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再遇男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時,就用這句話的上一句回敬,解氣

再遇男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時,就用這句話的上一句回敬,解氣

古代那些沒有自信的大丈夫們,為了禁錮偉大的半邊天,也當真是煞費苦心了。他們先發明了「三從四德」,所謂「三從」指的是女子要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所謂「四德」指的是女子要有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也就是女子的品德、辭令、儀態和女紅。

然而這傳了3000多年的三從四德,終究還是沒困住天下女子,於是又有人發明了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的可惡之處在於,他站在極高的視角,用唯一的標準評判了天下女子,而且這個評判標準竟是「無才」。因為這短短7個字,多少父親不讓女兒識字,多少有志才女放下書卷綉女紅。

時至今日,這7個字的對錯已無須多言,只是到底是什麼人會說出如此荒謬的話,它只有這一句嗎?讓我們來找找這7個字的源頭。翻遍典籍,這7個字其實並沒有什麼大來頭,首次見諸於文字是清代文學家張岱的《公祭祁夫人文》。全句如下:

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作為清代的大家,張岱史學方面成就斐然,號稱 「浙東四大史家」。這樣的一位史家大家,自然不會發出這樣的無稽之談。他在此處是引用的是眉公的話,而這個眉公又是什麼人呢?他是明朝的文學家、畫家陳繼儒,擅長畫梅,以梅的高潔自居。對於他是否說過此話,近年來也有不少人提出質疑。

在清代的《隋唐演義》中,將這兩句註解成:「丈夫有德便(辯)是才,女子無才便(辯)是德。「書中認為其實」便「通假字,」便「字應該是通」辯「字,取分辨之意。那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應該是:大丈夫要是有德,我們再根據他是否有才,來分辨其人如何;而女子如果無才,我們則可通過她是否有德來分辨其人。如果真的是因通假搞錯了一個字,原句當真是此意,那這原句其實是沒毛病的。當然,對於這句話,還有其它多種解釋,尚有爭議。

不過無論這句到底怎麼解釋,上一句「丈夫有德便是才「卻是不容忽視的。眉公不但對女子提出了才德的要求,也對男子提出了不小的要求。不管」便「是不是分辨之意,原句都同樣對男子的德行與是否有才聯繫到了一起,有德的男子才能稱為有才,而如果有德又怎會隨便說出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呢。所以下一次遇到再男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時,用上一句回敬他吧,解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不訣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無題》被仿最像一次,短短56字,成500年來最美情詩
被忽視的高手,皇帝親封進士、王安石蘇軾舉薦,一首妙詩驚艷千年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