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賞心悅目就是仇英作品的最大魅力,《水閣銷夏圖》欣賞

賞心悅目就是仇英作品的最大魅力,《水閣銷夏圖》欣賞

在藝術創作中有些時候想法比技法更重要,畢竟技法可以日日研習以求精進,但想法可遇而不可求。在清代聲名顯赫的揚州畫派就以奇思妙想,努力拓展創作題材受到了世人的矚目。揚州在當時是南北經貿往來的交通樞紐,在這個地方薈萃了全國最有錢的商人與最優秀的藝術家。在揚州畫派崛起的年代,正統派山水與宮廷繪畫融合形成了富麗端莊的審美風格,這樣的藝術風格帶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久而久之受到大眾的排斥。揚州畫派因其風格別緻新穎,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在揚州畫派諸位名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金農。

金農繪的這套《清韻冊》就顯示了他在創作中的奇思妙想,將百姓生活中常見的果蔬與文人墨客雅好的花草合繪在一套冊頁之中。《清韻冊》共八開,分別描繪了墨竹、芋頭、水仙、橘子等八種果蔬花草,現遴選五開和大家分享。整套冊頁以水墨渲染,不施顏色,極盡天然清雅之感。在每一開作品中都有漆書長跋,堪稱書畫合璧的典範。金農原本出身望族,到他這一輩家業衰落,僅能保證溫飽。經歷了世事變化,讓金農更加從容自在,追求不受拘束的生活。

橘子是常見水果,大概就是因為太常見的緣故,很難見到以橘子為主題的繪畫作品。金農畫了這幀《疊見三元》從題材上就佔了先機。金農在這裡玩了一個「諧音梗」,橘子是圓的,金農一口氣畫了三個橘子,就是三個圓,圓與元同音,寓意連中三元、金榜題名。在平凡中注入美好祝福。題材上的新意只能讓人眼前一亮,只有技法上的創新才能讓人久久不忘。金農畫橘子以染代寫,就連橘子皮上的花紋也是淡墨枯筆染出來的,得自然天真之妙趣。

芋頭也是江南常見之物,是普通百姓充饑果腹的口糧。一些自命清高的畫家不會為這些平凡的時蔬寫生,金農對此毫不介意,由於他深厚的學養依然能畫出恬淡的詩意。金農畫芋頭時用淡墨染出肌理,濃墨點出結構,濃淡相間的墨色讓芋頭也變得清雅可人。這就是金農的藝術創造力,在平淡之中顯見蘊藉風雅。

金農早期主要從事詩文創作、金石鑒古,他在50歲之後才專心從事繪畫創作。在他的作品中存在造型能力偏弱的客觀事實,但他用才華彌補了技法上的不足。金農就是那麼別緻,別人寫字以圓潤流暢為美,他偏偏要稜角分明、筆筆見骨;別畫畫以純熟規矩為美,他偏偏要稚拙生澀、樸實無華。就是因為這樣的特立獨行,讓金農創作的冊頁深受世人喜愛。

金農喜歡畫冊頁,這和他不願被約束的性格也有關係。冊頁尺寸小巧,適合案頭展玩,在創作中沒有太多的約束。欣賞金農的冊頁作品,眼前彷彿浮現出一位倔強的老者坐在案前,目之所及、心之所感都展現於筆端。

拓展閱讀·古代繪畫作品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培喇說畫 的精彩文章:

他是蘇州人和明四家生活在同一時期,用實力開創出自己的藝術風格

TAG:薩培喇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