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神秘的原穴!五臟之氣全藏這裡,位於手腳之上

神秘的原穴!五臟之氣全藏這裡,位於手腳之上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引用!)

本文理論依據:《針灸特定學臨床應用精解》、《黃帝內經靈樞譯釋》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的這篇文說,咱們來談談如何保養我們的五臟。

我們的五臟指什麼?答:心、肝、脾、肺、腎也。這五臟是我們人體系統的中心。我們中醫學裡的藏象系統,就是以五臟為中心而建立起來的。五臟,屬陰,藏精氣。五臟精元之氣的充足,提示我們的身體健康、正氣旺盛,病邪不能深入於體內。反之,則羸弱多病,難享長壽。

那麼,我們如何來保養五髒的元氣呢?

在這裡,我們提醒您,這就是用好我們的手腳四肢。

為什麼這麼說啊?您翻開《黃帝內經·靈樞》中的《九針十二原第一》篇,會看到這樣一段經文:「五臟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這句話翻譯過來什麼意思?就是說「五臟六腑之氣,表裡相通,臟腑經絡,內外相應,故有十二個原穴,十二原的經氣出於四肢關節,四關原穴可以主治五臟疾病,所以五臟有病,可以取十二原穴來治療。

具體來說,咱們的肺,原穴就是太淵穴。太淵穴位於腕前區,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

咱們的心,原穴就是大陵穴。它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大陵穴,到了後世被認為是心包經的原穴。而心包經和心之間,關係密切。古人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不能受邪,所以就由心包來替代心受邪。故而心包經的原穴大陵穴,也就成了最初心經的原穴。

咱們的肝,原穴為太沖穴。它位於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咱們的脾,原穴為太白穴。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

咱們的腎,原穴為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您仔細看,這些穴位的名字,不是帶一個「太」字,就是帶一個「大」字。這說明什麼啊?說明他們重要啊。而且它們的位置,都在我們的手腳上。

那麼,用這些原穴,到底能起到什麼調養效果呢?咱們一個一個地簡單說說。

先說太淵穴。它主治呼吸系統疾病,中醫說它可以改善肺氣虛弱所帶來的咳嗽、哮喘、胸悶痛等症。這是它最主要的一個功用了。平時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咳嗽,比較怕冷畏寒,自覺免疫力不好的人,就艾灸太淵穴,每天每穴20分鐘。日久是可以見效的。

又如大陵穴。它能安心神,理氣止痛。所以失眠的人,平時心慌心悸不安的人,可以經常掐按、點揉大陵穴來調治。其中,心火過旺的,咱們可以用力掐按。心氣不足的,咱們可以艾灸,都是不錯的。

還有太沖穴。它善於疏肝理氣、清瀉肝膽實火、平肝潛陽、疏通經絡。這麼一說您就知道了,它可以幫助我們降血壓、平肝養,清肝火。所以說平時總是易怒、眼紅、高血壓、臉紅、頭暈、腳下發飄的人,要經常揉按刺激太沖穴。

另有太白穴。太白穴善於理氣和胃、健脾化濕、舒筋活絡。所以,咱們脾虛的人,有濕氣的人,應該用它。艾灸即可。主要表現,就是舌苔白膩,身體倦怠、四肢略有浮腫而乏力,便溏以及噯氣欲嘔等等。

還有咱們的太溪穴。太溪穴可以滋補腎陰、通絡止痛。所以,腎陰不足的人可以經常揉按太溪穴來保健。主要表現,就是咽喉干痛、眩暈耳鳴、口乾舌燥、健忘、腰酸腿軟、失眠耳鳴等等。

總而言之啊,您記住,我們身體手腳關節處的五臟原穴,可以振奮五髒的元氣,調整五臟經脈的經氣,保健意義是非常大的。這就是五臟元氣匯四肢的道理了。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盜汗,那是你「管不住」陽氣了!別總以為上火
這種樹皮,就是脫髮的剋星!刀割還流出「乳汁」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