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女性「梨型」身材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更低
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道西媒稱,英國《歐洲心臟病學雜誌》上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對絕經後的女性來說,「梨型」身材比「蘋果型」身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小得多,即使她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一直在正常範圍內。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7月1日報道,該研究發現,在腿部堆積更多的脂肪(即「梨型」身材)與這種身材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有關。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這項研究以2683名絕經後女性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為期超過18年的長期跟蹤調查。這些調查對象起初都沒有心血管疾病,BMI也在正常範圍內,但在調查結束後有291人患上相關疾病。
這是第一項分析人體脂肪堆積部位與絕經後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關聯的研究。
報道稱,由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專家齊其斌(音)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相比身體中段脂肪儲存量較少的研究對象人群,中段脂肪存量比較多的人群患病風險翻番。相比腿部脂肪儲存量較少的人群,腿部脂肪存量比較多的人群患病風險小40%。
齊其斌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絕經後女性即使BMI指數正常,但由於中段軀幹或腿部的脂肪分布不同,可能會存在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除了一般的控制體重外,人們可能還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脂肪堆積部位,即使是BMI指數正常的人。」
齊其斌補充說:「重要的是要記住,我們研究的參與者是絕經後的女性,她們的軀幹和腿部都有很多脂肪。」
齊其斌指出,在常規臨床實踐中,BMI是評估一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常用參考指標。
齊其斌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意味著,有必要使用更能反映脂肪區域分布的人體測量指標,以確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報道稱,當女性進入更年期時,她們的身體形態和新陳代謝會發生變化。更多的脂肪可以堆積在身體器官周圍而不是皮膚下。此外,體脂的分布既受遺傳學因素影響,也受接觸的環境因素影響,例如飲食和運動等。(編譯/田策)


※拉加德警告貿易戰是「自殘行為」
※退出5G晶元市場後 傳英特爾將拍賣大量專利資產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