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首款國產晶元研製成功,西方國家的態度很關鍵

印度首款國產晶元研製成功,西方國家的態度很關鍵

國產晶元的研製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尤其是在國產晶元的設計軟體上以及製造上,和世界先機技術相比,我們還落後很多,不過,今天科技風景線小編所要給大家講解的倒不是國產晶元或者歐美晶元,而是我們的南邊的鄰居,印度家的晶元。

相信關於印度的晶元,幾乎是沒有人知道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相似,印度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上,其實也一直受累於歐美日韓技術的壟斷,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一款晶元。

不過,印度也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家晶元的研製,而就在近日,印度在自家晶元的研製上,有了重大突破:印度第一款國產晶元研製成功。

據悉,印度的這款名為Shakti的處理器,由印度理工學院發布,而該大學的軟體開發工具包(SDK)的發布,也意味著Shakti處理器的商業面世更近了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這款晶元所採用的指令集架構為近來在世界上非常受寵的RISC-V,因為RISC-V為開源架構,所以說,這次印度在晶元架構的第一步選擇上,已經有了很明智的方向,也非常有利於印度在國產晶元的自主權利。

和我們的晶元研製技術進步從基礎技術做起不一樣,印度的這款Shakti處理器一上來就有點生猛,不但規划了E系列、C系列、I系列、M系列、S系列以及H系列6個不同系列,而且在核心面積、性能、功耗等方面都很有競爭力。當然了,這是印度自己人說的!

有網友認為印度的這款處理器算是「橫空出世」,畢竟在處理器領域,印度之前可算是默默無聞了,其實真實原因並非如此,印度也早已經認識到了沒有屬於自己的國產晶元,早在2011年的時候,印度就已經啟動了Shakti處理器的研製計劃。

不過在,剛開始的時候,Shakti處理器的架構並沒有採用RISC-V指令集,而是選擇的和IBM合作,但是被美國打臉了,機遇在於後來的RISC-V指令集大火,而在2016年的時候,Shakti處理器開始轉向RISC-V指令集。而看現在的進度,Shakti處理器的進度還算順利。

需要指出的是,因為印度國產Shakti處理器的出現,讓很少關注印度半導體人突然覺得,印度在半導體上大有超越我們的勢頭,事實情況真的如此么?恐怕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甚至是有點多慮了!

畢竟,接下來的商業化才是最為關鍵的,方廠商的狙擊戰一定會出現的,比如科技風景線小編有預言了:在印度的西方廠商的晶元又要降價了!這個和我們的情況一樣,只要我們在技術上突破了,西方的產品必降價,看似有利於消費者,實則是在打擊國產廠商,這一點,我們遇到了,印度呢?好戲才剛剛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風景線 的精彩文章:

晶元製造環節太多,產業鏈上中芯國際要扛大旗
價格太高卻被搶著買,這設備讓隱身戰機也汗顏

TAG:科技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