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盛夏的周末,好像只有捧著半個西瓜,一瓶汽水,看看綜藝才夠爽!

《樂隊的夏天》在五月下旬發布第一期,31支不同風格的樂隊,通過不同主題的內容創作及演出,角逐中國HOT5樂隊。到今天,賽程已過大半。

吳青峰、歐陽娜娜自帶入,音樂製作的王牌張亞東、高曉松,諸多期待的樂隊集結都萬眾期待。經典曲目的改編,掀起了一波回憶的浪潮,連一向低調的李健都發博支持,張亞東聽到《new boy》更是當場落淚。

這檔節目,集齊了「天時人和」,妥妥的後起之秀!


1、 小眾的市場,為什麼idol拿不下?

在第一期,BongBong 邦邦樂團這一支idol組成的樂隊來參賽就引起了一票人的怒懟。

樂隊的6個成員是從公司選拔出來,整齊劃一的手勢和打招呼的方式,公司根據每個人算出來的、貴的「藝名」,都是刻意安排過的。

隊長說主唱往往會突出,獲得更多的關注,他們想要平衡一下,6個人每個人都是主唱,也可以說沒有主唱。

當他說:「我們這樣會更好地堅持下去。」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張亞東直接懟:不可能!不可能!(唱片公司都是不懂音樂的人做的)

喬杉委婉地說:我剛剛看了,覺得他們樂隊的粘合感不是特別好

馬東笑著說:我們可能有點樂隊原教旨主義,總覺得樂隊是組合長在一起,他們得自己找到自己,而不是被安排在一塊。

這樣的「樂隊」在其他十幾二十年的老樂隊面前,就是來搞笑的。最後以57分排名最末收場。Idol參賽這並不是第一次,在各大網綜節目中紛紛冒出頭來。

從一個選秀到另一個選秀,節目參加得不少,卻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更多的努力都花在了碰運氣和曝光量上面。沒幾輪,甚至還沒記住他們的名字就被刷了。

《中國新說唱》參賽選手偶像練習生徐聖恩、嶽嶽、李讓,「ZOOM超能團」組合成員王梓豪

《這!就是街舞》UNIQ組合隊長,rap擔當周藝軒。被同為Idol出身的黃子韜給了通過之後,選手直呼對不起節目的名字。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被包裝的Idol,一開始就被冠上「小鮮肉」「靠臉」「沒實力」這樣的標籤。他們想要出頭,證明自己,但卻難上加難。跳舞、嘻哈、樂隊這些相對主流來說「小眾的市場」,為什麼idol拿不下?


2、 別著急想後路,先200%的投入

  • 厚積薄發還是曇花一現?

喜不喜歡是主觀的,但專不專業確實客觀實打實的。在這一領域沒法做到極致,淘汰只是今天或明天的事。

31支樂隊中,和竇唯的黑豹樂隊同期1988年成立的面孔樂隊,活躍在各大音樂節的新褲子、盤尼西林、海龜先生、痛仰樂隊不說。

知名度低,從零開始的,我們看看下面這兩支樂隊:

皇后皮箱打響了頭陣。復古、60年代、P 貝斯,從頭到尾的協調、舒服;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斯斯與帆從一開始手抖緊張,到慢慢進入狀態,獨特的方言音調,稚嫩乾淨的嗓音;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拿出所有的誠意,才值得贏來尊重。節目的浪花通常都是神仙打架,或者是選手淘汰的惋惜。而idol出場帶來的爭議話題就是曇花一現。

很多選手都抱著——看你有多大的本事?看你能走多遠?的旁觀者心態,甚至有抵觸的情緒。

歸根結底,實力就是你說話的重量。

  • 混對圈子,一看磁場,二看情義

實力是圈子的敲門磚,我們看到有些之前沒有交集的,可能也通過作品的打磨,磁場對了,碰撞出火花。而idol樂隊為什麼會顯得異類呢?

比起有靈魂的搖滾,或者是有故事的歌詞,更多的是一種追逐潮流的安排。大多數的樂隊的經歷都非常艱苦,從酒吧駐唱、小場子再到大場子,每一次的演出都面臨質疑,比起「空降」的idol樂隊。磁場不對,自然也難融合。

隊友之間的關係就更不用說了,朴樹組了一支樂隊,剛認識不久的吉他手程鑫在完成了朴樹在北京的第一場演唱會之後,就有點不大對勁。

朴樹拉他去醫院,才發現患上了胰腺癌已經沒有治療的必要,最多兩三個月。最後一程,朴樹依舊不斷為他籌錢找名醫,幾個月花光了幾年的積蓄。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朴樹說: 「錢不夠的話咱不是可以簽公司嗎,先賣身。跟治病救人比合約算什麼?」

答應幫離開之後,還答應程鑫好好照顧母親。朴樹的每一場演出,都讓鄧小建從他的演出費里拿出一千塊錢,寄給程鑫的母親。

過命的交情,時間只是履歷的證明之一。好的樂隊總是一起挨過了很過艱難的路。倒貼錢去演出,50塊錢還得三四個人分,飢腸轆轆也不稀奇,夢想哪有那麼簡單。


3、 進入新領域,先瞄準標杆

Idol進入樂隊的領域,即使是新人,準備打入市場。充分的了解市場,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是對節目起碼的尊重。

從最初的借鑒模仿開始,到文化內涵,最後做自己的特色作品。這個路徑也是有跡可循的。純靠運氣,寸步難行。

王菲早期出道的時候,《重慶森林》中的插曲《追夢人》一曲,就翻唱自小紅莓樂隊的《Dreams》。

同樣是空靈縹緲,特別有靈氣的原聲,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起來。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每個人都說笑話,但說笑話能賺到錢的並不多,相聲、喜劇背後的門道不只是說話。

每個人都能說上兩句,但分量不一樣,不僅是地位名聲,還有學識履歷和積累。

每個人都能唱歌,但要唱得有故事,能和觀眾在一個頻道上,那也不簡單。

越是低門檻的事情,越要謹慎面對。風格多種,要找准樂隊的走向,也不是幾次訓練能夠做到。厚積薄發,還是投機取巧在鏡頭面前一眼看穿。

一個行業的標杆,是方向,不是終點。起碼找准方向再前行。


4、個性鋒芒,是你最好的標籤

樂隊相對流行文化來說是小眾的,但卻有更大的魅力。而個性、能量、情緒就是他們直擊人心的利器。個性鋒芒,更容易碰釘子,但在舞台上,就是最好的標籤。

沒有個性的樂隊,是沒有靈魂的。


第一期:盤尼西林樂隊拒絕高曉松改詞;

第二期:痛仰樂隊主唱連懟馬東;

第三期:刺蝟主唱情感爆發砸樂器...

前三期,短短几個字的標題,就能感受到濃濃的火藥味。

特立獨行,甚至是玩世不恭,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樂隊鮮明的個性特徵。連高曉松都開玩笑說:「保鏢配好了嗎?」

恕我直言:就算去《樂隊的夏天》,也火不了

這檔節目的包容度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不同風格的樂隊集合在一起,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每期節目的記憶點也是有限的。

從節目中,消失在茫茫大海,還是鶴立雞群,打出自己鮮明的標籤,是每個樂隊的實力和選擇。

沒有鮮明的個性和標籤,在網綜選秀節目爆紅的環境下,每一條道路都走不通。如果是idol那就老老實實走idol的包裝和路線,沒有充分的積累,別跳出來只想著證明自己。

跟樂隊一輪游式的PK,隔壁的選秀節目可能才是對的圈子。

Idol本就是一個被圈住的標籤,所有光鮮靚麗成名的背後,可能有日復一日的堅持和隱含的代價。

韜光養晦,同樣是浮躁時代,成為一個idol的基本素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