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探訪大火後的巴黎聖母院,重建為何遲遲不啟動?

探訪大火後的巴黎聖母院,重建為何遲遲不啟動?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汪鵬翀

四月那一場大火發生時,美國人凱倫·艾徹爾剛剛下班回到位於她巴黎塞納河邊的家。那本來是一個平常的夜晚,凱倫準備做晚飯時,姐姐從大洋彼岸打來了電話,告訴她巴黎聖母院——失火了。

凱倫打開電視直播,鏡頭裡,大教堂的屋頂正在熊熊燃燒。電視新聞在不斷地播報:火勢從大教堂的頂部塔樓蔓延開來,迅速地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吞噬。隨後,塔樓尖頂如被攔腰折斷一般倒下。

巴黎聖母院尖塔在大火中倒塌 圖:東方ic

火勢在不斷地繼續。巴黎時間4月15日晚上8時07分,聖母院的整個屋頂坍塌了。有約400名消防員在現場參與撲救,而巴黎市民和遊客們則聚集在聖母院的附近,為大教堂歌唱、祈禱。凱倫回憶道,電視畫面里,人群擠擠挨挨地站在橋上和岸邊,注視著火情的蔓延。

巴黎市民聚集在塞納河邊關注火災進展圖:東方ic

當時的凱倫還並不知道火災會給聖母院帶來多少損失。「我聽到他們說我們有可能保不住聖母院時,我的情緒非常非常低落……我們恐怕要永遠失去巴黎聖母院了。」

16日凌晨3時30分左右,巴黎消防隊員稱聖母院的火情已「全部得到有效控制,並已部分撲滅。」

第二天一早,凱倫在聖母院邊上接受了媒體採訪。她回憶道,經歷了一個晚上焦心地等待,當她來到現場,看到聖母院的主體建築依然挺立,長舒了一口氣:巴黎聖母院還在。

經過一整夜的撲救,巴黎時間上午10時,聖母院大教堂的大火全部被撲滅。教堂的屋頂和塔尖被燒毀,但主體建築得以保存,聖母院的主要文物和藝術品得以保存下來。

重建路漫漫:五年或許太短

近日,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來到了巴黎。記者在塞納河岸邊看到,路邊有小攤販在售兜售巴黎聖母院相關的紀念品,來自全世界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儘管不能進入教堂,但遊客們紛紛停在對岸,為他們心目中久負盛名的巴黎聖母院拍下照片。

記者看到,整個聖母院被圍欄全部包圍了起來,但兩座標誌性的塔樓和教堂的主體建築依然挺立。教堂外掛著白色的網布,屋頂上搭著密密麻麻的腳手架,原本宏偉而精美的地標建築,如今看起來像一個工地。

大火發生後,一些公益組織開始為巴黎聖母院的修復進行籌款,「法國遺產協會」就是其中之一。記者在巴黎聖母院外見到了該組織巴黎辦公室的負責人——凱倫·艾徹爾。

看著對岸的聖母院大教堂,凱倫對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介紹了大火後教堂的受損情況:「穹頂上有三個大洞,而內部現在還很危險,屋頂的石塊仍然有墜落的可能,因此聖母院無法向公眾開放。」

「現在施工人員仍然在清理教堂內部的廢墟,用機器人從里往外搬碎石塊。人們在統計石塊的數量並分析火災的成因。」凱倫對記者介紹。

大火後,巴黎聖母院內部的廢墟圖:東方ic

巴黎聖母院的玫瑰花窗(內部)圖:東方ic

聖母院以精美的彩繪玻璃窗著稱。聖母院有三扇花瓣形的玫瑰花窗,直徑為30~42英尺(約10~14米),繪製著聖經中的十二使徒和天使圖案。幸運的是,這些有700多年歷史的美麗花窗倖存了下來。不過,凱倫告訴記者,由於高溫和水淋,教堂內的彩繪花窗或處於一種很脆弱的狀態,施工人員在花窗和彩繪玻璃窗上加了白色覆蓋,以防風雨侵襲。

大火後的玫瑰花窗被白網布覆蓋圖:縱相新聞

記者在現場看到,巴黎聖母院的教堂部分外搭著灰色的腳手架。早在大火之前,巴黎聖母院就在進行一項修繕工作,對教堂標誌性的尖頂進行翻新。腳手架在大火中經歷了約800攝氏度的高溫,導致部分鋼管融化,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拆除工作。

據法新社報道,腳手架由約50000根鋼管組成,拆除腳手架是聖母院重建前期工作中最複雜的環節之一,需要約4個月。

聖母院外的腳手架圖:縱相新聞

教堂的建築結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毀壞。安東尼-馬力·普黑奧特,法國建築師、巴黎聖母院重建的項目主管對《金融時報》介紹:「哥特式建築通常是兩邊側翼夾著一個正廳,這兩邊的側翼是由外部的飛扶壁來支撐的。如果建築內部的拱形結構不夠牢固,整座建築物就有坍塌的風險。」

支撐教堂正廳的飛扶壁圖:縱相新聞

凱倫向東方網·縱相新聞介紹,由於大火,聖母院教堂的屋頂被燒毀,外部的飛扶壁失去了支撐,向內塌陷。因此施工人員對於飛扶壁做了支撐,以免建築坍塌。飛扶壁加固之後,施工人員才能在教堂內部搭建腳手架,對教堂受到的毀壞程度進行評估。

她說,在保住聖母院建築結構、評估受損程度等等「基本工作」都做完之前,重建工作不會開始。

大火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曾表達了重建巴黎聖母院的雄心,包括提出用現代設計和材料來修復聖母院,和開展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來替代教堂著名的塔尖等計劃。

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全國講話圖:東方ic

馬克龍在一次電視講話中說過,希望在5年之內重建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是我們生活的中心……我們會將聖母院大教堂建設得更加美麗。5年內完成,我們能做到。」

對於馬克龍修復聖母院的雄心壯志,早在4月底,1100多名來自法國和其他國家的建築師、遺產專家在《費加羅報》撰文,向馬克龍呼籲,要求給予足夠的時間確保聖母院的重建工作順利進行。他們說,要採取深思熟慮、合乎道德的方式討論重建方法,不要為了面子而一味追求速度。

德國德累斯頓的聖母大教堂曾在二戰中被大火燒毀。德累斯頓大教堂重建委員會的教授兼工程師科巴赫對媒體說,巴黎聖母院重建首先要確定穩妥的重建方案、選擇重建的材料,而由於哥特式建築非常精妙,要精細地恢復原貌非常不容易。

科巴赫認為,聖母院重建工作可能需要數年,甚至十多年。

據《金融時報》報道,法國文化部歷史遺迹管理處的首席建築師夏洛特·胡博說,「5年之內讓聖母院重新開放的願望」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挑戰,但「不幸的是,我們知道重建要花很長時間。」

全世界「突如其來的慷慨」

凱倫主管著「法國遺產協會」的巴黎辦公室,該組織由生活在巴黎的美國人於1980年代創立,旨在募集資金對法國的文化遺產進行修繕和保護。已經為法國的文化遺產籌資超過30年的凱倫,當晚就設立了為巴黎聖母院修復工程準備的基金,開通了為巴黎聖母院捐款的渠道。

凱倫回憶道,一開通捐款通道,捐贈如雪片般飛來。由於該組織由美國人創立,捐贈主要都來自美國,其他的來自義大利、德國、英國、捷克、卡達、越南、紐西蘭、澳大利亞等等,還有來自中國的捐贈者。凱倫說,大多數人都給了小額捐款,「但是這些錢都很重要。」

「事情發生地很突然,」凱倫說,「我們開通捐款渠道之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信息,很多人找到我們,還把我們的鏈接放在他們的主頁上分享。那真是突如其來的慷慨。」

凱倫對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說,很多捐款人會附上一條信息。她記得一位美國退休老先生給他們寄來了十美元,說:「我的父親曾經是諾曼底登陸的士兵之一。我從來沒有來過法國,但是我想為巴黎聖母院的重新煥發光彩而盡一份力。」

巴黎市民在為聖母院守夜祈禱圖:東方ic

截止至記者發稿時,法國遺產協會的主頁上顯示,已經收到了來自40個國家、3291位捐款者的242萬美元。

「法國遺產協會」並不是唯一授權為巴黎聖母院進行籌款的公益組織。「巴黎聖母院之友」也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基金會,在發生大火後,籌集到了360萬歐元作為第一階段重建資金。該基金會主席米歇爾·皮考德對媒體稱,這筆捐款主要來自美國和法國的小額捐贈者。

來自公眾的捐款只是重建所需款項的小頭。火災發生後,法國億萬富翁弗朗索瓦-亨利·皮諾隨即承諾,將捐款1億歐元(約7.8億人民幣)用於重建,隨後歐洲首富、奢侈品劇透伯納德·阿諾特承諾,他將和他的LVMH集團提供2億歐元的捐款進行重建;歐萊雅旗下的本騰庫特·舒勒基金會也承諾捐款2億歐元。

法國各大工業家族和商業大亨們承諾了共8.5億歐元的捐款,不過據法國媒體報道,直至6月14日,只有8500萬歐元入賬。

凱倫認為,這些大亨遲遲不肯掏出錢來,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重建還遠遠未開始。LVMH集團發表聲明稱,他們的捐款將隨著工作的進展來逐步捐出。

大火後的巴黎聖母院 圖:縱相新聞

巴黎聖母院的高級新聞官對媒體說,「億萬富翁們的捐款一分都沒到,因為他們想知道他們的捐款具體怎麼花,他們要認可資金的使用方案,而不是僅僅支付修繕工作人員的工資。」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國家財產。5月,法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這項法案旨在設立監管重建工作的公共機構,並為重建收到的捐款使用確立法律框架,保證資金使用公開透明。法案規定,相關款項將用於修復和保護聖母院,以及自主修復和保護工作所需特定技能人員的培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相新聞 的精彩文章:

章瑩穎案嫌犯畫像:物理博士、開放式婚姻、酷愛殺人類書籍
美國學者:對中國徵收關稅,美國經濟或將衰退進入「特朗普蕭條」

TAG:縱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