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會走路之後,這幾件事媽媽要做好,不然危害寶寶健康

寶寶會走路之後,這幾件事媽媽要做好,不然危害寶寶健康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一歲左右會開始學習走路,當寶寶能夠小走兩步的時候,媽媽們都會非常開心,喜歡用相機記錄下這一值得紀念的瞬間。寶寶學會走路之後,媽媽們不要以為自己就輕鬆了,照顧會走路的寶寶,媽媽會更累。因為此時寶寶走路還不穩,媽媽要時刻跟在他的身後。此外,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注意,不然可能讓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更換拉拉褲

從寶寶學步期開始,媽媽就要注意寶寶的紙尿褲是否舒適。如果紙尿褲不夠柔軟,邁步的時候容易對雙腿產生摩擦,傷害寶寶的皮膚。另外,學步期寶寶活動量增加,為了讓寶寶更加方便運動,減輕束縛感,媽媽最好給他換上拉拉褲。拉拉褲不僅穿脫方便,還更貼合寶寶的身體,防止寶寶排便時側漏。

避免寶寶走路踮腳尖

有些寶寶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喜歡踮腳尖。一方面,可能是寶寶剛剛離開媽媽的懷抱,接觸地面時比較小心翼翼,用腳尖進行試探;另一方面,寶寶的鞋子不合適,也可能導致寶寶走路踮腳尖。如果是第一個原因,寶寶適應地面之後就會好了,是第二個原因的話,媽媽則要檢查一下寶寶的鞋子,給他穿合適的學步鞋。

讓寶寶攝入均衡營養

寶寶小的時候身上的骨骼會比較軟,但是學會走路之後,寶寶的四肢尤其是雙腿需要有一定的力量。媽媽要給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讓他的骨骼更加強健,這樣他走路的時候才會更穩,不容易摔跤。所以寶寶的飲食媽媽一定要注意,給他添加的輔食種類可以更加多樣化,這樣他身體補充的營養才會更加均衡。

要抱抱時不要拒絕

有些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後,反而更喜歡讓媽媽抱著,媽媽千萬不要以為是寶寶偷懶而拒絕他。這是因為寶寶骨骼發育還不健全,走路時間太長,他就會感到勞累。除此之外,寶寶走路時視線會落在媽媽的腿部,見不到媽媽臉龐,他可能會沒有安全感,所以想被抱著,和媽媽更親近一點,是依賴媽媽的表現。媽媽如果拒絕寶寶,會讓他非常傷心的。

寶寶會走之後,媽媽照顧他的時候還是不能鬆懈,這樣他成長才能更順利。你家寶寶處於學步期時,以上幾點各位寶媽都注意到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雪育兒 的精彩文章:

當下最受90後媽媽歡迎的3種「帶娃神器」,看看你都用過嗎?
孩子出現這幾種情況,說明已經營養不良了,家長不要視而不見

TAG:映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