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真的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明白,項羽為何戰敗後選擇自刎嗎?

劉邦真的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明白,項羽為何戰敗後選擇自刎嗎?

項羽和劉邦臨終前都曾經表達過關於自己相信天命的觀點,項羽在自刎前曾經對部下說:「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劉邦在臨終之時則拒絕了大夫對他所患疾病的治療並且「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

劉邦真的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明白,項羽為何戰敗後選擇自刎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很多人因此而推論,漢高祖劉邦是直到臨終之時才理解了項羽烏江自刎的原因,但是國史君(國史通論)不這麼認為:漢高祖劉邦是一個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善於把握關鍵卻又不按套路出牌的人,這也是他取得楚漢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項羽失敗之前,他就對戰勝項羽有了十足的把握,否則也不會多次在大崩潰之後毅然繼續興兵對楚作戰。同理,項羽失敗之前,他也已經預料到了項羽的最終歸宿。這都是因為劉邦太了解楚霸王項羽的性格了——他是一個「自矜功伐……以力征經營天下」的中國最後的貴族。這就決定了:

劉邦真的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明白,項羽為何戰敗後選擇自刎嗎?

第一、項羽的自矜功伐決定他不注重放手讓麾下將士獨當一面,不注重培養部下的獨立性,因為他認為在軍事能力方面沒有人能夠與他相提並論。項羽本人的確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將才,但是他屬下的龍且、曹咎等人都在獨自作戰時慘敗被殺:項羽讓大司馬曹咎「謹守成皋十五日」,曹咎沒有做到;項羽讓龍且率軍二十萬救齊,龍且部隊被韓信全殲。所以,項羽的自矜功伐決定他一旦時勢,就將成為一位孤獨的自戀者。

劉邦真的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明白,項羽為何戰敗後選擇自刎嗎?

第二、項羽一生「以力征經營天下」,他起兵八年以來「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而他在戰爭中的頻繁獲勝則又更加讓他鄙視所有的計謀,這也讓他終生鮮用計謀和策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特殊情況應該就是龍且被殺之後他派武涉前往遊說齊王韓信,如果韓信被成功策反,則劉項之勝負難以斷言。可惜,項羽終生只對劉邦用了這未能成功的一計,這也正是因為項羽終生只願憑「真本事」來決定勝負,而不願用計謀;他不會用暫時的退卻來換取長久的進攻。

劉邦真的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明白,項羽為何戰敗後選擇自刎嗎?

第三、項羽是最後的貴族,他死後,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精神便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他的貴族精神在其一生中有多次經典表現:

1、「鴻門宴」上項羽因劉邦懇切地認錯而不忍心對處於弱勢的劉邦下手。

2、楚漢相爭臨近最後階段時,項羽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原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劉邦的回答卻是「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3、項羽兵與劉邦之後隨即釋放了劉邦的父母妻子,隨後按照約定「乃引兵解而東歸」,但劉邦卻隨即起兵追擊。項羽兵敗,拒絕了東渡以圖東山再起的機會,他說:「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4、他知道自己必死之時,將價值「千金,邑萬戶」的軀體送給了「故人」呂馬童。

劉邦真的是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明白,項羽為何戰敗後選擇自刎嗎?

以上都證明項羽是一個有操守,有原則的人,但是他的性格卻不符合當時惡劣的歷史環境,他是歷史唯心主義者,他缺少「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劉邦對他的性格了如指掌,劉邦很清楚:只要項羽徹底戰敗一次,那就意味著項羽必死無疑而不會忍辱偷生以圖捲土重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鴻門宴上項伯為何要幫助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如何?
面對匈奴單于的公然羞辱,呂太后為何選擇了容忍?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