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判斷古樹茶和台地茶,你只需這招!

判斷古樹茶和台地茶,你只需這招!

古樹茶掀起股飲茶界新風潮之時,與之相對的台地茶,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於是常有茶友給說茶網思思個人號:5810670發來鮮葉的照片,或發來沖泡後的葉底,要我們幫忙看看是否是古樹茶。這樣的情況多了,特地寫下這篇文章,給茶友提供參考。

關於古樹茶的類型,在石昆牧的《經典普洱釋義》一書中,其包括:野生型、栽培型、野放型等。通常野生型古樹茶有微毒,不適宜品飲,用於科研較佳。後兩者被更多的用於品飲,也就是目前佔據普洱茶市場一隅的「古樹茶」。

如何判斷出古樹茶和台地茶,請看:

1、從樹種、根系、生長環境來判斷。

古樹茶:均屬於喬木類,植株高大,主桿高聳筆直,分枝的位置離地較高且稀疏。有主根系,根系發達,深入土壤。但古樹茶產量較少,採摘不易。

古樹茶生長的環境大多是在平均海拔1600米以上,也有的古樹茶長在更高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密林中。較少人為干涉,環境接近原生態,有的古茶園如南糯山,終年雲霧繚繞,環境清幽。

台地茶:屬於灌木類,植株矮,分枝較多。無主根系,側根龐雜。台地茶產量巨大,採摘較為容易。

台地茶生長的環境大多是在海拔低,茶農聚居的空曠地帶,通過人為管理。

如:在景邁山,山頂保存著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歷史最悠久、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古茶園生態環境較佳,古茶樹與森林古樹混生,蕨類等植物長於茶樹枝幹,還生長著珍貴的螃蟹腳。園深處,幽蘭散發著迷人香氣。蘭香也成為景邁山古樹茶的一大亮點。

而在景邁山的山腰,栽種著千畝台地茶,經有序的人工管理,台地茶園茶逐漸成為去景邁山必看的觀光景點。

2、口感滋味

茶的滋味,需要入口品嘗。而古樹茶和台地茶的口感,在入口的時候會有一定區別,尤其是在普洱生茶品中,無論是甜韻、苦澀度、香韻、回甘生津、喉韻還是茶湯飽滿度、耐泡度、後續存儲都有較大區別。

甜韻:古樹茶在茶湯入口時甜韻明顯,它和回甘的甜不同,而是茶湯本身帶甜。

而台地茶的甜韻顯得過於淡薄,原因是台地茶樹齡較小,周圍環境受人為影響較大,茶葉中多酚、糖類物質含量少。

苦澀度:苦澀是茶葉最本質的味道,區別在於苦與澀能否快速化去。在品飲南茗佳人出品的2016年布朗山古樹春茶《長歌》時,茶湯一入口會帶來輕苦,但數秒即化,後轉為甘甜。品飲台地茶時,入口的苦澀會一直停留,更甚者層層疊加,品飲後整個口腔有一種鈍重感。只有對比後,才能真正感受到古樹茶的苦澀和台地茶的苦澀是存在較大區別。

香韻:香氣是普洱茶中較為獨特的品感,生長在不同地方的茶樹因氣候、土壤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會有其獨特的地域香氣。如景邁山的蘭香,布朗的花香,賀開的花蜜香等,而只有古樹茶能夠展現出如此豐富的香韻。

台地茶的香韻因受到樹齡、生長環境、人為因素的干涉,通常香氣單一,韻味較淺。

回甘生津:品飲一款茶,若是只飲幾杯口腔就開始甘甜清潤,越往後這種感覺越發強烈,那麼這茶值得繼續品飲。

古樹茶樹大根深,能夠汲取土壤中的豐富養料,茶葉中多酚類物質豐富。而台地茶根系淺,需要靠人工施肥來增加茶樹的養料,內含物質沒有古樹茶豐富。品飲台地茶時,樹齡大一些的,回甘生津有,但稍顯薄弱。

喉韻:對於老茶友來說,普洱茶真正迷人的地方在於每一款茶所帶來的奇特喉韻。以古樹茶原料製成的茶品,能夠產生令人驚喜的喉韻。品飲南茗佳人2018年出品的《壩糯》古樹藤條茶時,飲至第4泡,被喉嚨中噴薄而出的清涼、高香之氣震撼,繼續往後品飲,胸腔有一股開闊感,香氣在身體中滌盪,清潤怡人。品嘗過古樹茶,再去品嘗台地茶,就會發現台地茶為原料製成的茶品幾乎不會產生喉韻。

茶湯飽滿度:在投茶量一致,沖泡方式恰當的情況下,比較古樹茶和台地茶茶湯的飽滿度。一款優質茶,首先原料必須優質。古樹茶含豐富茶質,以古樹茶為原料製成的茶品,在品飲時,以舌頭輕攪茶湯,宛如米湯般濃稠,湯中茶滋味濃郁無水味。品飲台地茶時,茶湯中茶滋味較淡薄,有的甚至帶有明顯水味。

耐泡度:湯中的茶滋味和湯色能較好的判斷出古樹茶和台地茶的耐泡度。古樹茶沖泡到8、9泡時,湯中茶滋味依舊濃烈,湯色變化不大;台地茶泡到5、6泡時湯中茶滋味幾乎沒有,湯色由深變淺,變化較大。耐泡度所體現的依舊是茶葉內含物質的多和少。

後續存儲:普洱茶有越陳越香之說,隨著存茶價值被挖掘,很多茶友開始存茶。好原料、精湛製作工藝造就好茶品。若是從開始的茶葉內質少,無法為茶品在後期的存儲中提供豐富物質,還如何進行後續的存儲?古樹茶所含有的豐富內質,決定了其能為茶品後續的轉化提供豐富物質,這是台地茶無法企及的。

所以想要體會人和茶一起老去的幸福,還是先學會判斷出古樹茶和台地茶後再進行存茶較佳。

3、葉底

因採摘方式的不同,使得古樹茶和台地茶沖泡後的葉底有較大區別。古樹茶以手工採摘,常是一芽一葉、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採摘的部位無法做到整齊劃一,也就是每個人的手法和採摘的位置不在一條線上,有參差感。而台地茶,多為機器採摘,根部會呈現出整齊的切口。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對比,可看出古樹茶和台地茶存在很大的不同,弄清理論再結合實際,不斷加以嘗試後,才能將它們很好的區分出。(作者:南山月;來源:南茗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喝了幾千年的茶,試試吃茶怎麼樣?
普洱茶為什麼不做成散茶?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