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真實穀子地:48年撿破爛找部隊,戰友全犧牲,死後軍號送別

真實穀子地:48年撿破爛找部隊,戰友全犧牲,死後軍號送別

作者:魏士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如今的軍事大片越來越多,出現一些影響力和口碑頗好的作品,《集結號》算是其中一部。

這部影片講述的故事,是有一定的真實歷史原型的。影片主人公穀子地的原型之一叫作常孟蘭,1999年央視《東方時空》欄目就播出了介紹其英雄事迹的紀錄片,不知是否是這部紀錄片啟發了《集結號》的編劇。

常孟蘭1944年參加八路軍,在解放戰爭中擔任晉察冀軍區4縱10旅30團3營8連2排的排長,1948年11月19日隨部隊向關外轉移。走到北京延慶地區時候,遭到蔣軍「暫三軍」的阻截攻擊。

為掩護部隊突圍轉移,部隊將殿後掩護任務交給了8連,8連連長又把任務交給常孟蘭和7名戰士。常孟蘭問連長自己什麼時候可以撤,連長告訴他們:8連會一直在他們身後做第二梯隊,只要大部隊成功轉移出去,他就會命令司號員吹號,常孟蘭和戰士們毫不猶豫就接受了任務。

常孟蘭他們潛伏在陣地上,為了能夠聽到號聲,常孟蘭從7人中特意挑選了一個聽力好的小戰士,專門負責留意號聲什麼時候吹響。

戰鬥打響了,敵軍發起一波又一波的進攻,都被常孟蘭帶領的小分隊擊退,可是他們始終沒有聽到號聲。常孟蘭還一度以為,是敵軍猛烈的炮火將他的耳膜都震破的緣故,可是問了所有人,都沒有人聽到號聲。按照原來的約定,他們堅持到天黑就會撤下來,可是一直沒有號聲。難道是連長忘了?或者自己這幾個人成了保車而不得不捨棄的「卒」?

常孟蘭和戰士們的心情很沉重,但他們依然堅持著服從命令這一天職,無怨無恨地原地堅守。

子彈打完了,敵人衝上了陣地,常孟蘭和戰友被衝散,只剩下常孟蘭一個人衝出來,由於敵人怕亂開槍傷到自己人,常孟蘭就幸運地趁著夜幕的掩護,從敵人群里突圍出去。

從此,常孟蘭失去了部隊。他一直尋找部隊,卻沒有音訊,也無人知道這個番號。常孟蘭感覺自己好像成了一個棄兒。新中國成立後,常孟蘭不甘心,一路找到北京,打聽部隊的去向和近況。

可是,到北京尋找失散部隊的人員挺多,甚至還有幾十年前長征途中失散的老紅軍,相關部門感到非常棘手。畢竟在那個年代,通訊手段落後,信息也閉塞。在戰爭時期,部隊編製變動又非常頻繁,即使是本部隊的下級官兵,都未必有詳細的檔案,全憑上下級相互指認。遑論統領全國幾百萬軍隊的大機關,怎麼可能像今天一樣,在電腦上查一查就能搞清情況?

因而常孟蘭尋找老部隊的工作,異常艱難,進展遲緩。好在常孟蘭的老兵身份得到確認,最後北京給的答覆是:你所屬的部隊可能出國抗美援朝了,你回去等候進一步通知吧。可是,常孟蘭從此再也沒有接到任何通知。

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穀子地一樣,常孟蘭不甘心自己和戰友的浴血奮戰被遺忘,在此後的歲月里,尋找老部隊成了他最大的心愿。他知道,部隊最後的去向是向關外轉移,所以經常一個人去東北地區尋找。沒有盤纏,他就一路靠撿破爛攢錢,繼續前行,不斷打聽,但由於年代越來越久遠,常孟蘭找到信息支離破碎,很難找到確切的信息。

常孟蘭仍然堅持,要為自己和戰友們找一個說法。1996年,他苦苦尋找了48個年頭,終於他打聽到瀋陽軍區某集團軍所屬部隊的軍史館裡,有他的名字!而且還有他們7名指戰員的英雄事迹的介紹,甚至還有7人的珍貴照片!

常孟蘭終於找到了老部隊,也知道了後來部隊的情況。連長和團長,以及突圍出去的戰友們,時隔50年後雖然見了面,不過他見到的是烈士陵園裡的一塊塊墓碑!

連長在之後的戰鬥已經犧牲,團長和戰友們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沒有人知道他們當時是否吹過軍號,常孟蘭也無意再去追究這個謎。

他的老部隊想為這個生活拮据的老兵做點什麼,為他申請津貼,常孟蘭卻拒絕了。部隊想把他安排到部隊做點工作,他也不去。

常孟蘭說,我就想找到自己的家,看一看,知道自己沒有被忘掉,就知足了。

2005年,常孟蘭老人去世,他被安葬在團長、連長以及老部隊的戰友們長眠的烈士陵園,部隊安排了一個特殊的安葬儀式,為這些重新團聚的老戰士們吹起高亢的軍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瘦死的駱駝焉能與馬比!法軍被越南重創,真正對手是陳賡
足球引發的戰爭!飛行員徒手投彈,上萬人流離失所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