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MD Radeon 5700 系列顯卡首測:這回,我走硬漢路線

AMD Radeon 5700 系列顯卡首測:這回,我走硬漢路線

在 Radeon 7 上嘗到了 7nm 的甜頭後,AMD 總算開始在主流中堅市場推出更具侵略性的主力顯卡,這就是這次首測內容的主角 —— AMD Radeon RX 5700XT 與 5700。目前這兩款顯卡在京東上已經開始預售,有趣的是啊,它們的價格分別由 3599 元和 2999 元降至 3099 元和 2699 元,目標也十分明確,除了對標對手的新顯卡外,也希望讓更多玩家能以較低的價格,得到較好的遊戲體驗。在 CPU 領域 AMD 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那 GPU 領域是否也能重現這樣的光彩呢?不妨一起來看看 Radeon RX 5700XT 與 5700 的表現吧!

初見 Radeon RX 5700 系列,會發現造型十分熟悉,隱約有種 RX Vega 56 / 64 的感覺,整體樸素方正的設計應該是 AMD 公版卡獨有的風格了。其中 Radeon RX 5700XT 還做了一個小波浪的特色設計,加上整個外殼的條紋,營造出了一種流線型的效果,至於玩家們買不買單嘛,目前來看似乎大家都不太喜歡這個設計......

Radeon 5700 在外觀上會更樸實一些,啞光灰配上簡單的線條以及紅色的 Radeon 標誌,編輯部的另一位小夥伴表示看到這樣的設計十分喜歡,不過當他翻過來背面看到裸著的背板之後就不說話了。不管怎樣,這種裸背還是很具科技感的嘛。

兩款顯卡都採用的 8 6pin 的供電設計,其中 Radeon RX 5700XT 的 TDP 設計為 225W,而 Radeon RX 5700 的則為 185W,與之前的 Radeon RX Vega 系列相比著實好上非常多,兩款顯卡的規格參數如下,同時附上了 Radeon RX Vega 系列的參數以做對比:

有了 Radeon 7 作先鋒,AMD 的 7nm 之路算是終於披荊斬棘走出了自己的特色,Radeon RX 5700 系列擁有全新基於 RDNA 與 GCN 的混合架構 —— Navi 架構,新的 RDNA 架構相比於 GCN 有極大的優勢,每瓦性能提升 50%,晶元面積大幅度縮小,緩存延遲也有降低,可以說 Radeon RX 5700 系列基本上由內之外都是新的,命名上也能看出 AMD 希望它與之前的顯卡系列區別開來,總之 AMD 說了:這次我們要驚喜到你哦!

對於顯卡來說,驚喜的第一步應該是性能表現。有了更優製程和更強工藝加持的 Radeon RX 5700 系列顯卡在性能方面的表現確實稱得上實且具誘惑力,這裡不妨先看看 3DMark 的表現:

作為對比的是 NVIDIA 家的 RTX2060 和 RTX2070,理論上應該是 AMD 內部的假想對手,可以發現在 3DMark 當中,Radeon RX 5700XT 與 5700 在 DX11 遊戲中的表現會分別優於 RTX2070 和 RTX2060,領先的幅度也不小,而在 模擬 DX12 的 Time Spy 測試中則會弱勢一些。那麼在遊戲當中又如何呢?

《守望先鋒》算是比較老牌且準備過氣的網遊了,目前的主流顯卡都能在 2K 解析度下達到較好看的幀數表現,以 2K 解析度最高特效來看,這次 Radeon RX 5700 都能基本上穩定在 130 幀以上,稍微調整下畫質滿足 2K 解析度 144 幀是沒什麼問題的,而 Radeon RX 5700XT 更是完全沒什麼問題了。

《極限競速:地平線 4》倒是十分出乎我意料,這款擁有良好畫質的賽車遊戲,在 Radeon RX 5700 系列上表現得非常好,甚至於 RX 5700 都有超出 RTX2070 的表現,2K 解析度完全沒什麼問題。

作為 AMD 欽定的遊戲《全境封鎖 2》,理論上 A 卡應該表現會好不少。實際的表現來看,Radeon RX 5700XT 還算不錯,與 RTX2070 平分秋色,而 Radeon RX 5700 的表現則稍好於 RTX2060。

同樣是 AMD 欽定的《殭屍世界大戰》對於 Radeon RX 5700 系列來說就十分友好, 特別是在開啟 A 卡最愛的 Vulkan 之後,幀數又得到了飆升,平均都在 110 幀以上,1080p 下 Radeon RX 5700XT 甚至飆到了 200 幀。這款新出的遊戲說實話我個人感覺玩起來還挺特別的,之後有機會的話可以給尾巴們簡單講講。

《刺客信條:奧德賽》還真是一個顯卡殺手級的遊戲,即便是表現最好的 Radeon RX 5700XT 也只能在 1080p 下獲得 72 幀的表現,2K 解析度距離 60 幀還有一步之遙。而 Radeon RX 5700 則儘可能在 1080p 解析度下玩比較好。

其實從 AMD 讓 Radeon RX 5700 系列對標 RTX2060 和 RTX2070 來看,AMD 已經重拾在 GPU 領域的信心,兩款顯卡新品的性能表現已經證明了它們足以撐起主流玩家市場對顯卡的需求,同時在功耗表面的表現,Radeon RX 5700XT 整個平台的滿載功耗在 330W 左右,Radeon RX 5700 整個平台的滿載功耗在 275W 左右,算是控制得十分不錯了,也給更高端的遊戲顯卡留足了空間。

除了硬體方面的提升,AMD 這次還加入了新的特性,如 Radeon Image Sharpening(簡稱 RIS),對於低解析度和低畫質畫面來說,有一定的增強和提升解析度的作用,並且該特性在 DX9、DX12 以及 Vulkan API 遊戲中都可以啟用,能夠讓畫面獲得高於當前解析度銳度的同時,不會對性能造成太大影響,說白了就是不犧牲畫面流暢性的前提下,最大可能提升畫面銳度。

以我這幾天的測試來看,AMD Radeon RX 5700 系列顯卡完全足以勝任 1080p 解析度下的大多數遊戲,同時在 2K 解析度上也能有不錯的表現。我個人會更傾向於 Radeon RX 5700XT,它的實力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了,也是我更推薦的。

AMD 同樣擅長在價格方面給予玩家信心,這次 Radeon RX 5700 系列也不例外。經過調整後的上市價格,已經極具殺傷力,且恰好錯開了 NVIDIA GeForce Super 系列顯卡的價格段,相當於是給予了玩家更多的選擇。在顯卡市場當中,2000 - 3000 元價格段的競爭是最激烈的,AMD 這回算是吃准了這個市場,準備狠狠地打一場惡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可拍「有聲照片」,富士發布 instax mini LiPlay
沒錢的話,一加 7 值得選嗎?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