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三國最無恥將領,誣趙雲坑關羽連累張飛,劉備因他含恨離世

此人是三國最無恥將領,誣趙雲坑關羽連累張飛,劉備因他含恨離世

說起三國故事來,相信很多讀者都願意把目光放在蜀漢集團之中。究其根本來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在內:其一是蜀國不設立史官(一說是有史官,但史料曾遭到過銷毀)。在此情形之下,不少劇作家在創作文學作品時也能多出幾分想像來。其二是「擁劉反曹」思想的形成,據蘇軾《東坡志林》記載:「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到了明代,由於小說《三國演義》的空前成功,蜀漢作為天下「正統」的觀念,也就深深留在了不少讀者的心裡。本文就是站在這種正統觀念之上,來介紹一位不少讀者都非常痛恨的一位無恥之徒。此人正是劉備的小舅子——麋芳(又作糜芳)。客觀而言,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之中,麋芳的事迹和結局不盡相同,然而他的形象卻很一致,都遭到後世的鄙夷斥責。

在三國時期,門閥士族在當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即便是天下人眼中的「仁君」劉備,他也脫離不了門閥的支持。早在劉備寄居在徐州之時,他便與當地有名的大富豪麋竺(又作糜竺)一見如故。為支持劉備的創業,麋竺不僅將自己的大半家財拿出來資助劉備的事業,而且還將自己的親妹妹(即麋夫人)嫁給了劉備。作為麋竺弟弟的麋芳,也在這時候投入劉備麾下。

那麼麋芳究竟做了些什麼,才讓不少讀者覺得他是個無恥小人呢?在正史中,麋芳的劣跡主要是背叛蜀漢並導致關羽遇害,而在演義之中,羅貫中索性給他「加戲」,讓他擁有了坑關羽、誣趙雲、連累張飛的「光輝事迹」。首先來說說他是如何誣陷趙雲的。在演義第四十一回,「(劉備)正凄惶時,忽見麋芳面帶數箭,踉蹌而來,口言:『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也!…… 我親見他投西北去了。』」這樣的行為不啻於是赤裸裸的抹黑污衊,好在劉備相信趙雲的忠心,這才穩住軍心。不過麋芳這話卻惹惱了張飛,若不是趙雲將阿斗救出並成功打消張飛的疑慮,恐怕被麋芳欺騙的張飛還要和趙雲分出一場生死來。倘若事情真到了那一步,劉備的損失不可謂不大。

其次,在「襄樊之戰」期間,關羽在前線作戰,卻被麋芳在後方出賣,這個故事見於演義第七十六回。誰也沒有料想到,作為劉備小舅子的糜芳,竟然在背後捅了劉備義弟關羽一刀。在關羽圍攻樊城之時,麋芳夥同傅士仁將南郡、公安二郡獻給東吳呂蒙。如此一來,關羽走投無路,最終敗亡在孫權手中。這件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史書中也有明確記載。據《三國志·關羽傳》記載:「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可以看到,麋芳臨時叛變,不僅坑死了一代武聖關羽,還連累到張飛因此遇害,蜀主劉備也因「夷陵之戰」慘敗,含恨逝於白帝城。自此之後,當年所向披靡的劉關張三兄弟,也不復於人間。對於這樣的無恥小人,東吳官民也充滿鄙視,不過整體而言,麋芳還是擔任將軍職務並立有戰功,結局雖無明確記載但應該不至於太差。然而在演義中,羅貫中卻給他安排了這樣的下場——糜芳和傅士仁見劉備伐吳,便想要重新回歸蜀漢。於是他們便將仇人馬忠(活捉關羽之人)的首級獻給劉備,劉備不允,反而令關羽之子關興將麋芳和傅士仁處以活剮之刑,以此來祭奠關羽英靈。對讀者來說,這樣的結局雖為虛構,倒也大快人心。

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八·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最絕望的國家,深居內陸資源匱乏,主要水源將在十年內枯竭
蜀漢此人備受天下敬重,諸葛亮見其行跪拜大禮,但卻沒什麼存在感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