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我之前寫的幾個潛艇故事可能讓一些讀者產生了錯誤的印象,覺得當時大西洋上進行的是一場溫文爾雅的紳士之戰。實際上圍繞著U艇展開的廝殺是戰爭中最野蠻殘酷的部分,德國潛艇兵陣亡率高達80%,比戰爭中任何其他兵種都高,下面這個戰例就將充分展示U艇戰的血腥和狂熱。



1943年10月31日深夜,北大西洋中部的海面上,美國驅逐艦博里號(USS Borie DD-215)正以17.5節航速破浪前進。暴風雨即將來臨,海面上漆黑一片,不時有陣雨襲來,高達15到20英尺的海浪不斷拍打在船身上。

博里號是一艘老舊的克萊門森級驅逐艦,這種驅逐艦在一戰結束後被大量生產出來,因為4個煙囪的設計常被戲稱為「四個風笛手」,或按船型特徵稱為平甲板級。在其漫長的和平年代服役經歷中,博里號曾在黑海、加勒比海和歐洲部署,也曾兩次加入亞洲艦隊,往來於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當戰爭爆發時,她已是一艘不適合參與正規水面戰鬥的過氣老船,但在加裝了雷達、聲吶和更多的反潛武器後仍能勝任潛艇殺手的使命。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驅逐艦博里號

她的船員都是徵召的預備役人員,但已經在一起服役了3年。艦長查爾斯·哈里斯·哈欽斯(Charles Harris Hutchins)海軍上尉於42年以執行官身份調入,43年6月升任艦長。哈欽斯時年30歲,是美國海軍中最年輕的驅逐艦艦長之一。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查爾斯·哈里斯·哈欽斯海軍上尉

43年初博里號加入以護航航空母艦卡德號(USS Card CVE-11)為核心的21.14特混艦隊,同組的還有兩艘同樣老舊的驅逐艦戈夫號(USS Goff DD-247)和巴里號(USS Barry DD-248)。這個特混艦隊組成了一個潛艇獵殺組,由艦載機負責遠程搜索並迫使U艇保持水下航行,然後驅逐艦趕往消滅這些消耗了過多電力和壓縮空氣的目標。43年10月底,在護送一支護航隊穿越大西洋後,卡德號獵殺組向北移動,經過亞速爾群島,開展自由獵殺。

幾天前卡德號獵殺組通過無線電高頻測向儀發現了一個U艇信號集中區,經分析他們認為這是U艇的海上補給區,有一艘奶牛艇和數艘普通U艇活動。31日日落時分,一架飛機發現了兩艘在海面補給的U艇,飛機擊沉了奶牛,但另一艘潛艇逃走了,博里號受命去搜索並擊沉她。博里號當即離隊以22節航速單獨南下,全艦士氣高漲,該艦參戰至今尚未取得戰果,這次單獨行動無疑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20時10分,博里號在6500碼外與目標建立雷達接觸,隨即加速至27節。接近到1700碼的時候,一連串照明彈飛上夜空,防空潛艇(U-flak)U-256號在突如其來的強光下不知所措。當時由於在電子戰競賽中落伍,德國潛艇完全失去了隱蔽性的優勢,反而成了懵然挨打的目標。博里號連續發動了兩次深彈攻擊,U-256號被重創後不得不浮出水面,但在驅逐艦來得及開炮之前又沉入水下。博里號第三次投下深水炸彈,然後又搜索了3個小時,海面上發現了大量浮油。哈欽斯志得意滿地向卡德號發報:「已在你目前位置以南11英里處抓住一艘豬船(Pig boat),還在搜索更多。」

U-256號被重創後蹣跚著從海底爬走,歷經艱難返回了法國布列斯特的基地。

旗開得勝的博里號繼續向南前進,天氣持續變壞。11月1日1時53分雷達發現了第二個目標,在西南方190度,距離8000碼。博里號鍋爐全開,四個煙囪黑煙滾滾。大浪一直打到驅逐艦艦橋上方,艦橋正面4個離水線30英尺的舷窗上安裝的3/4吋玻璃全部被海浪打碎。距離2800碼的時候目標從雷達屏幕上消失,哈欽斯判斷對方已潛入水中,立刻命令減速,同時聲吶開機接手搜索。不久聽音員大喊道:「聲音接觸,方位十九!」。

博里號低速前行,像捕食的貓科動物一樣躡手躡腳潛向目標。聲吶牢牢抓住了潛艇,補充信息不斷被報告又被電話傳遞到艇內各處,甲板上忙碌地準備著深水炸彈,其他人員也被連續不斷的戰機刺激地興奮異常。他們把此前轉移到其他艦上的同伴的服務旗也找出來掛上,以表示他們也參加了戰鬥,好共同分享即將取得的榮譽。為了建立一個定位點,哈欽斯命令先發射一枚照明浮標,海面立刻被燃燒的浮標照亮。

被發現的潛艇是U-405號,一艘VIIC級中型潛艇,這艘艇自41年9月入役以來一直在海軍少校羅爾夫·海因里希·霍普曼(Rolf-Heinrich Hopman)指揮之下,他的艇員組從潛艇舾裝期間就跟他在一起,對其愛戴有加。10月10日該艇從法國聖納澤爾出發,加入23艘潛艇組成的齊格弗里德狼群。10月27日該艇與6艘潛艇組成的齊格弗里德1號狼群一起部署,三天後狼群解散,U-405號駛向大西洋中部的補給區,命運給她安排的葬身之處。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羅爾夫·海因里希·霍普曼海軍少校

進入攻擊距離後,深水炸彈從博里號船尾的兩條軌道滾落。但釋放機構明顯出了問題,深彈並不是按設定間隔一顆顆投下,而是一股腦兒全部滾了下去,巨大的連續爆炸甚至把博里號的船尾抬出了水面。但是U-405號更是慘遭重創,深水炸彈的密集爆炸剝奪了她的潛航能力,她必須立刻上浮。

U-405號在水中的掙扎被博里號的聽音員聽得一清二楚。哈欽斯艦長在艦橋里用頭帶耳機隨時掌握著事態進展,他預計U艇將在驅逐艦右舷浮出水面,提前下令所有槍炮指向潛艇可能浮出的位置,準備一上來就給她致命一擊。

但是在潛艇接近海面的最後時刻,霍普曼下令全速前進,U-405號從驅逐艦艦底穿過。這個老練的機動預示著接下來的戰鬥不會是想像中那麼輕鬆。伴隨著柴油機的轟鳴和排出壓縮空氣的嘶嘶聲,U-405號在驅逐艦左舷400碼外出水,剛好在照明浮標的右邊。照明浮標和驅逐艦的24吋探照燈立刻將她照得通亮,在美國水兵眼中,U艇看上去顯得很大,幾乎是白色的。她的艇首破壞嚴重,似乎已不能再下潛了,指揮塔上有個醒目的北極熊標誌。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這個標誌被多次近距離觀察,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U艇指揮塔和甲板上的艙蓋打開了,德國艇員奔向炮位,水面戰一觸即發。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U-405號潛艇

這裡先讓我們對比一下雙方的實力,博里號排水量1215噸,最高航速35節(因老舊無法達到,高海況下的實際航速大致也就是前面說的27節),武器為4門單裝4吋(102毫米)炮和1門單裝3吋(76毫米)高射炮、6門20毫米厄立空高射機關炮、2挺7.62毫米機槍、2座3管魚雷發射器、6座深水炸彈投擲機和兩條深水炸彈投放軌道,乘員為160人。U-405號水面排水量757噸,最高航速17.7節,武裝為艇首魚雷管4座、艇尾魚雷發射管1座、88毫米甲板炮1門、20毫米防空機關炮1—3門,乘員為49人。可見潛艇與驅逐艦相比,無論是水面機動性能還是火力甚至人力都處於絕對劣勢,但在逼於無奈的情況下,霍普曼少校仍決定拚死一搏,以爭取一線生機。

霍普曼出其不意的機動給U艇爭取到幾分鐘的準備時間,德國人首先開火,第一發88毫米炮彈打進了驅逐艦的上部結構,在前部引擎艙爆炸。接著機關炮和機槍也響了起來,對著驅逐艦的上層建築和水線猛掃。

博里號上的水手們被德國人的不知死活驚得目瞪口呆,片刻之後,20毫米厄立空炮和機槍狂吼起來,雨點般的彈藥向U艇傾瀉而去。哈欽斯艦長不等4吋炮轉到位置就拍著舵手命令轉向,驅逐艦逐漸提速,準備撞擊潛艇。

此時潛艇甲板上的88毫米炮組早被一掃而空,但在探照燈和槍口焰的照明下,人們能看到德國水兵前仆後繼衝出艙口沖向炮位。他們接二連三被打倒在地,直到一發4吋炮彈將甲板炮拋到空中為止。4吋炮彈連續在潛艇舷側爆炸,徹底解除了U-405號下潛的可能。

在此期間曾發現U-405號上射出了大量信號彈,有一名德國人在潛艇指揮塔向驅逐艦揮手,似乎是在要求停火。哈欽斯下令停止射擊,但一個4吋炮組的指揮官在戰鬥中取掉了耳機,沒有聽到命令。結果一發4吋炮彈直接把那個揮手的人劈進了海里,於是炮戰再次開始。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偽裝網下的U-405甲板炮和北極熊艇徽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劃歸第6潛艇艦隊後U-405仍保留北極熊艇徽

潛艇在前方全速航行,始終保持與驅逐艦的平行位置。但是仗著航速上的絕對優勢,博里號終於拉近了距離並且獲得了轉向空間,哈欽斯下令各戰位準備撞擊。所有火力都停止了,水兵們抓住身邊可以固定自己的東西,只有海浪聲和發動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博里號在萬眾期待下攔腰向U-405撞去。

就在驅逐艦馬上要把潛艇一切兩段的緊要關頭,霍普曼突然作了個左滿舵的急轉。又恰在此時一個惡浪湧來,將驅逐艦的艦首高高抬起,然後以30度角平平放在潛艇指揮塔前,在前甲板上滑行了一陣就停住了。撞擊之輕微,使得驅逐艦前部引擎艙的人在接到停車命令前根本沒有意識到已經撞上了。現在兩條船像連體嬰兒一樣卡在一起,驅逐艦上的重武器因為俯角過大而無法向潛艇開火,幾個4吋炮手嘗試了一下,結果炮彈直接從潛艇頂上飛了過去。

一撞不成,想來驅逐艦上的水手們應該很沮喪吧?才不是呢!包括艦長哈欽斯在內,全艦上下都陷入了一種半瘋癲的狂熱之中。船上的執行官菲利普·B·布朗中尉曾組織過多次接舷戰演習,幾天前的一次居然就是設定博里號和U艇卡在一起。模仿印第安人的戰吼響徹全艦,水手們砸掉武器艙的門鎖自行分發武器,除了甲板下的輪機兵和消防組,所有能離開戰位的人手持湯姆森衝鋒槍、獵槍、手槍、信號槍湧向船頭。但是哈欽斯拒絕了槍炮官派出登船隊的請求,他忙著指揮倒車脫離,在他的旁邊,執行官布朗中尉端起湯姆森衝鋒槍對著潛艇指揮塔猛掃。

雙方佔據驅逐艦船頭和潛艇指揮塔交火,輕武器的噠噠聲和人的叫罵聲混成一片。由於驅逐艦遠高於潛艇,美國人可謂佔盡地利。德國水兵用步槍、手槍、手榴彈頑強還擊,更多的人不斷鑽出艙口試圖恢復機關炮火力,但發射不了幾發就又被打倒。在美國人的報告中他們殺德國兵殺得花樣百出,比如一名水手將博伊刀擲進了10多碼外的德國水兵胸膛;另一個水兵用信號槍將德國水手打成了火人;還有一名士官掄起一個4吋炮的空彈殼(正式報告中說是20毫米空炮彈箱)把一個德國水兵砸進了海中。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短兵相接的死拼

在戰鬥的喧囂中,不祥的金屬結構變形的聲音不斷響起,令驅逐艦內部堅持戰位的水手們毛骨悚然。兩艘連在一起的船不斷被拋上浪尖,在船身下形成波谷,應力撕扯著龍骨。博里號顯然更為吃虧一些,她的外殼是薄鋼板,遠不如U-405號的耐壓殼結實,又因為年代久遠鏽蝕嚴重,此時紛紛開裂。再加上被炮彈打出的孔洞,整個前艙都在進水,一個應急的堵漏組被派去支援,但前引擎艙仍被淹沒。鍋爐艙的水積到膝蓋深,水手們只能站在冰水中工作。

在他們的頭上戰鬥還在繼續。1門20毫米厄立空防空炮的炮組一直瘋狂地和自己的防盾較勁,最終他們砍倒了防盾,將機關炮放到了大俯角。機關炮長長的火舌立刻結束了爭鬥,20毫米彈雨橫掃U艇指揮塔,將德國兵打得四分五裂血肉橫飛,再也沒人從艙口衝出來了。

按美國人的說法,到此時為止,至少有30—35名德國水兵被打死或掉入大海。如果此說屬實,那麼U艇上已經減員三分之二,那麼其後的戰鬥經歷只能說明U-405號的乘員組技術簡直是出神入化。

糾纏了10分鐘後,博里號終於從U-405號上退了下來,當距離拉開到300米後,驅逐艦立刻組織主炮齊射。潛艇轉向躲避,雙方再次展開追逐。此時博里號速度已大不如前,並且嚴重進水,但仍然快於U艇,而U艇轉彎半徑更小,始終把驅逐艦甩在外圈。其間U-405號終於找到一個和驅逐艦在一條直線上的機會,從艇尾發射管向博里號發射了一條魚雷,但當時海面風浪已超過了魚雷正常工作的限度,被博里號輕易躲避。博里號的4吋炮回擊的一炮打中U艇後魚雷艙,接近柴油機排氣管位置,接著博里號也向U-405號回射一雷,同樣沒有命中。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存世同型艇U-995(已拆去甲板炮)

這樣轉了若干圈後,哈欽斯突然意識到U艇是以博里號的探照燈為瞄準點的,於是下令關閉探照燈。他還有個意圖是希望U艇能藉此機會逃向黑暗,這樣就能從這個無止境的繞圈遊戲中脫離出來,再找撞擊機會。U-405號果然中計,向黑暗中直線逃去,拉開距離的驅逐艦立刻打開探照燈,追了上去。但就在要接近的時候,U艇再次做齣劇烈機動,竟然反過來撞向博里號的右舷。

但這次哈欽斯早有準備,連續發出了左滿舵、左舷發動機全速倒車和右舷發動機停車的命令,將艦尾甩向潛艇。U艇一進入射程,早已準備好的右舷深水炸彈投擲機立刻開火,三枚定深30英尺的深水炸彈包圍了潛艇。U-405號根本無從閃避,被爆炸抬出了水面,又落了回去,癱在海面上一動不動了。

現在兩艘船之間的距離只有兩米,近得如同一些水兵事後形容的「多刷一層漆就能貼上」。手提燈的光柱在U艇千瘡百孔的甲板和指揮塔上掃來掃去,但沒有看到任何活人,除了騰騰的煙霧什麼都沒有,活像一艘幽靈船一樣。

一切都結束了嗎?不!U艇又活動起來了,就像不甘於死亡的野獸一樣。她逐漸加速,在博里號尾部繞了個圈,向相反方向逃去。

U-405號的堅韌和耐打令美國人驚嘆不已,但他們手上可沒放水,博里號又發射了一條魚雷,還是沒有命中。此時U-405號已經逃到了700碼外,博里號得以再次組織4門主炮齊射。

越來越多的炮彈在U-405號周圍炸開,她的柴油機排氣管附近又中了一彈,U-405號的速度降到了4節。一顆白色的信號彈從U艇指揮塔上升起,哈欽斯認為這是表示放棄抵抗的意思,於是下令停火。但是此時水兵們的情緒已經開始失控,槍炮軍官命令繼續射擊,一發4吋炮彈命中U艇指揮塔,整個結構垮了下來,據信霍普曼艇長和剩餘的軍官就是在此時全體陣亡。

隨著更多的炮彈命中,11月1日凌晨2時57分,在交戰64分鐘後,U-405號船尾翹起向下沉沒。不久明亮的閃光出現在海面下,應該是艇上殘存的彈藥被引爆了。

在U-405號沉沒時,博里號上爆發了「在柏林都能聽到」的歡呼聲,人們互相擁抱,拍打對方。此時尚有德國水兵在水中掙扎,但博里號已經不能再在此地停留下去了,哈欽斯宣布還有一艘U艇在附近,他們必須立刻離開。

無論如何博里號現在都只能為自己考慮了,鍋爐房的進水慢慢到達胸部,水泵根本排不過來。前引擎艙已被放棄,接著發電機室也完了,全艦停電。只有右舷發動機還能在半淹沒的後引擎艙里勉強工作。由於冷凝器被打壞,加上管路破損,鍋爐用的淡水也流失了,哈欽斯命令在鍋爐中加入海水。博里號以10節航速蹣跚而行,如果真出現U艇他們就是砧板上的魚。

一切能拋棄的東西都被投入海中,錨和錨鏈、100多個床墊、20毫米炮及炮彈、魚雷、接著是魚雷發射管、深水炸彈、探照燈,1噸重的射擊指揮儀也被推下海去,每門主炮除了保留10發炮彈自衛外,其他炮彈也被丟棄。救生艇在交火中被打破,於是也被鑿洞後扔入海中。水手們被組織成水桶隊在煤油燈照明下從艙內向外提水。但由於渦輪機葉片被海水蒸汽中聚集的鹽堵死,到了11日早晨9時左右,博里號終於像死魚一樣癱瘓在海面上,被海風吹著無望地漂流。

所幸此時天降大霧,博里號暫時不用擔心U艇的威脅。這時候他們又發現一個嚴重問題,因為所有汽油都用來抽水了,沒有任何燃料能驅動發電機給電台供電,他們沒法聯繫卡德號了。這可真是要命,他們現在正在北大西洋的正中間,離最近的港口690海里,如果卡德號發現不了他們那他們全都得死。當艦橋里的諸位坐下來抽悶煙的時候倒真有人想出了辦法,從魚雷發動機里收集來點燈的煤油加上醫務室里找來的酒精和全艦搜集來的打火機油配成了混合燃料,發電機轉動起來,上午11時他們終於發出了求救信號。

一架卡德號派出的飛機發現了他們,巴里號和戈夫號先後趕來救援。但是這兩艘艦也挽救不了瀕臨死亡的博里號了,暴風雨的鋒線正在逼近,浪高已經達到了20英尺,不可能拖帶博里號離開。午後16時30分哈欽斯艦長不得不宣布全體棄艦。

由於此前自己已經扔光了救生艇,博里號上的官兵只能游到救援的驅逐艦上。但水手們已經疲憊不堪,且海水溫度只有6攝氏度,不少人沒能堅持過這段短短的距離。在和U-405號的交火中博里號上沒有一人陣亡,此時倒有27人溺死在救援船的旁邊。

死裡逃生的船員們被轉送到卡德號上,在護航航空母艦寬敞得多的鋪位上,他們倒下來呼呼睡著了。

無人的博里號在海上漂浮到第二天,卡德號派出的復仇者轟炸機用三顆炸彈將她送到了海底,哈欽斯就在其中一架飛機上,目送自己的座艦走完了最後一程。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博里號的最後時刻



潛艇U-405號在其第8次戰鬥巡邏中戰沉,艇上49人全軍覆沒,無一生還。這艘艇此前只擊沉過5艘船,合計12202噸,戰績不值一提。但其乘員組長期配合,富有經驗,是真正被大西洋怒濤錘鍊出來的老海狗。在最後一戰中這些潛艇兵的悍不畏死和堅忍不拔與開戰初期阿爾特馬克事件中被英國登船隊用手槍和短劍輕易制服的上百德國水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左數第三人為霍普曼海軍少校

此戰中雙方的表現也引起了各自高層的矚目,羅爾夫·海因里希·霍普曼海軍少校於44年1月被追贈金質德意志十字勳章。

絕不放棄,與驅逐艦死拼到底的U-405號潛艇

哈欽斯海軍中尉授勛現場

美軍方面,博里號獲贈三顆戰役之星,查爾斯·哈里斯·哈欽斯海軍上尉以下三人被大西洋艦隊司令羅亞爾·英格索爾上將頒發海軍十字勳章,其中一人為死後追贈。



※這篇文可能是我寫過的潛艇故事中最麻煩的一篇。大家在閱讀時應該已經發現,整件事的描述其實都是美國人的單方面說法。事實上經過七十多年的流轉,事件的細節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即使是當事人的回憶也會因各種因素髮生潛行默化的變化。因此我只能對資料進行整合,按我認為合理的情節來講述這個故事。

比如對於88毫米甲板炮是否開火就有三種說法:一是開過火併且命中過;二是炮手組不斷被打倒,始終沒能打響;三是由於甲板上浪嚴重,艇員們根本不可能接近甲板炮。我認為從4吋炮起碼對88毫米炮位打了三個齊射這一點判斷當時這門炮打響過並且讓美軍感覺到威脅比較合理。再比如很多資料中對美艦受到的傷害都歸於風浪和撞擊,但我考慮目標如此之大,並且哪怕是20炮彈也不是驅逐艦鋼板能完全抗住的,因此至少一部分傷害應來自於潛艇火力。還有對於美艦人員的傷亡,有的資料認為共33人陣亡,暗示仍有人因交火而死(其實因無救生艇以致大量溺亡和拋棄救生艇的理由都不無可疑之處,並且救援艦上有救生艇),我無法進一步確認,就此擱置。還有一些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是這樣處理。

一些明顯帶有宣傳色彩或其他用意的資料,我就直接捨棄了。比如一篇大量從參戰水手角度講述的資料中稱U艇上浮時,衝出的頭幾個艇員穿著大褲衩,艇員多用紅、黃、綠色頭巾包頭,露出的髒兮兮的長髮令美艦水手噁心。事實上當時水溫極低,除了引擎艙潛艇里恐怕沒人敢只穿褲衩,而引擎艙人員是需要留在裡面的;U-405離港只有20天,艇員的頭髮恐怕來不及長到讓人覺得噁心;至於各色頭巾,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是海盜的專有形象呢?又如有的資料提到德國艇員最後乘坐救生筏離艦,甚至看到14個艇員抬著一個帶軍官帽的人上救生筏,我認為恐怕一沒那麼從容,第二不大可能還找得到救生筏。很多資料中德國艇員在救生筏上發射了大量三色信號彈,並且得到遠處海面信號彈的呼應,甚至博里號的聽音員聽到了附近掠過的魚雷。我認為這些都是託詞,第三艘U艇很可能並不存在,這只是為了解釋博里號為什麼不救人。其實以博里號的艦況以及船員連續進行兩次反潛戰的疲憊程度和精神狀態,不救人也是事出有因,但為了突出偉光正的形象,畫蛇添足了。

我的本意只是給大家講個故事,並不想把文章搞成充滿了引號、序號和括弧的土造論文,因此在文後做個集中說明。如果讀者覺得我寫的東西與你了解的情況有出入,請一笑置之,這只是個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