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誰在撒謊?揭開招行以錢端賺錢的秘密

誰在撒謊?揭開招行以錢端賺錢的秘密

6 月 28 日,在深圳招商銀行?( 36.470, 0.39, 1.08% ) 大廈附近的一個街道辦里,當招商銀行的幾個代表說出一番話時,作為招商銀行的前員工,王芳的眼淚一直往下流。" 不僅是生活,整個三觀都要被招行給毀了。" 她說。

招行曾稱為 " 旗下平台 " 的錢端發生 14 億逾期後,招行聲稱錢端是合作公司,並且已經清算完畢,和招行已無合作關係。隨後,錢端與其互發公告 " 互撕 ",雙方都表示錢不在自己手上。距離 5 月 27 日發出逾期公告已經一個多月過去。由於招行與錢端的關係錯綜複雜,招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問題也呈現各種說法。

但有一點,諸多投資人都認為招行繞不過去的。就是招行長期以來,通過招行本身的網點與員工體系,以 " 旗下平台 " 的方式背書,推薦引導人們將儲蓄資金投入 P2P 錢端。

所以,當招商銀行派出與投資人溝通的代表說出 " 那些與錢端相關的宣傳資料到底是分行層面出具還是來自其他渠道,需要重新核實其真實性 " 時,王芳終於再次感到自己是一個被踢來踢去的皮球。

作為招行前員工,王芳對全行上下各個推廣 " 員企同心 " 和錢端的事情還記憶猶新。尤其是,2015 年,錢端的那些宣傳活頁,就是她從分行帶回支行的,上邊赫然寫著 " 招行旗下平台 "。

這幾年裡,因為信任招商銀行的品牌和產品,她把家庭的大部分積蓄投到錢端。像王芳這樣的招行員工和前員工不為少數。他們親歷或參與了招行對錢端項目的推廣活動。推廣期間,轟轟烈烈,熱火朝天。

當錢端發生逾期後,招行代表在此事件的溝通大會上忽然告訴他們,那些通過招商銀行發出去的宣傳材料,包括銀行員工派發出去的宣傳手冊等 " 可能是假的 "。這個全行上下為之付出努力的產品,轉眼就變成了一個與招行無關 P2P。當初那些從對公客戶單位拉過來的員工和原本的招行客戶,也變成了 " 追求 P2P 高利息的、盲目的 " 投資人。

這種轉變,多少有些魔幻色彩。

" 需要核實 "

時至今日,王芳等人依然不知道自己的錢到底去哪裡了。

2019 年 6 月 27 日,這距離錢端 5 月 27 日發出逾期公告的日子正好一個月,招商銀行 2018 年度股東大會在深圳招商銀行總部舉行,當股東與公司高管在聊著 " 金融科技 " 這樣的宏大命題的同時。在招行總行大廈附近的深圳東海社區街道辦,錢端 14 億逾期事件的部分投資人與招商銀行派出的數名代表進行第一次會面溝通。

在現場,針對投資人提出的問題,招行的負責人並沒有作出正面回答,只是收集了投資人的相關問題和材料。

次日,招行再次主持了溝通會,對投資人疑問進行回復。招商銀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季劍平、交易銀行部企業網銀與企業手機銀行團隊負責人金勇攀和資產保全部法律顧問顧保華等人出席了。

面對投資人提出的 " 錢端宣傳資料上顯示的『招商銀行旗下產品』等信息是否承認,招行是否曾經推廣員企同心和錢端、招行和錢端平台的真實關係,招行是否應承擔責任?" 等問題時," 核實 " 一詞成了投資人聽到頻率最高的詞語。

" 重新核實、統一核實、需要核實、核實查證 ……",投資人們得到的回復大多是這些詞。自始至終,招行的這幾位代表都沒有給出,投資人所投資金的去向。

宣傳冊上的營銷話術上,寫著 " 我行推出..."

對於 " 核實真實性 ",招行也提供了解決辦法——先收集投資人信息再核實。也就是把所有資料寄給招行,招行再內部核實自己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其中,招行代表要求投資人填寫的表格里,包括投資人信息、推薦錢端的分行或支行、工作人員名字、崗位、職工編號等詳細信息。這讓投資人及部分招行員工對此產生極大的情緒。

" 這樣收集信息,不外乎是為了證實說各個分行、支行、員工在推廣錢端和員企同心的過程中違反了招行總行的規定,私自誇大宣傳,沒有按照招行總行的要求進行宣傳。要真這樣認定了,是不是就證實了招行總行對底下的分行、支行以及員工的管理不力、內部混亂?如果分行能如此高調地違規宣傳錢端,招行的其他業務是否也值得質疑?" 有招行員工說。

在招行代表回答的幾個問題中,讓劉萍感到荒誕的,是他們關於 2018 年 12 月 20 日公告的回答。投資人質疑為什麼 2018 年 10 月的公告,發表日期是 12 月,落款日期卻是 10 月?對此,招行代表的回答是,10 月份的時候有發布公告,但後來為了加粗字跡,在 12 月份將公告撤回重發。

來得轟烈 走得無聲

所以,那些由招行員工發給投資人,上邊印著 " 招行旗下平台 " 的宣傳材料,究竟是不是招行自己發出來的?

錢端 APP,是招行總行在 2016 年力推 " 小企業 E 家投融資平台 " 項目的一部分,分為企業版和個人版。企業版供銀行對公業務使用,個人版則是錢端 APP。 企業版的 " 員企同心 " 主要通過銀行對公客戶推廣,而個人版的錢端 APP 主要放在營業廳大堂、官網等渠道面向個人進行推廣。下載員企同心和錢端後,用戶可以在上面購買理財項目。時代周報(微信公眾號 ID:Timeweekly)記者從多名用戶了解到,正是因為員企同心的推廣因為跟對公業務人員的銷售業績強行捆綁,所以受逾期影響的投資人裡面,招行對公客戶的財務人員、企業員工比較多。

根據招行前員工、原某分行的對公客戶經理余珊的回憶,員企同心和錢端從內部推出的過程,和招行其他產品一樣,走的都是常規的產品推新流程,營銷對象是已經成為招行客戶的對公客戶。

對於招行說的解約,余珊充滿困惑:" 開始時轟轟烈烈,人盡皆知。為什麼退出悄無聲息?"

事實上,員企同心和錢端除了有跟其他招行產品一樣的推新營銷培訓,還納入了考核體系以及對公客戶免除管理費的範圍。根據余珊回憶,當時他們推廣員企同心和錢端,每個月都有考核任務,所以他們會邀請對公客戶開通員企同心," 當時,交易銀行部規定是開通 4 項業務就可以減免賬戶管理費,開通『小企業 E 』就包含在內 " 余珊表示。

對公客戶免管理費的項目列表

因為是招行 20 年的老客戶,也親自參與過錢端的推廣,余珊把自己的 50 多萬積蓄放在了錢端,同時還幫母親把 40 多萬養老的錢放進了錢端,對於招行所謂的收集投資人信息又沒有進一步安排的行為,余珊認為:" 覺得招行在拖延時間,一直說要核實,讓我們交材料。"

招行前員工王芳也因為這次逾期事件損失 40 多萬,2012 年底開始在招商銀行某支行工作的王芳見證了交易銀行部從無到有的過程。2012 年底進入招行的時候,王芳是錢端的前身 " 小企業 E " 資產端的客戶經理助理,王芳表示,在剛開始的時候,招行確實說小企業 E 家的業務是見證業務,同時也是招行的資產。王芳證實,小企業 E 家的資產確實是一些銀行承兌匯票、商票之類的,由眾安保險承保,用的就是員企同心和錢端上投資人的錢。

根據王芳及多名招行員工透露,2012 年進招行的時候,招商銀行的分行還沒有交易銀行部這個部門,後來因為交易銀行部的成立和錢端的推廣需要,交易銀行部來了很多新同事。錢端就是這個部門負責推廣,由他們負責跟總行交易銀行部對接,錢端業務就這樣從總行、分行、支行一層層推下去。

" 我們分行交易銀行部負責錢端項目的是一個很年輕的小夥子,只有 22、23 歲的樣子。我們的項目提交上去後,通常第二天就可以出現在錢端 App 上,整個流程很快。後來這個小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調走了。"

不止一名的招行員工表示,錢端在當時是一個 " 投資人搶著買,員工搶著做 " 的產品。因為錢端這邊的業務提成比較高,有時候有些業務員連傳統的業務都不做了,為了賺錢端項目的提成,把一些客戶貸款也開成了銀行承兌匯票,再用來做互聯網金融的項目。當時無論業務大小,因為提成比較高,他們做得不亦樂乎,幾乎天天都要往去分行送項目資料。

" 我在招行工作這些年,從來沒有見過招行花那麼大的力氣推廣一個業務,像瘋了一樣 ",王芳對當時全行上下狂熱推廣員企同心和錢端的情景還記憶猶新," 當時,宣傳單和易拉寶經常出現在對公業務客戶的單位里,負責推廣錢端的業務員甚至會到客戶的員工食堂去擺攤宣傳,現場幫企業員工下載、綁卡。"

招行的 " 總行工作動態 " 顯示,業務員進到對公客戶單位的食堂等地推廣

王芳表示,錢端推廣期間,交易銀行部十分活躍,不僅安排推廣活動,還安排人對他們進行培訓。王芳說,有些銀行工作人員很積極地推廣錢端,有時候,僅僅錢端這部分發下來的獎金,就達到幾萬塊。

王芳的和多名招行員工證實,招行分發下來的錢端宣傳資料上,確實有宣稱的 " 基於我行員工員企同心產品和票據見證產品的互聯網移動端投資。錢端上所有理財產品為我行資產,由永安保險承保 ",以及 " 錢端是招行旗下的產品 " 這些信息。

交易銀行部是癥結?

錢端的誕生和存在,跟招商銀行總行的交易銀行部聯繫緊密,沒有交易銀行部,就不會有錢端的誕生。(詳見時代周報此前文章《招行被 " 旗下平台 " 錢端指控: 把錢用於別處,曾讓其發假公告》)

從錢端提交給廣州金融工作局提交的《關於錢端 APP 運營情況及問題的情況說明》中提到,2014 年招行有意推出 " 小企業 E " 的移動端手機 APP,同年 7 月錢端成立,目的是與招行合作,並根據招行的需求開發運營 " 小企業 E " 的移動端手機 APP。

按照錢端在上述這份文件中的說法,他們是為了招行 " 小企業 E " 的移動化而產生的。錢端公司成立僅僅一年後,2015 年,招行與錢端就正式簽訂協議,錢端 APP 正式上線運營。

跟錢端同一年成立的,還有招商銀行的總行一級部門——交易銀行部。

交易銀行部跟錢端一樣快速發展著。公開資料顯示,就在 2015 年年初,招商銀行將原來的現金管理部和貿易金融部合併,成立了交易銀行部,是總行一級部門。所謂的交易銀行,是指服務於客戶交易的銀行。當時,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稱:" 交易銀行主要做現金管理,貿易融資和跨境業務,以及智慧供應鏈 "。現在招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季劍平就來自原來的現金管理部。

互聯網金融,就是招行交易銀行部的五大業務板塊之一。根據招行員工小婉對交易銀行部的理解,交易銀行部在招行內部是多業務混合的部門,互聯網金融只是其中一項。" 除了投行,票據以外的公司產品基本都設立在交易銀行部, 主要是一些結算產品和貿易融資類產品。"

在招商銀行官網上,根據招商銀行對自己的介紹," 輕型銀行 " 是它的轉型目標,同時," 著眼未來,招商銀行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金融科技銀行 "。這個說法,與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在 2018 年度股東大會上說的堅持科技金融的戰略相吻合。

錢端和員企同心就是這樣一個曾經跟招行的轉型目標和發展戰略相吻合的項目。王芳表示,因為錢端用的是投資人的錢去投資客戶的項目,銀行的成本很低,不用像傳統貸款業務那樣需要給上級部門繳納一定的費用,屬於輕資產運營項目,中間收入高,銀行推這個產品拿到的利潤較多。

招商銀行內部,對交易銀行部也相當重視。2017 年,招商銀行宣布,出於定位 " 金融科技銀行 " 的新要求,將於 2015 年方成立的交易銀行部升級為 " 平台銀行 ",繼續投身到改造交易銀行業務的金融,這時交易銀行部成立僅兩年。2018 年,招行增加了對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的投入,從原來的提取上一年度利潤的 1% 變成並按上一年度營業收入的 1% 提取。

根據已經在招商銀行工作近 10 年的小婉介紹,這個部門算是 " 輕資產化 " 和 " 科技金融 " 相融合的一個部門。作為國內首家成立交易銀行部的銀行,招行還因此獲得了銀行界的國際獎項。2016 年 6 月,招商銀行在國際財經機構《亞洲銀行家》舉辦的 2016 年度國際交易銀行成就大獎評選中,被評為 " 中國最佳交易銀行 " 獎,當時," 小企業 E " 也成為招行招行交易銀行部的特色之一,被招行成為布局產業互聯網金融生態圈的 " 術 ",而員企同心就是裡面的公私聯動型產品。

至於交易銀行部里是哪個細分部門在推錢端項目?時代周報記者聯繫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暫未得到正面回應。但不可否認的是,錢端從一開始,就跟交易銀行部深度捆綁在一起。

真假解約

根據招商銀行的說法,2017 年 4 月,招商銀行便與錢端完成解約。

錢端第一次發生小規模的逾期是在 2018 年 12 月。根據會議記錄上顯示,"2018.12.14 會議記錄,主題:招商銀行總行領導蒞臨指導工作。招商銀行方面表示,某些部門優先處理,化解、引導必做工作;優先處理金額大,意見領袖 "。可見,招行處在一個對錢端指導的上下級關係,招行指導錢端要儘快處理大客戶和意見領袖。

同時,該份會議記錄,還提到招商銀行將 " 發送該批名單 " 給錢端,錢端則稱將 " 儘快處理該批名單。"

不久前,錢端投資人李薇曾和監管部門溝通得知,在 2018 年 12 月的時候,錢端已經發生過逾期。剛開始錢端未作兌付,後來忽然兌付了。"

由此,將監管機構提供的信息,跟錢端的會議記錄結合起來看,招行在 2018 年 12 月錢端這批逾期兌付中,或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錢端 APP 在 6 月 12 日發的《就錢端用戶關心的重要問題的答覆》公告顯示,公告里錢端就投資人關心的 " 招行與錢端是否解約、具體資產是什麼、錢去哪了 " 三個問題進行回答。

錢端表示,招行與錢端解約的說法不屬實;招行對錢端產品進行資產錯配(提供了 2015 年招行指示錢端進行資產錯配的郵件截圖)所以他們無法獲取具體的資產情況。

錢端提供的關於錢去了哪裡的答覆。

對於錢去了哪裡的問題,錢端表示:錢端用戶的資金進入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招行專用機構號 1443,該機構號為招行 " 小企業 E " 清結算專用賬號。而招行總行交易銀行部企業網銀團隊同意了這個變更結算指令。

記者從郵件看到,中金支付請招行確認變更結算指令文件,而招行總行交易銀行部企業網銀團隊回復:同意。

2015 年 7 月 27 日,招行指示錢端接入資產錯配產品的郵件

在這份公告裡面,錢端對所說的每一個問題截取錢端公司與招行業務溝通的郵件為證,所截取的郵件顯示,時間最早從 2015 年 9 到 2018 年 5 月,招行一直通過郵件對錢端進行指導。指導內容從員工轉正、京東卡積分兌換、資產錯配產品上線等問題都在對錢端進行指導。

錢端逾期事件發生後,招行從曾經宣傳資料裡面的 " 我行 ",到如今的 " 只是見證方 "。按照招行的表述,錢端只是招行的見證業務,逾期與招行無關。

根據招行的說法,招行為融資人在互聯網投融資平台上的融資進行信息見證。見證的內容包括,融資人已在招行開立對公結算賬戶、具體賬戶信息、融資人融資的還款來源等。

銀行在見證過程中,並不會進行實際的業務操作。顯然,錢端並不是招商銀行單純的見證業務。

錢端的實際控制公司網金控股曾經是 " 小企業 E " 的運營方,在 2018 年 1 月 30 日發布系統關閉及數據清除公告,表示已經在 2017 年 4 月 28 日關閉運營與招行相關的互聯網投融資平台系統。

也因為這份公告,招商銀行能夠聲稱在 2017 年 4 月終止了與錢端公司的所有合作。

但在錢端在 5 月 30 日的公告提到,銀監會曾經對招行下發《檢查意見書》,意見書表示 " 你行實際主導了小企業 E 家智能投融資業務的整體運作,而非僅僅提供融資見證服務 "。

銀監會對招行出具的文件全名是《關於招商銀行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的現場檢查意見書》,下發日期是 2018 年 11 月 9 日。

銀保監會回復投資人,這份《檢查意見書》確實存在,但依法不予公開。

2018 年 4 月 27 日,資管新規發布,也就是《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後,第三方渠道代銷銀行理財產品的模式被明文禁止,第三方平台不能再有來自銀行的理財產品。

當投資人在 6 月 28 日的溝通會現場問招行代表是否曾收到這份文件的時候,招行代表表示曾收到過。但是當投資人進一步詢問能否出示文件或者只展示文件抬頭不看具體內容時,招行代表表示,文件涉及商業機密不便出示。

錢端怎麼給招行賺錢?

招商銀行 2018 年凈利潤 806 億元,同比增長 15%。僅從體量上來看,9000 多人逾期總額 14 多億元的錢端項目,在招行的眾多產品裡面屬於一個小型產品,但是招行當初為什麼如此瘋狂地推廣錢端,還成立了交易銀行部?

因為這樣的項目相比傳統業務,有更高的利潤空間。王芳說,錢端項目給的提成比較高,是因為錢端的項目成本低,不佔用銀行的資金,銀行的投入較少。而且資產端的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這些業務,利潤空間大,利潤多少都依靠銀行去談,只要談的價格低一點,銀行可以從中間賺取更多的中間業務收入。

中間業務收入是不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不會增加招商銀行財務報表上的負債率,同時能夠給銀行帶來收入的表外收入表外業務。

多名招行員工稱,傳統的貸款業務,每發放一筆貸款給企業,招行都要上交一定的錢給監管部門,而且傳統貸款業務需要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會提高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風險。但是,做錢端這樣的互聯網業務比傳統業務的成本低,而且無論體量有多大,不管逾期率有多高,都不會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不計入銀行的不良資產率。" 這種近乎無本生利的生意,無怪乎招商銀行在錢端剛剛推出的時候發動全銀行上下進行推廣。"

招行是國內首家成立交易銀行部的銀行,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經就此事採訪了招商銀行公司金融總部總裁汪建中和招商銀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左創宏。在採訪中,記者提問組建交易銀行部的初衷,左創宏回答表示," 輕型銀行 " 的核心,一個是較少的資本小號,另一個還有較低的成本開支。交易銀行業務的最大特點是低風險、低資本佔用,收益穩定。

這種低資本佔用的業務正滿足招商銀行降低不良資產率的需要。2013 年之前,招商銀行的不良資產率連續三年升高,2。2013 年,招行發生了幾件大事," 超齡服役 " 的馬蔚華退休,田惠宇空降擔任招商銀行行長。也在這一年的 4 月," 小企業 E " 項目開始運行。

5% 左右的年化利率,通過 " 員企同心 " 的方式,基本可以定向捆綁企業員工,獲取的愛儲蓄,理財保守的投資人,這其中也有不少招行的員工。這些人手上的資金,也跟著錢端的資產端,來到了表外。

不少 P2P 的年化利率動輒 10% 以上,不過錢端上的理財產品,平均利率只有 4-5 個點。

當年的產品介紹表示安全性高,風險可控

多名投資人認為,要說錢端與 P2P 不同,最根本的區別是,這些投資人都是通過招行這個渠道才購買錢端的投資項目,一開始就是沖著招行旗下平台去的,並不是他們主觀上想買 P2P 產品。

做了二十多年財務會計工作的劉萍表示,很多錢端的投資人都是企業的財務人員,對風險都比較敏感,不是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人。" 我是企業的財務人員,當時公司跟招行有合作,感覺招行還不錯,才聽他們推廣人員的介紹,下載了錢端。後來還到處幫他們宣傳錢端,給親戚朋友同事推薦。"

王芳發現,在錢端的受害投資人裡面,女性居多,這些人都是要居家過日子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敢追求高利息。王芳雖然在銀行工作,但她不敢炒股,連基金也不敢買。根據她的了解,很多投資人是公職人員,甚至是招行的員工。王芳告訴記者,她有不少前同事都受逾期事件的影響,行長、經理、業務員、櫃員都有。

來源:時代周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索尼正在開發新一代VR手套 旨在為手指提供觸覺反饋
科陸電子信披違規、募資管理不規範 被證監局採取行政監管措施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