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7歲男童模仿「動畫片」撐傘跳樓:家長對孩子的保護,不只是陪伴

7歲男童模仿「動畫片」撐傘跳樓:家長對孩子的保護,不只是陪伴

越來越多的家庭正在往畸形化發展,正所謂父母雙全教育的孩子心智更健康,其實許多家庭看是一片和諧,卻是一個新的流行詞「偽單親家庭」。

有的則是雙雙忙碌事業則把孩子交給老人代養,有些老人一直在農村生活,雖然跟隨子女到了城市,但是並非能適應城市生活,對孩子吃喝拉撒照顧的是無微不至。但是現在的小孩,由於電子科技發達,小小年紀就見多識廣,每一個孩子都想成為一個超級英雄。

而今天要講的是發生在蘇州的一件往事,雖然時隔多年但是其案例背後的教育卻不得不讓人反思。

2017年7月的一天,小區群里都在傳一則消息,一個7歲少年從5樓撐傘跳下。由於是假期,孩子整天被圈在家裡,都說城市的孩子是孤獨的,尤其是獨生子女,這一點不假。

事發當時,孩子的奶奶在卧室收拾東西,孩子放下手中的ipad,撐著雨傘一躍而下,事情過去好大一會奶奶才聽到樓下嘈雜的聲音,這位奶奶趴在卧室的窗戶往下望去,看到熟悉的衣服,心想這不正是自家孫子嗎!於是急忙下樓。

旁邊的圍觀人員都在議論,如果不是二樓電線擋了一下,後果不堪設想,最後男孩被送到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進行救治,好在脫離生命危險。許多家長看到這個案例第一時間把問題歸結於動畫片或者這位照看孩子的奶奶。

作為孩子,在年少時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她們天真爛漫不懂得識別危險,在加上父母缺乏陪伴和溝通,長時間沒有和孩子有過有效的交流,家長所看到的只是孩子是否吃好喝好,完全忽略了在這個年齡段最需要的是陪,和有效的教育。

其實動畫片也是孩子時代最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方式,但是為什麼類似危險事情屢屢發生?看了許多新聞也著實讓許多家長心存恐慌,他們採取最直接的方式是把所有電子設備藏起來,不讓孩子看到,其實這種方式雖然有效,但是殊不知孩子的孤獨和無聊仍然是存在的。

事追根源,作為提供給孩子觀看的動畫片、影片,要進行分級處理,雖然不少動畫片中都提示了「動畫情節、請勿模仿」的字樣,但是對於幾乎沒有分別能力的孩子來說,畫面中大量的「暴力 不死」情節,務必會誤導孩子對真實世界的認識。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剝奪孩子享受童年快樂的權利,但是有責任幫助他們掃清錯誤認知世界的障礙。

對於孩子的呵護,除了陪伴和教育外,更需要為其安全做好保障,所以一份能夠防患於未然的保險是非常重要的,這些類似事件折射出一些教育問題。

首先是孩子安全性教育的知識缺乏。孩子自控能力差比較好動、容易模仿、攀爬,而且好奇心重喜歡幻想,有英雄情結,模仿動畫片她們一是感覺好玩,二是沒什麼其他事可干。據統計,全球平均每天有超過128名兒童因跌落摔傷而致死。我國全年的兒童意外傷害事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跌落傷,如從陽台、窗戶上跌傷等。對此,家長總是打罵、訓斥孩子,而孩子卻聽不進去,反而大膽嘗試,導致悲劇。

因而,家長應該及時教育告訴孩子:動畫片里的場景是不真實的,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條命,一定要懂得尊重生命,有一些事不要模仿者去做,這樣對自己是有傷害的,我們沒有翅膀不會飛翔,所以看到會飛動物我們不要去模仿,不然會摔死的,千萬別做傻事等等。只有這樣,對孩子經常開展常識性教育,教育孩子哪些危險動作不能做,哪裡危險地方不能去等,教育孩子珍惜生命,愛護生命,才能減少這類悲劇的發生。

其次早期教育過程中健全的人格培養也是至關重要。0—6歲之間的兒童對危險的認知十分有限,剛才也有提到最關鍵的一點是好動,好模仿,需要家長對其進行永不分離的監管,特別是面對孩子做遊戲,更要放手不放眼的去關注全程,更不能讓他們在家中獨處,二樓以上並要給家中的窗戶、陽台等危險隱患地方安裝護欄或防盜網等,防止孩子跌落或墜落傷亡。

最後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應該站在保護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和國家高度,從立法和制度保護著手,多方面編織兒童安全監護防護網,強化對兒童非獨處的社會教育,提高家長和社會的監管意識和責任,別讓對兒童的監管「懸空」。

兩口育兒,愛不缺席!作為孩子的父母要及時了解孩子,讀懂孩子內心,切勿做甩手掌柜,還要做孩子的最合格監護人,切忌溝通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問題需要家長引導,引導可以讓孩子正確認識,避免悲劇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寶寶未滿1周歲,建議不要吃這5類食物,不利於生長發育
據調查:兒童白血病患病率上升,與這4大因素脫不開關係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