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七事變與九一八事變有什麼不同

七七事變與九一八事變有什麼不同

在後人的通常印象中,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端,九一八是日本侵略中國局部東北的開始。似乎沒什麼大不同。

然而,就兩場事變的「主謀」與「發生」對比,卻可以說是有著大不同。

一、主謀。九一八事變是關東軍一些青年軍官策劃已久的戰事,以石原莞爾為首的少壯參謀為此進行了精心策劃。而七七事變卻是沒有具體策劃人的戰爭。上上下下,日軍均無人對這場戰爭的主謀角色予以認領。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誰下的命令?不知道。有人說,是時任陸軍大臣杉山元。但查遍史料,雖然可以知曉杉山元是個戰爭狂熱分子,但在七七事變發生時,卻沒有杉山元擴大戰事指令,日本自始至終,也沒有對華公開宣戰。

二、發生。九一八既是策劃,那麼它的發生是必然的。而七七事變沒有策劃,所以事發偶然。為什麼擴大戰事,要不要擴大戰事,在日本國內一直爭議不休。

反對全面侵華的聲音不少。比如製造九一八事變的主謀,日本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對中國不主張一口吞掉。他認為中國是一個農業國,沒戰略價值資源,佔領成本高於發動戰爭本身。

還有海軍大臣米內光政,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他命令戰艦不得冒進:「陸軍作戰範圍不會超過永定河和保定一線」,堅決不出兵幫助陸軍對華擴大戰事。

而有著「海國男兒」之稱的井上成美更為冷靜,他不但反對全面侵華,甚至還主張從中國撤軍,與中國修好。

提到山本五十六,就更令人驚詫了。他與石原莞爾沒有多少往來,卻出乎意料地贊同石原莞爾不同意擴大對華侵華的主張。「七七事變」後,也不同意全面寢華。

除此之外,還有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的長谷川清。七七事變剛爆發,他就發表聲明,不同意擴大對華戰爭。此後,多次致電日軍高層闡觀點,斥責陸軍「愚蠢,不負責任」。

海軍有明白人,陸軍也有。

參謀本部參謀次長多田駿,就反對擴大對華戰爭,他認為日本真正的敵人是北方俄國人,過分壓迫中國只會令日本真正敵人做大。他主張通過和蔣介石談判解決問題。參謀本部深知,要佔領中國全境,日本至少需要65個師團,而以當時日本的實力,只能組織17個師團。兵力相差甚遠。

還比如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竟然也是個理性的日本軍人。和普通的傲慢無知的日本軍人不同,他從青年時期就在中國長期居住,參加了中國許多重大的軍事事件,對中國和中國人有著相當的研究。

就因為了解中國人,他不像一般的日本人認為中國人軟弱和不堪一擊,他認為中國人一旦有一個核心領袖,加上遇到民族的重大危機,原本分裂的各部就會立刻團結起來並且揮令世界驚訝的巨大能力,改變以往文弱的態度。

所以在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還是師團長的他,堅決主張不擴大的原則。

他認為日本佔領東北剛剛五年還無法有效消化,當時通過塘沽協定奪取華北特權已經是能力之外的舉動,「此乃帝國所能消化掉的最大成果和極限」。如果全面侵華很容易陷入殘酷的持久戰,這對國小並且資源貧乏的日本是極為不利的。

然而,不贊成擴大對華戰爭的岡村寧次,最後卻當上了日本侵華軍總司令。這是為什麼?

因為國家已不受他們控制。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史學家赫伯特·比克斯撰寫的《真相:裕仁天皇與侵華戰爭》一書,記述了日本討論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天皇從一開始就默許,並在事後明確追認了他們的行動」。在法西斯化的日本,天皇認定三流狂士最為忠誠,所以大多情況下,也和暴走族站到一起。

在這種情況下,理性的聲音被瘋狂的叫囂湮沒。

史料記載,七七事變爆發後,此時在日本休病假的石原莞爾向日本內閣提出救急之策——

「此時應斷然將我華北全部駐軍一舉撤至山海關一線,近衛首相親飛南京,與蔣介石促膝長談,解決日中之根本問題。」他還留下一句經典評價:「對華戰爭的結果,將危如西班牙戰爭中的拿破崙軍隊同樣,陷入沼澤而成破滅之伏筆」。

當然,策動侵略中國東北的石原莞爾並非和平使者,他不是為中國而是為日本著想,他只是個不失理性有戰略眼光的穩征侵略者。但是,這個穩征派已經跟不上軍部戰爭狂同僚暴走的腳步。時任日本首相近衛文麿一開始對石原等人建議還算認同,派特使前往上海準備與國民政府接洽談判。但法西斯日本下克上的毛病又發作了,首相特使被日本憲兵扣押在境內不許出國,傀儡性格的近衛文麿不得不打消念頭,宣布「不以中國國民政府蔣介石為談判對手」。

回天無力的石原莞爾望洋興嘆,大罵「遇此危機而優柔寡斷,滅日本者近衛也!」

此後,理性的石原莞爾在軍中漸漸失勢, 1937年9月27日,日本軍部內部改組,石原莞爾離開參謀本部,被降職到關東軍擔任副參謀長,從此淡出軍界主流人群。

當然,儘管有些具體內容的不同,但是從日本方面講,動因卻並無二致。都是日本特殊體制助長下的侵略野心膨脹的必然結果。九一八時,日本由憲政變為軍政體制,七七事變時,變本加厲軍國化,軍政激進到法西斯化體制。

用日本學者井上壽一的話來說,日本此時出現了社會系統失調,用更直白的話來說,就是群體性抓狂。先是海軍大將出身的首相齋藤實去除政黨政治搞了「一致內閣」,後是貴族首相近衛文磨出台了大讚翼政會,從「一致內閣」到整個國家只有「一個組織」,集體效忠天皇,全國向軍人看齊,局勢完全不受內閣控制。史料披露,七七事變第四天,近衛還準備和中方簽署停戰協議,但不就陸軍省又不幹了,繼續擴大戰事。

全面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國民態度也耐人尋味。他們不是遊行呼喚和平,而是積極慰問前線士兵。前線和戰後出現了日本式互動。前線日軍拚命進攻中國領土,而後方日本國民充滿樂觀,出現了繁榮的經濟生活場景,消費增加,歌舞昇平。根本不需要過緊日子,甚至這場戰爭,還提升了他們過上了好生活。

這與後來日本與美國的開戰完全不同。中日戰爭,日本越打越富,日美戰爭,日本卻越打越窮。所以也可以說,七七事變的甜頭讓日本走向了不歸路。

七七事變被被擴大化後,被下層激進軍人刺激起來的杉山元野心膨脹,信誓旦旦地向日本裕仁天皇保證:「三個月內解決中國問題。」

杉山元的算盤,是在三個月內迫使中國政府求和。結果一個淞滬會戰就打了三個月,杉山元的計劃徹底落空。雖然之後中國淪陷了首都南京,但國民政府退入內地,依然不屈服,解決中國事變遙遙無期,杉山元這時才真正知道中國的遼闊無邊,不得不辭去陸軍大臣對日本國內交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萬軍 的精彩文章:

開啟暗殺時代的晚清革命黨人是恐匪還是義士

TAG:程萬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