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破儲量上限到越丰度門檻,伊朗的耐心在逐漸耗盡?

從破儲量上限到越丰度門檻,伊朗的耐心在逐漸耗盡?

7月7日,伊朗給伊核協議其他簽約方「通牒」的60天磋商期到期。當天,伊朗宣布,將提高濃縮鈾的丰度,超過2015年伊核協議規定的3.67%的限制。

這是繼之前取消300公斤低丰度濃縮鈾存量上限之後,伊朗部分中止履行核協議的第二個重大動作。伊朗是否真的在步步「退約」?被美國完全拋棄,被伊朗部分「暫停」,歷時十多年達成的伊核協議難道真的在步步走向死亡?

「切香腸」式施壓

在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一周年之際,伊朗總統魯哈尼在今年5月8日作出重大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伊朗方面稱不再對外出售重水和濃縮鈾,同時設定60天期限,希望在60天內與伊核協議其他簽署方磋商,如果訴求得不到滿足,將不再限制濃縮鈾的丰度。

針對美方毀約,以及此後在經濟、軍事、外交等領域的全面封堵,魯哈尼的「5·8」宣布基本勾勒了伊朗短期內的反制計劃。接下來的事實證明,伊朗沒有虛張聲勢,而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落實自己設定的目標。

7月1日,伊朗外長扎里夫表示,低丰度濃縮鈾存量已突破伊核協議所規定的300公斤上限。

7月7日,伊朗宣布將提升濃縮鈾丰度,超出最初伊核協議所設定的3.67%的上限。

從突破儲量上限到跨過丰度門檻,伊朗對核協議的耐心是否在一點一點耗盡?

西方媒體認定伊朗在得寸進尺地「違約」。相比第一步,「第二步是更嚴重的違約,將使伊朗更快獲得核武器。」美國《國會山》網站援引軍控專家的話說。

《國會山》稱,伊核協議當初之所以給濃縮鈾丰度上限設定為3.67%,是因為這對一個發電廠所需燃料來說綽綽有餘,但又遠遠不夠製造核武器。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定義,丰度為3%的低濃縮鈾可以為核電站發電所用,丰度大於80%則為高濃縮鈾,其中丰度大於90%的稱為武器級高濃縮鈾,主要用於製造核武器。

伊朗這次沒有明確表示將把丰度提升至多少,只是說將「按需」進行鈾濃縮活動。

伊朗曾經表示,其境內的布希爾核電站需要5%丰度的濃縮鈾,德黑蘭的一個研究反應堆需要20%丰度的濃縮鈾。不過,伊朗副外長阿巴斯·阿拉格齊7日表示,這次提高濃縮鈾丰度是為布希爾核電站提供燃料,目前還不需要為德黑蘭的反應堆進行鈾濃縮活動。

但是,觸及丰度話題足以撥動一些西方軍控專家的敏感神經。他們認為,一旦揭開丰度的「蓋子」,就要警惕20%這一門檻。如果達到20%的水平,從20%到90%所需要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而90%被認為屬於武器級別,這意味著伊朗獲得核武器的所謂「突破時間」將比目前估計的一年時間更短。「因此,伊朗突破丰度門檻的挑釁程度遠遠超過第一次突破儲量上限,並構成更大的擴散風險。」

對此,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認為,最新一步只是伊朗不斷向歐洲國家施壓的一個新步驟。在伊朗看來,有關各方不能百分之百地執行伊核協議,所以伊朗現在也減少執行伊核協議的承諾。「伊朗目前的行為類似於『切香腸』,在施壓過程中儘可能分階段延長,本質上還是想維護伊核協議。」而且,伊朗的表態也較為克制,目前仍屬於量變範圍,不屬於質變。

「伊朗最新動作主要還是出於對歐洲的不滿。」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表示,「伊朗覺得,英法德三國政府口頭上說得很好,支持伊核協議,勸伊朗履約,但是等了一年發現,歐洲口惠而實不至,既不買伊朗石油,又不解決轉賬問題。」

華黎明認為,無論是突破儲量上限,還是提高丰度門檻,伊朗都是將其作為籌碼對美國、尤其是對歐洲施壓。但是伊朗在使用籌碼時也很謹慎小心。「德黑蘭也在權衡利弊,評估效果,所以選擇小步走的施壓方式,試探歐美有何反應。」

為何打「丰度牌」?

「伊朗周日的聲明對英國、法國和德國來說是一個挫折。」路透社指出,數月來,這三個核協議簽署國一直在敦促伊朗繼續遵守協議,並試圖挽救協議。

最引人矚目的是,為幫助伊朗繞過美方制裁,歐洲「苦心孤詣」,建立「貿易往來支持工具」(INSTEX)的特殊貿易結算機制,允許歐盟和伊朗企業相互發貨、本地收款。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日前表示,歐洲有望在數天內通過INSTEX與伊朗完成首筆交易。

可是,伊朗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必須打出「丰度牌」?

分析人士認為,歐洲的「救急」措施對伊朗來說杯水車薪,在制裁風暴下,根本無法阻止國家的經濟滑坡。

更關鍵的是,歐洲的「好意」無法切中伊朗的核心關切——石油出口。美方制裁嚴重衝擊伊朗經濟命脈——石油收入,據估計,伊朗石油出口量從2018年4月的每日250萬桶降至今年6月底的30萬桶。

總之,在德黑蘭眼中,歐洲人在挽救協議方面「做得太少、太晚」。在宣布提高丰度的當天,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指責歐洲國家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在挽救協議的同時,對伊朗的態度也相當微妙。

近日,油輪被扣事件引發伊朗與英國之間激烈的外交風波。伊朗油船被指違反歐盟制裁,向敘利亞運送石油,在直布羅陀海峽遭英方扣押。伊朗召見英國駐伊大使,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還放狠話,稱英國應該對「報復」感到恐懼。

有分析稱,英國扣押伊朗油船事件,明顯是配合美國實施制裁。歐洲方面也可能藉此發出信號,即歐洲對執行制裁的態度是嚴肅的,同時歐盟能對伊朗在核談判搞邊緣政策作出回應。

在華黎明看來,德黑蘭之所以對歐示強也是迫於國內輿論壓力。「油輪在直布羅陀海峽被扣、伊朗外長專機在德國法蘭克福轉機不給加油,兩件事最近在伊朗國內引發強烈的輿論震動。」華黎明說,伊朗媒體高度關注,國內群情激奮,認為政府不能讓步,要給歐洲顏色看。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政府也必須在承諾的60天期限到期時採取行動。

對於伊朗「打丰度牌」施壓歐洲的動機,李紹先分析道,國際社會尤其是歐洲國家,把伊核協議看得很重,認為伊核協議對伊朗具有相當約束力,即伊朗不能無限制地提高核能力。所以,歐洲國家希望保住伊核協議。而伊朗正是抓住歐洲國家這一心態,步步緊逼對方履行承諾,一次次把球「踢」給歐洲。「伊朗現在的要求很明確,就是出售石油。未來,伊朗可能會一步步擠壓歐洲。」

不過,即使伊朗施壓,歐洲能有多大操作空間卻很難說。「現在有個問題,歐洲政府層面想保住協議,但歐洲企業不配合。特朗普今年5月命令所有國家和公司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後,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第二天就撤出伊朗,像西門子這樣的大公司跑得比誰都快,因為它們在美國的利益太大,深怕美國制裁會把企業搞垮。」華黎明說。

協議命運飄搖?

自從特朗普政府退約後,伊核協議就面臨「解體」風險。如今,伊朗又先後邁出「危險」的兩步,繼續觸碰核協議的紅線。對此,BBC記者喬納森·馬庫斯不無擔憂地說,「核協議的命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不穩定。」

「當前,美國和伊朗的緊張關係仍處於白熱化狀態。伊朗的最新舉動加劇了中東本已不穩定的動蕩局勢。」《國會山》評論道。

不過輿論認為,有關各方還在儘力,外交談判大門仍未完全關閉。

伊朗方面表示仍希望保留協議,突破儲量上限時稱進程是「可逆」的。這次提高丰度也表示,外交手段仍是一種選擇。

歐洲方面也在進行外交努力。據BBC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7月6日發表聲明稱,他與伊朗總統魯哈尼進行了超過一個小時的電話交談,雙方達成共識,在7月15日前尋求伊核協議相關方重啟談判的條件,努力嘗試挽救伊核協議。

美國方面儘管狠話說盡,但也釋放想與伊朗對話的信號。特朗普之前曾「拜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伊朗從中斡旋,同時也間接通過阿曼、瑞士向伊朗傳話,希望談判。

此外,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簽約方也在全力「挽救」伊核協議。

但是,伊朗與美國之間的訴求落差可能會成為外交談判的一大挑戰。

BBC稱,魯哈尼對馬克龍表示,美國停止對伊朗的全部制裁,可以成為伊朗和伊核協議六方恢復對話的開端。

同時,伊朗希望將石油出口恢復到美國退出協議前的水平。

美國則始終沒有滿足伊朗開出的條件,即重回協議、解除制裁。而且,美國對理想協議的設定是,伊朗不能從事任何丰度的鈾濃縮活動。同時,還須把彈道導彈問題納入其中。

中東局勢前景、伊核協議存廢,「關鍵還是要看特朗普政府下一步想走到什麼程度,準備走多遠。」華黎明說,美國「極限施壓」事實上已走到盡頭,此前「臨場」撤回動武令本身就說明美國還不想打。如今,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對朝鮮政策都在發生變化,但是對伊朗政策尚未看到轉變跡象。「不過,既然還不想走到動武這一步,那麼,美國最終要找台階下。」

「有人說伊核協議名存實亡,目前還不能這麼說。」李紹先說,伊核協議最終的命運,仍取決於各方互動,特別是伊朗與歐洲三國的互動。施加壓力也是互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下一步就看互動如何進行:比如伊朗新出一張「丰度牌」,歐洲將作何反應;比如英國扣押伊朗油輪,事態又將如何發展。

此外,伊朗下一步如何行動,也留下不少懸念和變數。副外長阿拉格齊說,伊朗將每隔60天繼續減少對2015年核協議的承諾。接下來或可關注伊朗會否重啟阿拉克重水反應堆。

伊朗總統魯哈尼曾警告,如果歐洲簽署方不兌現對伊朗的承諾,將從7月7日重啟阿拉克重水反應堆,提高鈾濃縮產量,「想要多少,就生產多少」。這次沒有宣布重啟說明伊朗仍保持克制。若重啟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就意味著能生產用於核武器製造的鈈。

「伊核協議最終命運如何現在還很難說,但是前景不太樂觀。」李紹先說。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炎黃·絲路」交響音樂會亮相國家大劇院,上音作曲家強強聯手形成創作合力
南北高架上翻落一輛別克車?謠言!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