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MD Ryzen 3900X 首測:眾核拾柴火焰高

AMD Ryzen 3900X 首測:眾核拾柴火焰高

在 5 月份的台北電腦展上,AMD 正式發布了新一代的 Ryzen 處理器,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新 Ryzen 的首款 9 系處理器 Ryzen 3950X 與 3900X 了。

雖然 Ryzen 3900X 屬於 Zen2 構架,默頻只有 3.8GHz,甚至略低於同門的 3800X,但得益於其 12 核 24 線程的強悍配置與 4.6GHz 的最高頻率,這款處理器的實力依然不能小看。

那麼這顆 Ryzen 中的「推土機」到底有多強呢?

好 U 配好板,X570 直接體現了新 Ryzen 的性能

先說說與新 Ryzen 配套的 X570 主板,正如 AMD 早前承諾的一樣,即使晶元組來到了 X570,其處理器介面依然是 AM4。換句話說,如果你只想體驗 12 核心的威力,大可只升級處理器,包括散熱器、內存在內其它部件都可以按兵不動。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保持原有介面,十年不變」的做法打消了不少消費者更換主板的積極性。而且距離 2020 已經只有不到一年時間了,在這個時間點購買 X570 讓不少消費者為主板的前程感到擔憂。

為了打消大家對 X570 的顧慮,AMD 對 X570 進行了一次「飽和升級」:X570 擁有 16 條 PCIe 4.0 通道、多達 12 個 6Gbps SATA 埠、8 個 10Gbps SS USB 介面。可以說除了 Thunderbolt 3 以外,一切用得上或用不上的功能都可以在 X570 上找到。

為了展現 Ryzen 3900X 實力,我們這次拿到了 ROG 的 X570 Crosshair VIII Hero 與來自 MSI 的 X570 GODLIKE 兩塊主板,這兩塊主板都支持加入了對 PCIe 4.0 的支持,其中 MSI GODLIKE 還提供了 PCIe 4.0 硬碟轉接器與 10G PCIe 網卡。

考慮到 3800X 與 3900X 的 TDP 高達 105W,Vrosshair VIII Hero 使用了 8 4 Pin 的 CPU 供電,GODLIKE 更是來到了 8 8 Pin,可見 X570 對 12 核 24 線程的重視。

內存方面,X570 與 3900X 的內存默頻依然只有 2133MHz,不過在 A-XMP 超頻的狀況下, X570 GODLIKE 可以支持到 4600MHz 的內存頻率,對於 AMD 用戶來說算是可喜可賀了。

本次我們使用的內存是芝奇 Trident Z Royal 皇家戟,單條內存為 8GB、內存頻率為 3600MHz,並超頻至 3600MHz(與 Crosshair VIII Hero 搭配時超頻至 3933Mhz)進行測試。金碧輝煌、鏡面電鍍的皇家戟相信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但話說回來,在 Crosshair VIII Hero 的內存插槽上有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小細節——ROG 在 A2 與 B2 插槽旁直接標註了「PRIMARY」字樣,即使是不熟悉的朋友也能馬上找到兩條最快的內存插槽。

硬碟部分,ROG Crosshair VIII Hero 提供了兩個 M.2 硬碟插槽與 8 個 SATA 介面,而 GODLIKE 則提供了 3 個 M.2 硬碟介面與 6 個 SATA 介面。如果你覺得 3 個 M.2 不夠用,GODLIKE 還在包裝內附贈了一塊可以額外提供兩個 M.2 介面並自帶風扇的 PCIe 4.0 硬碟轉接卡,相信可以令大多數玩家滿意。

鑒於兩款主板都不提供板載視頻介面,我們為兩塊 X570 與 3900X 搭配了最新的 AMD RADEON 5700XT,那麼先總結一下測試平台:

- 處理器:Ryzen 3900X

- 主板:ROG X570 Crosshair VIII Hero / MSI X570 GODLIKE

- 內存:芝奇 Trident Z Royal 皇家戟 3600MHz DDR4 8GB × 2

- 顯卡:RADEON RX 5700XT

- 硬碟:影馳名人堂 PCIe 2TB SSD

- 電源:XFX 750W 80PLus Gold 電源

你們說單核性能不夠,那我 12 核總夠了吧

今年的 AMD 處理器中,除了 16 核心的 Ryzen 3950X 以外,能擔當得起「最強處理器」的當屬 Ryzen 3900X 了。這顆 12 核心 24 線程的處理器有著 16 條 PCIe 4.0 通道,默頻 3.8GHz,最高頻率可達 4.6GHz,同時也採用了 7nm 工藝,可以進一步控制其發熱狀況。作為 AMD 的旗艦序列之一,AMD 為其提供了 帶有 RGB 燈效的 Wraith Prism,3700X 也同樣會附贈 Wraith Prism RGB 散熱器。不過考慮到 AMD4 介面的通用性,如果各位想繼續使用已有的散熱器也不成問題。

Ryzen 3900X 沒有 i9-9900K 那麼炫酷的包裝盒——那是 Threadripper 才有的待遇。不過反正包裝盒也不是處理器的重點,買櫝還珠的做法不可有啊。

上文提到 Ryzen 3900X 的默頻為 3.8GHz,那超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在 MSI X570 GODLIKE 上,我們可以找到一顆獨立的超頻旋鈕,上方 0 到 11 的刻度代表著不同的超頻檔位。針對不同的處理器,同一個檔位也會有不同的提升效果。對於本次的主角 3900X 來說,最高的 11 檔可將主頻提升至 4.4GHz 大約每檔可以提升 500MHz。同時在 BIOS 中也可以套用 A-XMP 將內存默頻提升至 3600MHz。

在 Cinebench R20 測試中,默頻的 3900X 多核分數為 7036,單核分數只有 506,將內存頻率提升至 3600MHz 後分數有少量提升,多核分數為 7089,單核分數來到 512。從測試結果中不難看住,Ryzen 3900X 的多核性能較 2700X 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其單核性能與英特爾平台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將處理器主頻提升至 4.4GHz 後,3900X 的多核性能出現了明顯的提升,多核分數從 7089 出頭來到了 7757,提升接近 10%。但 Ryzen 3900X 的單核分數依然只有 500 上下,稍微有點拿不出手。

作為參考,Ryzen 3700X 默頻下 3DMark 多核分數為 4825,單核分數為 506。

PCIe 4.0 為顯卡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

得益於 X570 支持帶寬翻倍的 PCIe 4.0,以 RX 5700XT 為首的新顯卡們可以說迎來了更強的展示平台。以 RX 5700XT 為例,在 BIOS 中將 PCIe 帶寬限制到 PCIe 3.0,RX5700XT 在 3DMark 的帶寬測試中帶寬為 13.96GBps,而在開啟 PCIe 4.0 後,帶寬測試的結果為 21.57GBps。

如果說跑分測試沒有說服力的話,我們不妨看看實際遊戲表現。這裡以 AMD「欽點」的《全境封鎖 2》為例,在 2K 解析度下將所有畫質選項拉滿並關閉垂直同步選項。

PCIe 3.0 評估結果

PCIe 4.0 評估結果

速率限制在 PCIe 3.0 的 RX 5700XT 在全境 2 的測試平均幀數只有 60FPS,分數為 5355。將 PCIe 速率調製自動,以同樣的畫面設置運行基準測試,平均幀數來到了 67FPS,分數達到 5983 點。上述測試僅為 2K 解析度時的表現,如果你玩的是對顯卡要求更高的 4K 大型沙盒遊戲,比如《幽靈行動:荒野》,PCIe 4.0 的優勢將更為明顯。

PCIe 4.0 的優勢同時也體現在硬碟的讀寫速度上,MSI X570 GODLIKE 的 3 個 M.2 硬碟介面皆為 PCIe 4.0 ×4 規格。為了展示 PCIe 4.0 的綜合性能,我也準備了 PCIe 4.0 下《極限競速:地平線 4》的基準測試供大家參考。

如果你不打遊戲,3900X 確實可以獨當一面

不難看出,即使來到了第三代 Ryzen,AMD 依然走的是「眾核拾柴火焰高」的策略。考慮到大多數遊戲更看重單核性能,3700X 對於大多數玩家而言其存在意義主要還是 PCIe 4.0 的支持上,畢竟只有在處理器、主板與 PCIe 外設都支持 PCIe 4.0 的狀況下才能正常使用 PCIe 4.0,否則該外設將繼續運行在 PCIe 3.0 下。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想拿三代 Ryzen 打遊戲,那 3700X 就完全足夠了。

至於 3900X,很顯然這是一顆面向專業用戶的處理器,12 核心 24 線程的強大配置讓它在面對平面渲染與視頻剪輯時能夠遊刃有餘,作為一款能與 ThreadRipper 比肩的 Ryzen,3900X 的目標顯然不僅僅是打打遊戲這麼簡單。

當然了,為了用盡 3900X 的性能,你大可在同一台設備電腦上同時進行遊戲與推流,目前 AMD 與 Intel 也都在朝著這個方向推進,7nm 製程的三代 Ryzen 在發熱控制上的優秀表現也讓「一機多用」成為可能。

不過,一切的購買建議都應從實際出發,如果你近期沒有升級其它外設的打算,那從「夠用」的角度考慮,既然無緣 PCIe 4.0,似乎沒什麼必要為此更換新的 Ryzen;如果你的的電腦已經無法面對日益增長的渲染需求,一顆 Ryzen 3900X 自然非常適合你。但如果你沒有專業用戶的需求,只想買台電腦打遊戲,那不妨考慮一下 X570 與 Ryzen 3700X 的配置,畢竟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調研機構:今年 9 月蘋果或推出 16 英寸 MacBook Pro
台式機的靈魂與輕薄本的身軀,這就是靈越 7000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