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解密黃庭堅狂草《諸上座帖》結構、筆法、章法

解密黃庭堅狂草《諸上座帖》結構、筆法、章法

黃庭堅狂草名篇《諸上座帖》。此是大丈夫出生死事,不可草草便會。拍盲小鬼子往往見便下口,如瞎驢吃草樣,故草此一篇,遺吾友李任道,明窗淨几,它日親見古人,乃是相見時節,山谷老人書。書法密碼微店

一、結 構

《諸上座帖》的單個字形,大多是一種「輻射式」的結構,中間收緊,長筆四展。字形的欹側變化豐富,不受傳統筆法結構的羈束,相同的字千變萬化。多用逆筆,取逆勢,頓挫感強烈。

1.長筆四展的「輻射"

雖然是長橫長豎、大撇大捺,但每個字的中間似乎都有一個圓心。有些字筆畫故意縮短上收,「展蹙" 對比明顯,長筆短畫,多姿多態。

2.相同的字千變萬化

七組「執著" ,用筆輕重徐疾枯潤相間,結體縱橫圓轉,欹側取勢,大小錯落。

3.多用逆筆,取逆勢

表現為三種方式:一是逆起;二是逆接;三是頓挫。

「逆起」的單字有很多,整列突出首字,一字管領數字也是《諸上座帖》的一大特點,如「執著什麼為」「諦著些子精」「復執著理」等。

「執著什麼為」

「諦著些子精」

「復執著理」

「逆接」表現為筆筆另起,與通常的順帶寫法迥然不同,如「不」字的左邊三點。

「不」,左三點均筆筆另起

「藉少智」,「智」字穿入上字所留的空白

「頓挫」,即逆勢反覆出現,形成頓挫感。

「且」,左豎有明顯的逆折頓挫

「樣故」的捺腳,即「戰掣」之筆

章 法

《諸上座帖》的章法特點,表現為1.虛實相生;2.連斷多變;3.錯落有致;4.聚散有變;5.穿插出人意料;6.顛倒中求平正;7.對比中形成開闔;8.伸縮變化明顯。

1.虛實相生

通過字形的大小、點畫的展蹙或其他方式有意使一行中的某個字或一字中的某一筆顯得特別「搶眼」。如「著色執著」的「執」字。有時又將「引帶」變實。如「」落始得」三字的連筆的實化。

「著色執著」,「執」字是「句眼」

「」落始得」,三字的連筆,將虛化實

2.連斷多變

連斷處理多變,有時當斷而連,有時當連而斷。或筆斷而意連,或意脈和用筆完全斷裂。

「祖師」

「祖」字末筆當連而斷,筆斷意連;「祖」、「師」二字之間當斷而連

「方答知」

「方」前綴筆的當連而斷,「方」、「答」、「知」三字之間的當斷而連

「處」,前綴筆當連而斷

「山僧」,當斷而連

3.錯落有致

錯落有致,具有韻律美。行列無定規,大小無定矩,在擺盪中穿插,於驚險中求穩妥,星羅棋布,出人意料。

「么生執若是」

中間恣意擺宕甚至逸出,首尾兩字在同一直線上。

「其古聖所見諸境」

「其」、「諸」遙相呼應,「古聖所見」、「境」相呼應

「別無親於親處」

「無」、「於」、「處」相呼應,「別」、「親」、「親」相呼應

「會得諸聖總持」

「總持」與「會得諸聖」之間陡轉

「解處莫是於」結尾「於」字旁擲

4.聚散有變

或聚字成組,或單字散置。聚字分組時,行分三個單元,或兩字一組,或三字一組。往往以散破聚,以聚救散,聚有時也表現為整行的連綿。

「伊分中——便點」

節奏與五言詩的「三——二」式完全合拍

「么——決定——非此道」

「過無過說么」無任何連帶,字字獨立。

「莫錯會好既不恁」無任何連帶,字字獨立。

「佛諸答識知」,毫無次序可循

「取諸上座傍家」,先散後聚

「好莫未會得莫道」,先散後聚

5.穿插出人意料

黃庭堅在筆畫穿插的變化上,學古而不泥於古,往往出人意料。如「也」字,兩豎從橫畫中有意留出的虛處插入;「審」字,一豎從有意留出的虛處插入;「伊分中」三字通過縮緊穿插聚成一團 ,最後「中」字的末筆一瀉而下使人的緊張感瞬間消除。

「也」,兩豎從橫畫中有意留出的虛處插入

「審」,一豎從有意留出的虛處插入

「伊分中」縮緊,「中」字的末筆一瀉而下

6.顛倒中求平正

顛倒,有兩種表現,一為點畫偏旁的傾倒。如「藉」字第十一畫,本為豎畫,卻寫成倒收的點;「是」字的末筆寫成一橫卧的挑。二為字組重心傾倒,如「解處莫是於」 ,前四字整體呈傾倒之勢,末尾「於」字救應,整體效果不失為正。

「藉」字第十一畫,寫成倒收的點

「是」,首筆寫成一橫卧的挑

「審」,重心傾倒

「解處莫是於」 ,前四字傾倒,「於」字救應

7.對比中形成開闔

一種是單字之內的開闔,如「復」字與「別」字;另一種是字間或行間的開闔。

「復」,左右分開

「別」,起筆與接筆的遙相呼應

「眼始得古人道一切」

8.伸縮變化明顯

短點是縮,長線為伸。如「仁」字寫成四點便是縮的絕佳例證,「人」字則是「伸」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展盡筆勢,用盡筆力。

「仁」,寫成四點——縮

「人」,展盡筆勢——「伸」

黃庭堅《諸上座帖》,草書,紙本,寬33cmx長727.5cm。《諸上座帖》是宋黃庭堅為友人李任道所錄寫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語錄》,全文系佛家禪語。

卷前後及隔水上鈐宋「內府書印」、「紹興」、「悅生」,元「危素私印」,明李應禎、華夏、周亮工,清孫承澤、王鴻緒,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

此帖初藏南宋高宗內府,後歸賈似道,明代遞藏於李應禎、華夏、周亮工處,清初藏孫承澤硯山齋,後歸王鴻緒,乾隆時收入內府,至清末流出宮外,為張伯駒先生所得,後捐獻給國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書法密碼微店

【1】諸上座為復只

【2】要弄唇嘴為

【3】復別有所圖

【4】恐伊執著且

【5】執著甚麽為

【6】復執著理

【7】執著事執

【8】著色執著

【9】空若是理理且作

【10】麽生執若是事

【11】事且作麽生執

【12】著色著空亦

【13】然山僧所以尋嘗

【14】向諸上座道十方

【15】諸佛十方善知

【16】識時嘗垂手諸

【17】上座時嘗接手

【18】{...以下點去十六字}

【19】{...以下點去十六字}

【20】{...以下點去十六字}十方諸

【21】佛諸善知識

【22】垂手處合委悉

【23】也甚麽處是諸

【24】上座接手處

【25】還有會處會取

【26】好莫未會得莫道

【27】揔是都來圓

【28】取諸上座傍家

【29】行腳也須審

【30】諦著些子精

【31】神莫只藉少智

【32】慧過卻時光山

【33】僧在眾見此多

【34】矣古聖所見諸境

【35】唯見自心祖師

【36】道不是風動幡

【37】動風動幡動者心動

【38】但且恁麽會好

【39】別無親於親處

【40】也僧問如何是不生

【41】滅底心向伊道

【42】那個是生滅

【43】底心僧雲爭奈學

【44】人不見向伊道汝

【45】若不見不生不滅

【46】底也不是又問承

【47】教有言佛以一

【48】音演說法眾生

【49】隨類各得解

【50】學人如何解向伊

【51】道汝甚解前問

【52】已是不會古人語

【53】也因甚卻向伊道汝

【54】甚解何處是伊

【55】解處莫是於

【56】伊分中便點

【57】與伊莫是為伊

【58】不會問卻反射伊

【59】麽決定非此道

【60】理慎莫錯會除

【61】此兩會別又如何

【62】商量諸上座

【63】若會得此語也即

【64】會得諸聖揔持

【65】門且作麽生會若

【66】會得一音演說不

【67】會得隨類各解

【68】恁麽道莫是有

【69】過無過說麽

【70】莫錯會好既不恁

【71】麽會說一音演說

【72】隨類得解有個

【73】下落始得每日

【74】空上來下去又不

【75】當得人事且究道

【76】眼始得古人道一切

【77】聲是佛聲

【78】一切色是佛色

【79】何不且恁麽會取

【80】此是大丈夫出

【81】生死事不可

【82】草草便會拍

【83】盲小鬼子往往

【84】見便下口如

【85】瞎驢吃草

【86】樣故草此

【87】一篇遺吾友

【88】李任道明窗

【89】凈幾它日親

【90】見古人乃是

【91】相見時節

【92】山谷老人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密碼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66歲小楷《五經一論冊》

TAG:書法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