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家長可曾意識到孩子的「共情」?不注重培養,小心導致人格缺陷

家長可曾意識到孩子的「共情」?不注重培養,小心導致人格缺陷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面對當今的教育形式,很多家長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認為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了,所以很多家長都讓孩子遠離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也禁止孩子和情緒波動太大的同學做朋友,可是家長一味地追求孩子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孩子情商的培養,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將來走入社會以後,成績的優異只能算作從前的輝煌,當孩子走上了工作崗位,能不能和別人進行良好的話合作?能不能夠和同事打成一片?能不能準確地領會領導的意思?都是考驗孩子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絕對不能只把成績的好壞當作衡量孩子的標準,還要關注孩子的情商培養,尤其是共情能力,要知道成績只能決定學歷的高度,而情商才能夠決定人生的成敗。

孩子的「冷血」讓人心寒

不懂得共情的孩子究竟能夠讓家長感到多麼冰冷,看看青青的例子就知道了。青青自己做了點生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績還算可以,在外人眼裡就可以算得上是成功人士,為了彌補不能時常陪伴孩子的缺憾,青青對孩子的要求,幾乎從來不會拒絕。

尤其是金錢方面,只要孩子要錢,青青絕對會給,而且給孩子的金錢數額會比孩子所要的要多。

可是任何公司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最近青青的公司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資金周轉發生了短缺,而且家裡最近出了一些事情,也非常需要金錢的支撐。

青青將自己遇到的困難,委婉地跟孩子進行了溝通,本來以為孩子能夠關心一下自己,可是孩子還是經常向青青索要大面額的金錢,青青跟孩子說,控制一下自己的花銷,陪自己一起度過難關。可是孩子竟然告訴青青:那是你的事跟我無關。

聽著孩子的話,青青感覺非常寒心,自己親生的孩子竟然對自己這般冷血,青青只覺得作為家長自己真的很失敗。

「共情能力」是什麼?家長往往總會忽視

其實像青青家孩子這樣的情況,就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現。這裡所說的共情能力指的是:能不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人處在某個境遇中產生的情緒的一種能力。

和他人共情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能不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青青家的孩子把自己和家庭分成了兩個部分,他無法理解母親所面對的問題是多麼嚴峻,他也不明白自己現在的生活,全部都是母親所經營的公司給自己提供的,所以他也無法理解母親的公司經營出現了困難,跟自己的開銷有什麼關係。

青青家的孩子連第一個層次都做不到,所以更加不可能達到共情的第二個層次那就是:去理解和感受他人的心情。青青家的孩子完全體會不到母親的焦慮,也無法體會到一旦公司經營不下去,母親對這個家庭未來的擔憂,所以青青家的孩子才會說出那些冷血的話。

卻少「共情」能力的培養,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1. 造成性格缺陷

共情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家長在後天對孩子進行專門的培養,如果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培養,那麼孩子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冷血。

記得有一個孩子,在母親懷二胎以後,只因為母親感覺身體不舒服,答應帶孩子去公園沒有做到,孩子竟然拿起沙發上的抱枕,扔向母親的肚子,嘴裡還振振有詞:都怪小寶寶,我連公園也去不成了。孩子不僅體會不到母親的辛苦還亂髮脾氣,這就是缺少共情能力的表現。

2. 成為「看戲者」

現在的人都太看重成功了,以至於喪失了很多美好的品質,比如樂於助人。經常會看到網路上的一些報道,有老人在街上摔倒了,周邊圍了很多看熱鬧的人,卻沒有一個上前幫忙,害怕被訛詐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缺少共情的能力,無法體會老人的痛苦。

3. 社交出現問題

人們都喜歡和溫暖的人交朋友,那是因為溫暖的人可以在自己難過的時候,像太陽一樣給自己帶來光和熱,讓自己擺脫被痛苦束縛的寒冷。

沒有共情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在別人難過的時候,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感受別人的痛苦的,更加無法對別人進行疏導,幫助別人度過難關,他們只會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這樣只能讓痛苦的人更加感受到世間的悲涼。所以沒有共情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有知心的朋友的。

家長如何提高孩子「共情能力」

1. 讓孩子明白換位思考

想要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家長就要讓孩子明白怎麼樣才能夠換位思考。首先當別人陷入困擾的時候,不要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批判這件事情的對錯,要多去思考,如果自己處在同樣的境遇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還有要多去想一下,如果陷入困擾的是自己,那自己會希望得到別人怎樣的開導幫助,而且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不僅能夠讓孩子體驗更多教學,還能夠讓孩子拉近和其他人的距離,從而建立深厚的感情。

2. 展示出自己的「不滿」

孩子不能夠在父母情緒低落的時候和父母產生共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沒有將自己真實的情緒展現給孩子,孩子畢竟還小,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別人的情緒做到準確的判斷,所以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強顏歡笑。

要時當的展現出自己的真實情緒,讓孩子知道父母正在面對困境,還要讓孩子知道,家人就是要共同面對生活的困境的。如果孩子不能夠理解父母的心情,依然肆無忌憚地要求家長滿足自己的慾望,那麼家長可以用憤怒表現出自己的不滿。

3. 自己先做「榜樣」

孩子共情能力差跟父母都很直接的關係,作為家長,既然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有責任給他們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他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比如看到街邊受傷的小動物,第一反應不要覺得小動物身上可能攜帶細菌,要多想想受傷的小動物該有多疼,它們一定希望能夠有人來幫助它們,如果孩子想要給小動物提供幫助,家長要在保護好孩子的前提下,和孩子一起完成救贖小動物的工作,這樣孩子才能懂得如何體會別人的感受,以及如何給別人提供有效的幫助。

能夠很好的和別人共情,可以幫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平坦一些,因為孩子可以體會到別人的心情,不至於因為錯誤的判斷了別人的情緒而惹怒別人,導致人際關係緊張,或者給自己樹立敵人,而且共情能力強的人,通常情緒也會比較穩定,不管是領導安排的任務太難,還是客戶不好溝通等等,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事,他們都能處理的很好。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nee媽咪 的精彩文章: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兩個媽媽的回答,讓孩子的一生截然不同
抓住表達能力發展的黃金期,家長選對好方法,讓孩子侃侃而談

TAG:Ainee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