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光啟:中西交流第一人,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與他相關

徐光啟:中西交流第一人,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與他相關

文:夕又(讀史專欄作者)

去過上海的朋友都知道,上海有個地方叫「徐家匯」,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地方與一位歷史人物有關。我們現代人,每天的生活都與這個人的學術成果相關,而前上海交大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江曉原認為:說這個人是一位科學家是貶低了他,這個人比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都要偉大。

這個人,就是徐光啟。

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南直隸上海縣法華匯(今上海市)人,出生於明嘉靖四十一年。他對近代中國農學、數學、天文學等都有卓越貢獻,在軍事領域也頗有建樹,被稱為我國中西方交流第一人。

徐光啟的祖父徐緒因經商而致富,到他父親徐思誠的時候,家道復又中落,務農為生。少年時的徐光啟曾在龍華寺讀書,十九歲就中了秀才,此後卻一直不順,多次鄉試不第,只好教書以養家糊口。

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時年42歲的徐光啟才中了進士,進入翰林院,被選為庶吉士。這時距離他與利瑪竇在南京相遇已經過去了四年,而那次相遇,改變了徐光啟的人生軌跡,其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利瑪竇是義大利傳教士,作為外國人,他是被中國皇帝允許在我國領土安葬的第一人。當時的西方,耶穌教會掌握著最先進的思想和科技,而義大利貴族後裔利瑪竇來到中國傳教,為了獲得認可,就用西方最前衛的科技來證實自己的文明,他善於製造並維修鐘錶,獲得了當時皇帝的信賴,也成了很多王公大臣的座上賓。

自幼接受中國傳統教育的徐光啟,雖然早期仕途不順,卻並不守舊,相反,他特別能接納新事物,對「陽明心學」比較推崇,認為對於萬事萬物要勇於懷疑,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一味盲從他人的說辭。

認識了利瑪竇之後,徐光啟意識到這個人可以幫助自己,不僅可以解決精神上的信仰問題,能更學到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明朝中晚期,包括上海在內的我國沿海一帶,倭患猖獗,加上水災等自然災害頻發,令老百姓苦不堪言。徐光啟飽讀聖賢書,胸懷天下,他原本希望當官為政,從政策上給百姓以實惠,休養生息,救民於水火。而認識了利瑪竇之後,他意識到科學技術也是一條可以發展之路,學習西方經世致用的科學和思維方式,也可以拯救自己的國家。

於是,考中進士之後兩年,徐光啟的生活稍安,就和利瑪竇開始合作翻譯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一書。在此之前,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幾何」,還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幾何」,從徐光啟開始,「幾何」才被當成一個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

不僅是「幾何」,現在我們所用的「點」「線」「面」「角」等,都是在這次翻譯中確定下來的。在此之前,我國雖也有《九章算術》等數學典籍,但並沒有完善的學術系統,更缺少專業的數學術語。徐光啟所做的相當於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完全可稱之為我國數學學科真正的奠基者。

萬曆三十五年,徐父在北京去世,徐光啟按大明律回鄉丁憂守制。在此期間,他沒有像一般人守孝那樣只閉門讀書。他一邊編纂整理數學文獻,完成了《測量異同》與《勾股義》等書;一邊積極的做了另一件事:培育番薯,並寫出了《甘薯疏》《蕪菁疏》《種棉花法》和《代園種竹圖說》等文獻。

明朝早期,我國人口在五千萬左右,而到了明朝中晚期,雖然災害頻仍、天災人禍不斷,人口卻激增到了一億五千萬左右,正是因為玉米、番薯等的大面積種植,解決了人們的吃飯問題。而徐光啟又正是那個「第一個吃番薯的人」。

番薯,即地瓜,十六世紀由西班牙人從美洲引種到菲律賓,後經台灣傳入福建等地。但是當時人們認為番薯是熱帶植物,不可能在長江流域一帶種植,更不可能在北方存活。

徐光啟在家丁憂的三年,不停的請人從福建帶番薯回上海,進行試種。剛開始,番薯種塊不是霉爛,就是凍僵,偶爾有保存好的,卻沒等春天已經發芽,錯過了種植季節。

然而,徐光啟並不認輸,他不停的想辦法,通過反覆的實驗和方法改進,終於將番薯種植成功,並總結出了「傳種」、「種候」、「土宜」、「耕治」、「種栽」、「壅節」、「移插」、「剪藤」、「收采」、「製造」、「功用」、「救荒」等一整套做法,稱之為「松江法」,並創造性的想出了現在仍在被廣泛使用的地窖儲藏法。這些方法,不僅使得番薯在上海地區種植成功,並順利的推進到了山東、河北,甚至東北等地。

而在番薯種植技術往高緯度地區推移的同時,它的品質和口感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在乾旱地區的味道比南方多雨地區更好,對此,徐光啟曾不無得意的說:「庶幾哉,橘逾淮,弗為枳矣。」

這正是因為此事的成功,讓徐光啟信心倍增,讓他更加意識到,傳統的東西未必都是對的,要想改變大家的認知,就要讓人們看到創新改變的結果。

幾年後,徐光啟因與朝中一些大臣意見不合,便辭職去了天津。他在天津南郊開墾了大片的鹽鹼荒地,用來種植水稻,通過改進水利灌溉和造肥施肥技術,最終讓江南的水稻在天津落地生根,解決了旱地種植水稻的難題。

不僅實踐,他還不停的將自己的經驗學術話,寫出了《宜墾令》《農書草稿》《北耕錄》等。

萬曆三十八年,因為欽天監推算日食不準,徐光啟又開始研究天文學。

明初實行的《大統歷》,日久天長,已嚴重不準,但統治者認為「祖制不可改」,一直不允許重修新曆,加上古代人們習慣將天象和國運,以及皇帝的功過聯繫在一起,為了避免被人利用,明朝也不重視天文學。到萬曆末年,大明的觀象台已年久失修,觀測更加不準,導致曆法與「天度不合」。

天子不知天象,百姓農耕節氣與氣候對不上,導致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在此情況下,徐光啟通過潛心研究,並跟西方傳教士請教,寫出了《簡平儀說》《平渾圖說》等書。

兩年後,徐光啟上疏毛遂自薦,請求重修新曆,並得到了批准。但因為種種原因,修歷的事,一直被擱置,直到崇禎元年才被重新提上日程。

此時,羅馬教廷頒布的《格里高利曆》已經被許多國家所採用。徐光啟請傳教士翻譯之後發現,《格里高利曆》比《大統歷》精確許多,尤其是他們把一天分為96刻的做法比中國一天100刻的計算方法簡明和精確許多。

我國原有的記時方式有「時辰」和「刻漏」兩種,一天12時辰和100刻之間不能準確換算,而西方的一天24點數和96刻卻非常精準。於是,徐光啟大膽採用里西曆里的24點制,將一天的12時辰換算為24個「小時辰」,簡稱:小時,並廢除了一天100刻的計算方法,採用了能和24小時整除的96刻制。

然而,這樣一部近乎完美的曆法,並沒有被大明統治者採用。

原本,徐光啟生前已經基本完成了《崇禎曆書》的編訂工作,他死後兩年,他的繼承者們完成了他未竟的事業。可是生性多疑、優柔寡斷的崇禎帝又擔心自己會背上「擅改祖宗法制」的罪名,所以遲遲沒有頒布新曆。

1644年,等崇禎終於下決心要刻印這部新曆書的時候,已經太晚了。那年農曆3月19日,大順軍攻進了紫禁城,不久清軍入關,奪取了大明的江山。

在那之前的萬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是滿清的「天命」元年。同一年,大明的禮部官員們卻在上疏,請求查辦外國傳教士,而徐光啟的許多著作都是在傳教士的幫助下完成的,為此,徐光啟上疏為傳教士辯護,並被獲准復職。

但對於徐光啟的上疏,萬曆皇帝只是回復「知道了」,這種和稀泥式的做法,並不能解決問題,不久徐光啟再次辭歸。

三年之後,薩爾滸戰敗,徐光啟上疏請求練兵,並提出為部隊配備先進的火器,但因軍費問題,這個建議遲遲沒有下文。後來,徐光啟自掏腰包從澳門購買了大炮,卻又被告發私辦軍火。

女真人來爭奪「天命」了,大明卻還在內訌。

天啟年間,遼東防務吃緊,一直追隨徐光啟的學生孫元化受到朝廷重用,兵部尚書孫承宗用他築台制炮,協助袁崇煥守寧遠城。此時,徐光啟的紅衣大炮才被派上用場,並於天啟六年在寧遠大捷中擊中了努爾哈赤,致使後者身受重傷,七個月後不治而亡。

但是,後來因為閹黨作亂,袁崇煥和孫元化先後被罷官,心灰意冷的徐光啟也跟著退隱,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修訂《農政全書》上。

到崇禎即位,閹黨除,徐光啟回京復職。但此後,東林黨派興起,大明仍是內鬥不斷,崇禎五年,愛徒孫元化在一場冤案中被殺,徐光啟有心相救,卻無力回天。次年,他也在憂憤中去世。

至此,西方軍事派徹底淡出大明軍隊,軍中再無善於製造、使用西洋炮火的專家。這不僅直接導致了大明軍隊的節節敗退,更使後來的滿清小覷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導致整個有清一朝火器發展緩慢,為清末的軍事落後埋下了伏筆。

縱觀徐光啟的一生,其實是充滿悲情的,他年過不惑才中進士,半生官場起起落落,很多主張都沒能實施;他推廣番薯、水稻,養活了很多人,翻譯《幾何原本》為我國數學打下基礎,卻沒人重視;他晚年嘔心瀝血編纂的《農政全書》和《崇禎曆書》,自己卻都沒能看到其面市刊印;他研習西洋火器,希望能造炮保國,而曾被他寄予厚望的炮兵部隊,後來卻成為滿清攻克大明的利器;他後來位至次輔,卻保不住愛徒的性命。

他死後,他的子孫陸續搬到現在的徐家匯居住,這個地方就被人稱為「徐家厙」,後改為徐家匯,成了上海近代文明開始的地方。

清末,因為徐光啟而繁榮起來的徐家匯,已經有了許多先進的西方科技和技藝。上海,也因為本身就是傳統的沿海貿易區,成為了我國近代文明的搖籃。

徐光啟,則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上海人。他推廣的番薯,早已被大面積種植,並被做成許多零食和小吃,受到人們的喜愛;他曾預言百年後人人必須認知的數學,也早早成了必修課;他建議採用的24小時制,被後來的統治者頒布,沿用至今……

在我國歷史的王侯將相中,徐光啟算得上「默默無聞」,可他的學術成就,幾乎無人可以替代。許多史學家認為,他才是真正「我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比曾國藩、林則徐、魏源等早了兩百多年。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的羽毛扇到底有什麼秘密
「楓橋夜泊」詩碑千年詛咒之謎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