰爭,才更有可能取得成績。

不過發動戰爭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在諸葛亮的謀劃中,想趁「天下有變」發動對曹戰爭,是有一個前提的,這個前提非常重要。

其三成空談的那句良策是:「內修政理。」

以蜀國之力量,想對強曹發動戰爭,根據諸葛亮的《隆中對》來看,需要兩個條件,其一是「天下有變」,其二則是「內修政理」。前者說的是時機,後者強調的則是實力。倘若真是遇到「天下有變」的時機,但是實力差距太大,那麼就算佔了時機的優勢,照樣也不能取得滿意的戰果。

可是從蜀漢方面的情況來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這3句良策,只有第一句「外結好孫權」被劉備大部分執行,還有第二句被關羽錯誤地執行,至於這第三句在蜀漢基本沒有什麼執行,可以說基本成了一句空談。

從劉備藉機入川開始,到蜀漢滅亡,蜀漢這個魏蜀吳三國中最弱的小國幾乎一直處於戰爭狀態,是三國中發動戰爭頻率最高的一方。論富足、兵員和子民的數量,蜀漢都不如曹魏和東吳,但蜀漢卻一直在消耗,根本沒有執行諸葛亮「內修政理」的規劃,當然這個規劃也是有一個先決條件,按照諸葛亮的原來規劃,是在「跨有荊、益」之後,首先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內修政理」,但事實不然,蜀漢得荊益之後,首先乾的事是發動了一場轟動三國的「夷陵之戰」,並且還以慘敗告終。

結語:從諸葛亮《隆中對》的整個規劃來看,這是一個十分不錯的策劃書,從外交到內政,從敵我的形勢分析,以及以後的突破方向,都給出了明確的指示,尤其是那3句良策,嚴格遵守執行的話,蜀漢應該能發展更好,可惜的是,諸葛亮的這個《隆中對》方案,並沒有得到完美的執行。蜀之早亡,跟這個也有著極大的關係。

參考資料:《三國志·諸葛亮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古代科考如何防止作弊?大詩人溫庭筠為何也做了「槍手」?
秦始皇一生最重要的3個女人是誰?為何第1個讓他愛恨糾結?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