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胡氏古林書堂刻本《新刊補註釋文黃帝內經素問》

元胡氏古林書堂刻本《新刊補註釋文黃帝內經素問》

元胡氏古林書堂刻本《新刊補註釋文黃帝內經素問》

元胡氏古林書堂刻本《新刊補註釋文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書成於戰國至秦漢間,為時人總結舊說而成,編撰者難以稽考。成編后冠以黃帝之名,藉以取重於世。《素問》與《靈樞》歷來被認為是《黃帝內經》的兩個組成部分。

《漢書·藝文志》著錄「《黃帝內經》十八卷。」東漢末年,醫家張仲景在所著《傷寒雜病論》序文中開列參考書目,其中有《素問》、《九卷》,後人一般認定此二書即《黃帝內經》。魏晉時,皇甫謐又提出:「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漢以後,《素問》單行,獨立成書。《隋書·經籍志》著錄「《黃帝素問》九卷」。《素問》一書的早期傳本已佚,流傳至今多為注本。最早作注者為南北朝人全元起,其時《素問》已經散佚一卷,故《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素問》全元起注八卷」。全氏注本南宋以後失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王冰在全氏注本基礎上,重新整理、注釋、補綴、編次,歷時十二年而成書。王冰注本析為二十四卷,計八十一篇,流行於世。

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校正醫書局林億、高保衡等人奉敕對王冰注本《素問》加以校勘,正謬誤六千餘字,增注二千餘條,並由政府刊印頒行,其規模之大、質量之優,前所未有,故為歷代醫家所珍重。該本亦成為後世《素問》各種版本之祖本。王注林校本在流傳過程中不斷演變,宋、金、元時期形成兩個版本系統,即二十四卷本和十二卷本。明、清之際,又出現多種不同卷數的校注本,其所宗均未出王注林校本範圍。

此元至元五年(1339)胡氏古林書堂刻本屬十二卷本系統,目錄前有木記:「是書乃醫家至切至要之文,惜乎舊本訛舛漏落,有誤學者。本堂今求到元豐孫校正家藏善本,重加訂正,分為一十二卷,以便檢閱,衛生君子幸垂藻鑒。」目錄後鐫「□本二十四卷,今並為一十二卷刊行」一行,為殘缺處,依國家圖書館藏另一部相同版本之殘存六卷本證之,當為「元」字。卷端題名《新刊補註釋文黃帝內經素問》,下題:「啟玄子次注,林億、孫奇、高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卷末鐫有刻書牌記「至元己卯菖節古林書堂新刊」二行。「至元己卯」即至元十六年(1279)。胡氏其人雖不可考,但已知古林書堂在元至元五年、六年期間曾集中刻印了一批醫書,如《新刊黃帝內經靈樞》、《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素問入式運氣論奧》、《五運六氣諸圖附論》、《黃帝內經素問遺篇》等,具有一定規模併流傳至今。

《黃帝內經素問》一書傳世最早的版本是金刻二十四卷本,今殘存十三卷,首尾均缺。又有元讀書堂刻本,是保存完整的二十四卷本。惟胡刻此本為現存十二卷本之最早版本,且為全本,彌足珍貴。

是本鈐有「葉樹廉印」、「石君」、「樸學」、「南陽」、「歸來草堂」「鐵琴銅劍樓」等印記。按,葉樹廉(1619-?),一作樹蓮,又名萬,字石君,江蘇常熟人。喜聚書,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藏書家。後為清末藏書大家瞿氏收藏,《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有著錄。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黃朴民:銀雀山《孫子兵法》佚文學術價值略說
為書消得人憔悴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