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脂飲食帶來的肥胖會抑制大腦中的「吃飽了」信號

高脂飲食帶來的肥胖會抑制大腦中的「吃飽了」信號


  來源:奇點網


  肥胖的危害和減肥的重要性,奇點糕已經說過無數回了。而減肥的方法嘛,無外乎管住嘴邁開腿。


  不過這簡單的六個字,能做到的可不多。很多人都陷入了吃了更胖,胖了更能吃的循環中去了。

  近日,北卡羅萊納大學的Mark Rossi和Garret Stuber等發現了吃了胖胖了吃的秘密。他們發現,下丘腦外側區(LHA)的一種穀氨酸能神經元具有抑制進食的功能,而小鼠在吃高脂飼料變胖後,這些神經元的活性會下降,無法有效的抑制進食。這項研究發表在Science上[1]。



  從「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到號稱能掌上跳舞的趙飛燕,以瘦為美似乎一直是主流,唯獨唐朝崇尚豐滿,出了「侍兒扶起嬌無力」的楊玉環。


  而如今,對瘦的偏好依舊,不少姑娘為了追求美,因節食而患上神經性厭食症。而另一方面,確實更多想瘦卻瘦不下來的人,據統計,全球肥胖的成年人足足有5億。

  胖起來容易瘦回去難。奇點糕介紹過的種種減肥方法,包括間歇性斷食、低碳水等等方法,雖說能看到一定的效果,但試驗中的依從性都不是很好。再好的減肥方法,堅持不下去又有什麼用呢?


(來自pixabay.com)

(來自pixabay.com)


  所謂「管住嘴,邁開腿」,在管住嘴這塊,大腦中的下丘腦外側區(LHA)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裡控制著我們做事的動機,包括進食的慾望[2]。LHA的損傷會影響進食,改變體重[3]。在LHA中,也已經發現了許多種能獨立影響進食的細胞種類[4-7]。


  為了找出人們胖了就不容易瘦的原因,Rossi和Stuber等對高脂飲食下變胖的小鼠和正常小鼠的LHA區域,進行了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以找出其中發生的變化。

  研究發現,高脂飲食下,LHA中的許多種細胞都出現了轉錄後修飾的改變,其中,一種表達2型囊泡谷氨酸轉運體的谷氨酸能神經元(LHA Vglut2)中,基因發生表達變化的比例最大,許多與離子穩態、突觸活動和細胞內信號傳導有關的基因都發生了轉錄後修飾的改變,包括與人類BMI關聯最大的Vgat、Vglut2等幾個基因。


  或許這個細胞就是導致肥胖的關鍵之一。


抑制食慾的LHA Vglut2神經元中的鈣活動

抑制食慾的LHA Vglut2神經元中的鈣活動


  為了進一步證實LHA Vglut2神經元在肥胖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向其中轉入了GCaMP6以顯示神經元里鈣的活動。

  研究發現,在小鼠舔食蔗糖水後,LHA Vglut2神經元被激活了。而其激活程度,跟小鼠的狀態有很大關係,餓了一整天的小鼠,這個神經元的激活弱,而剛吃飽飯的小鼠,LHA Vglut2的激活很強。而人為刺激LHA Vglut2神經元,則會抑制小鼠的進食行為。


  LHA Vglut2神經元正是控制進食行為,發出「吃飽了」信號的神經元!


吃飽的小鼠HLA Vglut2神經元對進食的響應比飢餓的小鼠大

吃飽的小鼠HLA Vglut2神經元對進食的響應比飢餓的小鼠大

  隨後,研究人員把這些小鼠的口糧從普通鼠糧換成了高脂鼠糧。「你可能還沒吃過鼠糧,我吃過。」在Science配發的評論文章[8]中,密歇根大學的行為神經學家Randy Seeley表示,「普通鼠糧味道很糟糕,它是一種又干又咸又乏味的粗糙食物。而另一方面,高脂鼠糧吃起來像製作甜曲奇用的生麵糰。」食物熱量的增加和口味的改善,讓這些小鼠的體重在12周後大增。


  體重增加後,小鼠抑制進食LHA Vglut2活動也發生了變化。同樣在進食蔗糖後,享受了高脂鼠糧變胖的小鼠,LHA Vglut2神經元的活動相比之前大為減弱,而一直吃普通鼠糧的對照小鼠,LHA Vglut2神經元的活動性卻沒有什麼變化。


  肥胖反倒抑制了LHA Vglut2神經元發出「吃飽了」的信號!難怪人們會陷入吃了胖,胖了更能吃的循環。


吃上高脂飲食後,小鼠「吃飽了」的信號減弱了

吃上高脂飲食後,小鼠「吃飽了」的信號減弱了


  論文通訊作者Stuber表示:「雖然老鼠體內的這些細胞似乎對高脂肪飲食特別敏感,但肥胖可能會影響更廣泛的細胞群。這可能發生在整個大腦。理解這些複雜的相互作用可能最終會為管理人類食慾提供更好的策略。」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Scott Sternson也表示:「大腦中有很多有趣的區域與食慾有關。這篇論文表明,這些神經元值得額外關注。如果未來的研究發現了這部分神經元獨有的受體,研究人員可以嘗試用藥物來靶向它,選擇性地增強其活性,小心地踩住食慾的剎車,而不是使勁猛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人造衛星「污染」星空? 天文學界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美國重返全球超算500強榜首,中國超算如何應對?

TAG:新浪科技 |