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57獲一絕技,可無視反隱身雷達!殲20已擁有,F35不具備

蘇57獲一絕技,可無視反隱身雷達!殲20已擁有,F35不具備

蘇-57這款俄羅斯空天軍的第五代戰鬥機,自其還被稱為PAK-FA的時候,就已經飽受爭議。不少人看蘇-57那「拍扁版側衛」氣動構型和粗糙到能在蒙皮上直接打鉚釘的工藝,便直截了當的稱其「隱身性能差」,然而,或許蘇-57在設計時,就未曾在隱身方面大下功夫。

而蘇霍伊為何獨獨在「隱身」上做出妥協?最近,俄軍公布的一個採購項目,為我們做出了一定的解答。在「軍隊-2019」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俄軍達成了多種武器的採購合同,除開正式批量採購蘇-57之外,俄軍還首次採購了真正和蘇-57配套的「利爪」——「產品180」/K-77型中遠距空空導彈。

「產品180」算是俄軍現役中程空空彈R-77的「爆改」版,該彈具有不少技術亮點,其尾舵從R-77標誌性的格柵舵被改為了傳統的翼面舵,並在舵面前加裝擾流片,大大降低全彈阻力,令「產品180」的射程達到160千米以上,與此同時,擾流片設計也保證了R-77所用格柵舵在導彈加速段所能提供的優異機動性。

此外,有消息稱該彈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導引頭、雙脈衝火箭發動機、全新數據鏈系統等多款新設計,整體性能和美國AIM-120D齊平,有些專家認為「產品180」的性能可能還要更勝一籌。

而據俄軍代表稱,「產品180」和蘇-57配合使用時,還有一個「絕招」:全向攔截來襲導彈。

這一說法自然頗為吸引眼球——畢竟用空空導彈打防空導彈,怎麼看都不像是很可能做到的事。但這並非沒有可能,只要載機具備能在導彈襲來時跟蹤到導彈的能力,這一「高端操作」便能變成現實。對蘇-57、殲-20等五代戰鬥機而言,跟蹤到一發來襲導彈並不是難事。蘇-57具備尾椎雷達,殲-20則有具備後視能力的三面陣雷達。

而「產品180」和霹靂-15等現代空空彈的全向發射能力,也是達成「導彈攔導彈」的關鍵,有這一絕技傍身,無論是殲-20還是蘇-57都可不懼反隱身雷達了——起碼被鎖定後,對著敵方防空導彈撇出去的幾發空空彈,足夠爭取到撤退的機會。不過,就算這招在純理論上能讓「愛國者」一籌莫展,估計也不會有太多飛行員願意執行此類操作,畢竟風險太大。

美國的F-35可能在目前還不具備此類能力,但美國人已經在考慮為F-35研發一款名為「CUDA」的迷你導彈,該彈取消了高爆戰鬥部,採用和「薩德」及「愛國者」導彈類似的動能撞擊毀傷方式,其射程和AIM-120相當,但長度只有AIM-120的一半,一架F-35可攜帶12枚左右——這款「迷你導彈」,非常適合用於攔截敵方來襲導彈。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魂志 的精彩文章:

美國陰謀破產,中國「好朋友」向華為拋出橄欖枝,送來一關鍵技術
美不斷向中東增兵,多國急忙滅火,一盟友警告:不要把北約拖下水

TAG:兵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