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莫高窟前大泉河發生洪水,文物是否受到影響?

莫高窟前大泉河發生洪水,文物是否受到影響?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始建於公元366年,地處河西走廊西端。當地乾旱少雨的氣候是這座文化寶庫歷經千年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介紹,大泉河是一條臨近莫高窟的河流,最近處離洞窟不足百米。7日0時許山洪下泄,1時許流量最大,達到約250立方米每秒。距莫高窟約10公里處,橋樑與道路連接處被沖斷,該條道路是敦煌市區通往莫高窟的唯一道路。

經監測,莫高窟文物安全暫未受影響。 通往莫高窟唯一道路被洪水沖斷。 6日夜起,莫高窟前每小時抽水,目前窟前無積水;道路搶修仍在繼續,待洪水消退、便道修通後,莫高窟將恢復開放。

沙塵暴和降雨是莫高窟暫時關閉的兩大原因,關閉洞窟主要是為了保證文物和遊客安全。以往多為暴雨,10餘小時持續降雨並不多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談古今 的精彩文章:

五月初八,恭迎龍母誕辰,龍母兩千多年歷史中的地位
網上傳言比爾蓋茨輟學的真正原因,你怎麼看?

TAG:小馬談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