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霍元甲是中國觀眾家喻戶曉、最耳熟能詳的武俠英雄之一。其影視形象首次出現於李小龍版的《精武門》之中,後來隨著亞視劇集《大俠霍元甲》和《精武門》在內地掀起收視熱潮,更是完全樹立起了霍元甲在大眾心中「一代宗師」的形象。在諸多與霍元甲相關的影視作品中,有一部引來的「爭議」最大最多,那就是2006年由李連杰主演,于仁泰執導的同名電影。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影片為觀眾再現了這位英雄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它從霍元甲的童年時代開始講起,著重描寫了他從青年時期不顧一切想要爭得「津門第一」,以致因此惹來滅門之禍,再到他大徹大悟痛改前非後,力挫外國大力士為國人爭光,在農勁蓀的幫助下成立精武體操會以及欣然接受各國高手的挑戰,最後卻悲壯地戰死於擂台之上。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本片對霍元甲這一人物的塑造,基本上是大家所熟悉的形象,不過它對青年霍元甲的描繪,卻和以往有著很大的區別:不論是黃元申還是高雄版的霍元甲,給人留下的印象都是謙謙君子型,而本片里一心想證明霍家拳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他,曾因為好勇鬥狠,爭強好勝,從而變得驕橫暴戾,殺氣騰騰,迷失了心智,當有錯在先的徒弟被秦爺教訓之後,他更是不問青紅皂白便將秦爺置於死地,結果連累家人喪命,這種「反宗師化」的改編,也成為很多觀眾無法接受本片的主要因素。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然而這樣的改編,其實也並不是「亂改」,其自然有它的目的性。李連杰曾經這樣說過:在塑造霍元甲時,他把他這四十年來對於人生和武學的感悟,都放到了這部電影里。如果拋開其中為了貼合人物所經歷史實的一些細枝末節之外,那麼將本片形容為一部「李連杰藉助霍元甲在抒發自己」的電影,恐怕並不為過。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儘管本片同樣是一部清朝功夫片,但其敘事手法和主題表達的側重點上,已與李連杰巔峰時期諸如《黃飛鴻》、《方世玉》等同類作品相較有了明顯的不同。在過去,其作品以「打」為主,且強調人物熱血沸騰的英雄形象,然而這部《霍元甲》一方面不再把重點放在對武打動作的雕琢上,連民族大義層面的東西,都變得像「附屬品」。而另一方面也在反覆而討論究竟什麼是「武」?「武學」的真諦又究竟是什麼?因此,本片里的打戲佔有的比重已經不大,文戲所佔篇幅也明顯增加。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如果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這部《霍元甲》的主題,那就是一個「悟」字,影片里的很多場重頭戲,其實處處都在強調這一個「悟」字。影片到了中段,隨著霍元甲家破人亡後流落到鄉村,他便開始了「悟」的修行:在世外桃源般生活的熏陶下,在村民和月慈姑姑(孫儷飾)真誠以待的洗禮下,霍元甲不僅漸漸放下了內心的仇恨,還對如何面對人生和未來有了重新的思考和審視,這也為後來他成為武學宗師埋下了伏筆。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而回到天津的他將從不外傳的《霍家拳》拳譜交到了與之爭鬥了幾十年的趙健手中,則體現了他對中華武學「應當跳出門派之爭」的悟,最後,他與日本高手田中安野(中村獅童飾)進行最後一輪決鬥時,已身中劇毒,步伐踉蹌他的霍元甲本可以向對手揮出致命的一拳,但他及時將拳頭收住,則體現他了對武學思想中「習武並非為了殺戮和復仇,而是和解矛盾」的悟,這也與導演剪輯版開頭楊紫瓊飾演的申奧大使向奧運會組委會闡述「武」字意義的片段實現了完美的呼應。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在拍攝這部《霍元甲》時,李連杰剛剛從好萊塢歸國,起因是他好萊塢的發展之路並不如己願——儘管彼時的他已在美國拍攝了《致命武器4》、《致命羅密歐》和《救世主》等多部動作片,但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然,好萊塢製片商要的是「動作」而並不是「功夫」,這也讓一心想要將功夫理念發揚到全球的他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挫敗感,同時亦使之在好萊塢的地位無法再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於是他回國拍出了這部電影,既是主演,又是監製和投資人,更是幕後真正的「發聲者」。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為了能讓觀眾徹底明白「暴力並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本片編劇也煞費苦心地設計了很多具有說教性質的情節和台詞,來和青年時期霍元甲的言行舉止進行了屢屢比對,譬如曾幾何時他在擂台上曾毫不留情地對別人痛下殺手,到了後來他則以「拳腳不應加以同胞之身」來約束自己;而那些被裱在牆上,曾被他視作是無上榮耀的生死狀,後來也被霍元甲視作了一張紙廢紙,並逐一燒毀……此時已邁入不惑之年的李連杰,不論是對於動作電影的意義,動作場面對於青少年的影響,還是功夫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絕對都有了和從前完全不一樣的理解,這些複雜的心態和思緒,最後都匯成了片中一句意味深長的台詞——「人只有在競技中才能認清自己,而人最大的敵人也就是自己」。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為了讓霍元甲的頓悟和成長看起來不那麼平鋪直敘且具有足夠的戲劇衝突,電影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編其實未可厚非。然而這種對於史實人物「另類戲說」的方式,自然也會引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像本片公映之後,霍家後人便以其扭曲了人物真實形象為由,曾以一紙訴訟將本片告上法庭,不過最後也是不了了之。雖然霍元甲的訴訟風波早已平息,但影視界對於如何合理且適度地去改編和演繹歷實人物的討論,卻一直沒有停止,當然,這也屬於題外話了。

從李連杰的作品維度來看,這部《霍元甲》的的確確是他迄今為止最後一部純粹探討功夫的電影,筆者所說的這種純粹,並不是指作品類型,而是功夫下的「借物言志」和人生哲學。相信本片不論是對於他本人來說還是對於李連杰的影迷來說,一定具有非凡的意義。而影片當年的海報上,正打著「李連杰最重要的電影」一行字。

13年前李連杰將人生感悟放進這部功夫片,造就了一個另類的霍元甲

有人說本片太過說教主義,也有人說本片里霍元甲的轉變太快太突兀。不知道各位又如何看待《霍元甲》呢?請在下方評論區里給我留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