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的大明制度,已經決定靖難之役勝負

朱元璋的大明制度,已經決定靖難之役勝負

文|我見青山多嫵媚(讀史專欄作者)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軍攻入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大明王朝的權力更迭以一種非常血腥的方式落下帷幕,而此時離太祖朱元璋駕崩才僅僅過了不到四年。

01

大明王朝的國家體制是太祖朱元璋花費了巨大的心血來制定的。

「大書揭於西廡,朝夕觀覽,以求至當,首尾六年,凡七謄藁,至今方定」。

因而,朱元璋對自己打造的這套制度非常有信心,特作《皇明祖訓》,命令禮部刊印成書。

「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朱元璋覺得這套體制相當完美,後世君主只要照辦,大明江山就可萬萬年。

但他駕崩不到一年,北方就陷入內亂的戰火之中,不到四年,他欽定的繼承人就丟了皇位。

大多數人將靖難之役的發生歸結為朱元璋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犯了大錯。

朱允炆性格太過仁柔,富於理想主義,書生氣太重,並不適合作為主君。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朱元璋一生曾經兩次確立繼承人,太子朱標和皇長孫朱允炆。而這兩位繼承人很相似,他們性格溫和,任柔,是傳統的儒家教育下的產物。

所以朱元璋心目中的理想繼承人可能就是這種仁柔之君。

02

朱元璋在胡惟庸案結束之後,順勢廢除了宰相制度。

「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這項改革就是朱元璋打造的這套國家制度的一個縮影。

這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皇權空前強化的體制。君主能夠乾綱獨斷,獨運威福,避免大權旁落,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提高行政效率。

但缺點也同樣明顯,君權缺少制約,君主一人的過失就會成為整個國家的過失。如果這個位置上坐著一個無道昏庸之人,對於整個國家的破壞也是空前巨大的。

朱元璋意識到了這一點,很快廢止了錦衣衛,所有刑獄之事轉回三法司。又下令廢止黥刺、腓、劓、閹割之刑,命後世子孫不得再用,怕誤傷良臣。

這套集權制度的暴戾和威力連朱元璋自己都感到膽戰心驚,所以他對於繼承人的選擇會相當慎重。

朱元璋打造的這套集權制度需要一個仁君,他可以能力平平,但一定要是一個道德聖人。

所以朱允炆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典型的儒家聖人,奉行「君為堯舜,臣為堯舜」那套。

然而,一旦國家陷入緊急境況,這種仁柔之君連這套制度的一半威力都發揮不出來。所以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的表現簡直就是災難,才會有「勿使朕背負殺叔之名」的笑話。

03

朱允炆的苦衷在於朱元璋的藩王制度。

朱元璋的思維帶有濃厚的小農色彩,他對於親情和血緣相當重視,對於官僚是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然而,漢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歷史一再警示血緣親情在權力面前不堪一擊。

更要命的是,朱元璋生怕官僚階級擅權亂政,還給了藩王一個特權:「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燕王朱棣正是以這個理由起兵靖難。

可朱元璋忽視的問題,朱允炆不能視而不見。這些藩王手握雄兵,他們是朱元璋的好兒子,但未必是朱允炆的好叔叔。

削藩勢在必行,藩王又手握雄兵,兵變在所難免。

朱允炆其實並不怕藩王作亂,以一隅之地對抗整個帝國,基本毫無勝算。

一開始事實也證明了燕王起兵作亂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嚴重,儘管有李景隆千里送人頭的神操作,朱允炆依舊佔有絕對的優勢。

燕王朱棣起兵三年,燕軍雖然勝利不斷,但燕軍主力依舊被死死堵在北平周圍,連山東都拿不下。

這一方面因為南軍的實力雄厚,另一方面因為以盛庸、平安為首的新一代南軍將領迅速成長了起來。

04

建文三年冬,朱棣突然決定直接帶兵南下,繞過山東的盛庸、平安所部,直趨南京。

這是靖難之役的重要轉折點,只用了不到一年,燕軍就攻進了南京。

這是朱棣的軍事才能的體現,相較於朱允炆在軍事上的調動,從一開始任用李景隆到最後關鍵時刻調走徐輝祖,真是高下立現。

當然這也是生於深宮之中的皇位繼承人天生的劣勢,缺乏對於人性的認知和局勢的嗅覺。

朱元璋打造的萬世不易的祖制,卻明裡暗裡推動了靖難之役的發生;他廢除了宰相,相權卻以內閣的方式回歸;他嚴禁宦官干政,明代卻成了閹禍最為嚴重的朝代;他建立黃冊和里甲制度統轄民眾的流遷,明末卻流民成災……

真是造化弄人。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夾谷會盟:有晏子作陪的齊君,為何敗給了有孔子傍身的魯君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